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天性 Social 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3)

最近看书,为了显得自己高逼格,都计划写比较长的读书笔记。

一是,这种摘抄型读书笔记,写起来实在是简单,不需要付出脑力劳动;

二是,犹豫是否申硕中,没有自己观点的原汁原味,也许对以后基础课的复习有帮助;

三是,我这人对书有完美癖好,无论是借的或自己买的书,不画线,不折角,恨不得包了书皮再看;如果还想过些日子能回忆起书里的内容,只能采取这种方式了。

几篇摘抄下来,发现:

1/ 老外的书,重视实验,重视数据,写得很科学的样子;但翻译过来的版本,大部分拗口,不好懂,再整理一遍还是能帮助理解;

2/ 但不知道是不是就是这样断续的读书方式,让原先的理解不连贯,效果反而事倍功半;当回头整理时,感觉咋就像本新书呢。

哪位大仙儿能指点迷津,这类感觉很科技的书,咋能看懂、内化,还能很有效地输出,让外行能很轻松愉快地读完,还能收获点什么...

耐着性子把最后这部分写完,看不下去的同学们,不赖你们,实在是我连自己理解一下的耐心都没有了。

---------------

之三 协调 Harmonizing

总觉得这个 harmonizing 翻译成和谐更合适,协调好像有点 coordination 的意思,自己理解,这部分讲的就是个人融入社会。

主要讨论什么是自我意识,怎么通过自我控制达到这个 harmonization 的目的。作者所描述的“自我”虽然有点啰嗦,但挺哲学的。

自我意识

自我,让你的大脑成为他人思想的跑马场

用“镜像测试”结果证明黑猩猩、海豚和大象等动物都有自我意识,在学术界仍存在很大的争议。因为从镜子中认出自己(看见自己)和从概念上思考自己(认识自我)是两件截然不同的事情,依赖的也是完全不同的神经回路;对“肉身” corporeal identity 有一定的意识,并不意味有“自我认知”。

前额叶皮层的内侧壁分为三个区域:

腹内侧前额叶皮层(BA11),是奖赏系统。

背内侧前额叶皮层(BA8 / BA9),负责心智解读。

内侧前额叶皮层(BA10),这是个异常大的脑区,占比是黑猩猩的两倍,而且神经元不密集,每个神经元都有足够的空间跟许多神经元连接,BA10 会让你产生“存在一个自我”的感觉。

人类概念性的自我意识和内侧前额叶皮层密切相关,而且是唯一一个与我们对“我们是谁”这个问题的思考一直密切相关的脑区。

我们所反思的自我,是由个人的信仰、目标和价值观构成的;支撑着我们的希望和梦想。

但,尼采认为,自我意识并不是一种我们与生俱来的内在固有的东西,或者说,自我并不是我们存在的真正核心,或我们一生的意义所在。

恰恰相反,我们的自我意识主要是由我们生活中的其他人构建出来的,而且自我还是一个“秘密特工”,它所服务的对象首先是他人,而不是我们自己。

自我是一种伪装得非常巧妙的诡计,它允许社交圈进入我们的内心,甚至允许社交圈在丝毫不引起我们注意的情况下悄悄地“侵占”我们;这是进化为了确保群体生活的成功而采取的最狡诈的策略。

我们可以用大众对文化潮流或流行趋势的反应,来理解这个过程:通常,我们对新的流行趋势,第一反应是“有点可笑”,然而过了几个月后,往往会发现“其实看上去还不错”。

例如,在1918年,粉色被公认应该用在男孩身上,蓝色应该给女孩;但现在完全相反。

这种转变是怎么来的?

社交圈赋予了我们一个“信念集”,我们所秉持的关于自我、道德以及关于是什么构成了一个有价值的人生信念都是从这个“信念集”来的。将外界的信仰和价值观注入到我们身上,就能使生活在群体中的人更加和谐,进而实现人们的社会痛苦与社会愉悦之间更高层次的均衡。

这正是进化的狡诈之处!

