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100天精品阅读,大约这一生也不会主动去读胡适的书,也大约这一生不知道自己居然如此的无知。对胡适先生,其实只知道这个名字,具体的人物事迹居然张目瞠舌一件也说不出来,于是乎越看他的文字,越觉得自己无知,以至于汗颜到不知道这份笔记该如何书写才好了。
没柰何,且偷懒,就用个晨读中的夹心饼干式读书笔记的法子,权且凑凑数完成任务先吧!
从《罗亭》到《新时代》,我们常常看见莱生绿奇式的贪慕着虚荣的女人们,拉特米罗夫将军式浅识的军吏们,和那西皮雅金式的虚伪的贵族们、那些哲学家、那些艺术家、那些维新家,更无处无时不出现他们上等人的脸面
以上都是谁?虽然想得到是屠格涅夫笔下的人物,但性格特征、人物个性、时代背景,无一知晓。顿生文盲之感,感觉自己无知到极点。
我们不崇拜自然。他是一个刁钻古怪;
我们要捶他、煮他,要叫他听我们的指派。
我们要他给我们推车;我们要他给我们送信。
我们要揭穿他的秘密,好叫他服事我们人。
我们唱天行有常;我们唱致知穷理。
明知道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好一个自由主义的胡适!
从此晓得人生不受安排,是自己如此的行动;否则要安排起来,为什么不安排一个完善的世界呢?
但是我们还要向上做去,得一分就是一分、一寸就是一寸,可以有阿基米德氏发现浮力时叫Eureka的快活。
知道这个故事,才知道文章的喜悦指的为何。全文不知,懵懵猜测之下,意思大约不错,意境差之千里。倘若读书如此,读起来好像也没什么趣味,可惜了。
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我哥曾经说过我,生气的时候最最丑。所有世人都该随身带只镜子,随时看看自己的面孔,是带笑的,还是板着的,是美丽大方的,还是丑陋严肃的。倘若因为别人的一点问题,把自己气个仰倒丑陋不堪影响市容,实在是大大大大的不值得。
脾气性情受母亲影响巨甚,不忘出处不忘本。也提醒自己,作为一个母亲,可是要时刻做好孩子的教育和榜样才是。
为什么要读书?有三点可以讲:第一,因为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智识学问和经验的一种记录,我们读书便是要接受这人类的遗产;第二,为要读书而读书,读了书便可以多读书;第三,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并可获得思想材料的来源。
我们缘何要读书?只是单纯为了享受那一点书中的乐趣吗?读书不单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能够拿知识为我们所用——最起码,写写文字的时候也要有点素材出处不是吗?
我们不看见北京大街的墙上大书着“打倒英日”不要五分钟的热度吗?其实写那些大字的人,写成之后,自己看着很满意,他的“热度”早已消除大半了;他回到家里,坐也坐得下了,睡也睡得着了。
一如我们写计划列口号,计划写完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了,好似自己已经努力过用功完,该收获奖励了一般。
新生活就是有意思的生活。
哈哈哈,不能同意更多!
一个人做的事应该件件事回答得出一个“为什么”。
我为什么要干这个?为什么不干那个?回答得出,方才可算是一个人的生活。
我们还在天天琢磨怎样的生活是有意义的,胡适先生已经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了。恨不早识君。
不过话说回来,即使早早的认识了胡适先生、看了他的文字,那个时候的我,又能理解多少呢?
若是后面再读胡适先生的文字,是不是又会有其他的理解和认知?
莫强求,所有的遇见都是命中注定,大约就该这个时候遇见才是!
养个孩子还免不了肚痛,何况改造一个国家,何况改造一个文化?别灰心了,向前走罢!
任何一点变革,又怎么可能不需要做出牺牲。
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又何尝不是在变革?昨日不写字今日写了、昨夜不读书今夜读了,一面与自我作斗争,一面努力变更好,何尝不是一种变革。
凡富于创造性的人必敏于模仿,凡不善模仿的人决不能创造。创造是一个最误人的名词,其实创造只是模仿到十足时的一点点新花样。
创新,似乎是现在走在哪里都在强调的名词,彷佛做任何事情没有一点创新,就不够高大上一般。可是何谓创新?不过如胡适先生所言:模仿到十足时的一点点新花样罢了!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先明白了“任重而道远”的艰难,自然会不轻易灰心失望了。凡是轻易灰心失望的人,都只是不曾认清他挑的是一个百斤的重担,走的是一条万里的长路。今天挑不动,努力磨炼了总有挑得起的一天。今天走不完,走得一里前途就缩短了一里。“播了种一定会有收获,用了力决不至于白费”,这是我们最可靠的信心。
一语说破多少事!
如果因为发现了自家不如人,就自暴自弃了,那只是不肖的纨绔子弟的行径,不是我们的有志青年应该有的态度。
真的技不如人,踏实静心学就是了。若还当自己是个有点思想想要进取之人,找到我们的态度。切莫因一时不如人就自甘堕落放弃。
以其所有易其所无,人家有的我没有,我采用,人家有我也有,我的比人家好,人家就采用。所以,有无优劣可说是自由选择、自然选择的条件,但这仅限于物质的。
学习亦如此
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
职业不容易适合我们性情,我们要想生活不苦痛或不堕落,只有多方发展业余的兴趣,使我们的精神有所寄托,使我们的剩余精力有所施展。
人呢,多了一些兴趣,生活就多了诸多的颜色。兴趣越多,组合搭配的可能就越多。有了兴趣的人,就会觉得生活有了很多的盼头,有了希望——还是要成为一个会玩的人才是呢。
另外,有自己兴趣爱好的人,据说不容易得老年痴呆哦。
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用了那么久的功不唐捐,原来胡适先生早已经跟我们普及过了。
冠绝古今的道德功业固可以不朽,那极平常的“庸言庸行”,油盐柴米的琐屑、愚夫愚妇的细事、一言一笑的微细,也都永远不朽
妙哉妙哉!一蔬一饭亦是不朽!落在小处、脚踏实地,哪一桩小事不是不朽了?世人皆盯着高大上去看去追,若是脚底空空,且不是要跌个仰倒,呜呼哀哉喽!
一、养成一种欢迎新思想的习惯,使新知识新思潮可以源源进来;二、极力提倡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养成一种自由的空气,布下新思潮的种子,预备我们到了七八十岁时,也还有许多簇新的知识思想可以收积来做我们的精神培养品。
今时今日许多人,尚且已经停止了新思想的接纳,谈何未来七八十的光景?不进,已经是在退步了!
胡适先生的文,即使放到今天,依然不觉得落伍。有种感觉,所谓伟大的作品,其实就是这种,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精神有所减弱,反因世事变迁,更有先决洞察的睿智明了。
感谢胡适先生,愿我们都能如先生所言,好好读书,不止为知之,更为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