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间,书已翻到末尾,“家是港湾,爱是退路。”作者用一句有哲理的话再一次警醒世人。
读完整本书,虽然为文中那些荒诞的故事感到悲哀,但更多的是庆幸自己得到了父母真正的“爱”,感恩他们在没有受过“怎样做父母”的教育下,给予了我正确的“爱”。
书中有一个实验让练习做“碰触你的内在婴儿”,闭上眼睛,安静下来,先花五分钟感受身体。足够放松后,想象一个婴儿在你的身边......
他会在什么位置?他是什么样子?什么神情?看着他,他会和你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我尝试去想象:
一个胖嘟嘟的小婴儿躺在我的怀里,手舞足蹈,依依呀呀,专注的看着我,我亲吻他时,发出咯咯的笑声。
这个婴儿其实就是我自己,是我跟父母的关系中发展出来的自己。这样的自己说明我不缺爱,得到了情感的满足,得到了家人的关注。事实也是如此。
小时候因为条件有限,没有上幼儿园,5岁进了学校,可是智力和情感都还没有发展到能接受一年级的课程,因此常常因为成绩不好被老师惩罚。但是也许是父母对我的爱足够强大,虽然在内心反抗老师,但是并未影响我的自信心。考试只得了8分,老师罚我交5角钱,我回家跟妈妈要,妈妈问为什么你被罚交5角,我理直气壮的说“某某小朋友还要交1元。”
后来父亲意识到我学习有问题并不是我智商的问题,在重复读了两个一年级以后将我接到身边,每天不管工作多么繁忙,陪我一起学习,一起背诵课文,考前还帮我预测试题。仅仅半个学期,轻松考到班级第一名,我也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养成了预习、听课找问题、课后再巩固的学习习惯。这个习惯让我受益不浅,不仅在学习中找到成就感,也爱学习。
教孩子知识,不如给孩子爱。
学知识应该是在学校,但是现在很多学校却把家长也作为孩子学知识的助教,因此很多父母被搅进了一个陷阱里,孩子的成绩好坏成了自己教育孩子成果的唯一评判,而孩子的幸福感、道德水平等统统退居其次。在这方面我又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母亲不识字,也很少干预我的学习,我每次跟她抱怨学习有困难时,她总是鼓励我“只要尽力就好,我相信你只要努力了一定有成果。”我也就不再恐惧眼前的困难,开始坚持下去,最后的结果确实也不算坏。
高二时,青春期的我开始胡思乱想,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自己很懊恼可是也觉得无可救药一般。有一次母亲来看我,吃饭时因一件小事我就开始哭泣起来,她安慰我说“不管你的成绩好不好,我们都很爱你,可是我们知道你是有理想的,怕你错过努力的时机,以后自己后悔。”话虽不多,但让我备受折磨的内心得到一种释放,觉得不好好学习完全是在耽误自己的青春,从此对那些懵懂的感情看得风轻云淡。
正确的爱是尊重孩子的选择
“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当一个人不断为自己的人生作选择时,那么不管这些选择是对是错,他的生命都会因为自主选择而丰富多彩,而他的心理能量都会不断增加。只有作过选择,一个人才算活过。假若这个人的一生中都是别人在替他作选择,那么他的生命就没有意义,不管别人给了他多少东西,不管那些选择从理性上看多么“正确”,他都会因此而虚弱无力。”
第一次离家跟哥哥到县城读初中,是我自己的选择。十二岁,离开了舒适的环境,自己做饭、洗衣,学会在空闲时间练书法,读成语故事,现在还深刻记得“唇亡齿寒”的典故。
高考志愿是我自己选的,父亲只说“昆明是春城,你应该不会感冒了”。后来确实如此,我为当初的选择感到由衷的认可。
大学毕业,我选择考研。父母只说“我们支持你!”,过程很艰辛 ,但还是坚持了下来,因为是自己的选择。
谈恋爱是我自己的选择,父母并未反对也未支持。结婚是我自己的选择,他们在物质上支持我们构建了自己的小家。他们也愿意退居二线,从此让另一个人关心我更多,不再多管我们的小家庭。从心理学来说,我与原生家庭做了分离,因此才有了稳固的小家。
俄狄浦斯情结
作者把中国家庭很多的不幸归结到“俄狄浦斯情结”,确实在中国家庭中,得到完整父爱和母爱的人少之又少,因此也就有了很多不可思议的悲剧案例。但这只是天生的不足,如果国家、社会有更多心理援助,纠正潜在的问题,也许能弥补天生的不足。
现在自己也当了妈妈,也想给小孩贯注式的母爱,但是面对生活的挑战,不得不在产假结束后重返职场,我能做到的只是将所有空闲时间用来陪伴孩子。我也学习更多的育儿知识,不做一个无知的妈妈,伤害一颗幼小的心灵。用爱和知识武装自己,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妈妈。
“家是港湾,爱是退路。”
愿所有家庭都能和和美美,幸幸福福。那这个社会将少一些黑暗,多一些阳光。民族也将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