学理工科的我,读研那几年,看了很多发表在Science杂志和Nature杂志上的顶级学术文章,在崇拜那些科学牛人的同时,也曾经做过科学家的梦。然而,三年实验室生活,我绞尽脑汁也没能迈进科学的门槛。后来,我才知道我不是那块料。在草草的靠一篇中文核心期刊毕业了事后,我开始了自己的职场生涯——成为一名医疗器械行业的产品经理。工作内容是负责产品的学术推广、销售支持、营销策划,这份工作并没有带给我喜悦和成就感,相反,我的挫败感与日俱增。这迫使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思考自己的未来。我到底适合做什么?这是我近两年来想的最多的一个问题,也是困扰我,使我纠结烦闷的一个问题。
我天生性格内向,不喜欢人多热闹的地方,不喜欢与人交际,独处或跟可信赖的家人在一起时我感觉最舒适。我喜欢幻想,喜欢探究人类的灵魂和情感深层次的问题。我一直都想拥有一间自己的书房,房间四周都是高高的书架,书架上摆满了文学、历史、哲学、心理、艺术等人文领域的名著。或许,我更喜欢精神性的生活,更喜欢艺术领域的创作,至少相对于数字和逻辑为基础的理工科学,我更喜欢了解和探究人类的情感,不喜欢考虑正确和错误。这样想来,我应该是一个情感型的人吧。
忘记了从哪个时刻开始,我喜欢上了用文字表达自己压抑不住的丰富情感。文字相对于口头语言来说,更容易准确的表达我内心的状态,我信赖文字,它可以忠实的传达我的所思所感。坦白的说,我从来没有做过文学梦。但写作就好像是我不得不做的事。它是那么的自然而然,没有矫揉造作、刻意为之。我用写作来表达情感,我想通过写作把世间最真实的情感描写出来。写作是我的情感需要,是我获得内心安宁的最佳途径,也是三省吾身增长智慧的手段。
写作倒逼我的去阅读,去体验和观察生活。没有足够丰富的输入,就没有优质的输出。阅读书籍是成本最低的高雅活动,我徜徉在人类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听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马尔克斯、曹雪芹们讲述动人心魄的故事,看王羲之、梵高、齐白石们伟大的美学作品,贪婪地吸取着先哲们的智慧。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可以使我活的更明白,使我更精准的把握生活的本质。正是写作,使我更积极主动地寻求进步,更自动自发地领悟生活。写作使我变得更加智慧。
我对人类的苦难抱有最真挚的同情,伤害人的人曾经也是无辜的受害者,爱人的人曾经也得到他人无私的爱,正义与邪恶并不是对立的、零和博弈的,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我愿以善心对待这个世界,愿以善意的文字抚慰那些受伤的灵魂,滋润那些干涸的心灵。我写作,是希望能给周围人带来一些益处的,一丝愉悦也好,一念善心也罢,总归是不去害人的。
写作记录了我的情感,启迪了我的智慧,传递了我的爱心,延伸了我的生命。愿我所写的文字的寿命长过我的躯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