以为“自我”是自己独一无二的观念,但实际不过是为了让“信念集”里的信念和价值观指导我们的行动,让我们接纳并内化。

自我意识是大脑以各种方式,利用外部力量去建构和更新的。

在你眼中的我

一般情况下,我们很难观察到自己的内心,并真正了解自己到底是谁,因为每个人都倾向于有意或无意的通过观察别人找到自我。

有个词叫反映性评价 reflected appraisal,指我认为你是怎么想我的。每个人都会从他人那里得到许多关于自己的反馈信息,有时反馈信息是用语言表达的,但更经常是通过非语言的行为、语气、语调。我们常常是通过观察他人,而不是审视自己的内心来了解自己。

反映性评价,会激活心智解读系统,意味着希望弄清楚他人对自己的想法。

外部信息在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的构建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或反映性评价,内侧前额叶皮层都被激活了,这样就提供了各种各样来自内部和外部信息的总映像。

人天生就易受他人影响

人很容易被暗示、被说服,内侧前额叶皮层不仅代表了我们的自我意识,而且允许自己被周围的人影响,那内侧前额叶皮层应该与暗示(或被暗示)、说服(或被说服)有关。

内侧前额叶皮层与概念性自我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其他人正是通过它来影响我们的信念和行为的,它是吸收周围人价值观和信念的一个通道。

正是有了自我这种机制,才使得我们秉持的许多观念在我们意识到之前就潜伏进了大脑内部,并构成了我们共同的信念。

最终的身份认同,是以我们与朋友、爱人之间的关系为核心,同时也让我们关注各种与我们有联系的群体组织。通常只是当我们不再用“独一无二”去界定自己,而接受一个更加平衡、稳定的社会身份之后,我们才觉得自己变成了原本打算成为的人。

阿兰 德波顿说,与设法满足自己这个不可能实现的任务相比,为他人而活无疑是一种解脱。

当我们在社会上有了其他的身份,比如母亲、父亲;员工、老板等等,这种身份的转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你自己生活的压力。(这个观点挺好吧)

每个人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结合体,每个人都既是独一无二的、又是普普通通的,我们经常会纠结,是忠于真正的自我,还是适应社会大众的需要。但实际上,我们的自我意识,我们的心和直觉恰恰就是为了确保大多数人遵守群体规范,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两者是不矛盾的,自我就是为群体服务的。

自我控制

自控力与社会脑有关,自我控制通常涉及一系列我们想要预防出现(或出现后试图终止)的冲动、欲望、反应。

自控力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它看起来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在同一段时间内只能进行一种类型的自我控制。 一次性主动控制两件事情,或依次进行两种类型的自我控制都非常困难。

这么看来,自我控制发挥作用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像肌肉一样;有疲劳期,需要时间恢复, 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情,能够通过不断地锻炼而得到加强。

大脑的制动系统

在我们进行不同类型的自我控制时,虽然多数大脑机制都在发挥作用,但只有一种机制是在几乎每一种情况下都会发挥作用的 - 那就是腹外侧前额叶皮层 VLPFC,尤其是右半球的 rVLPFC 在我们进行各种类型的自我控制时都比较活跃。

前额叶皮层是唯一右半球比左半球大的脑区,这种不对称在青春期晚期,当自控力得到显著提高后才出现。

自我控制的三种主要方式:

1/ 抑制 suppression

不是压抑一个人的情感体验,而是指一个人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语调和身体语言,以确保他人无法看出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是调节情绪的一种暴力方法。

2/ 重新评价:就是改变看待事物方法的倾向(和归因类似吧)

当你因任何外界事物而感到困扰时,要记住令人痛苦的并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你对事物的评价,而对事物的评价是你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改变的 - 马克.奥勒留

重新评价的过程:我们改变了自己的视角,从而使自己对某种令我们痛苦、沮丧的事物的体验发生了变化。

在外人看来,这只是牵强的“合理化”的借口,不能改变现实。然而,在心理上,我们的现实源于我们告诉自己的故事(或源于我们相信的故事)。

抑制 vs 重新评价

3/ 情绪标签化 affect labeling:把情绪表达出来,用语言、文字就能够调节我们的情绪。

可以通过看图片,把“情感因素”描述出来,能减少负面情绪,是有效的策略。比如在治疗“蜘蛛恐惧症”过程中,反复看蜘蛛,如果能说出可以表明情绪的语句,就可以有效地治疗恐惧心理。

如果一个人能调节情绪,就说明他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那为什么自我控制对于社会协调 social harmony 至关重要呢?

“自我”和“控制”可以通过两种非常不同的途径联系起来:

1/ 意志力 willpower:意味着是我们的自我在控制着一切,即有效地实现了我们的目的。

2/ 把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 self-restraint 联系起来,这时,自我是被控制的。

如果自我是被控制的,毫无疑问,自我控制的受益者是别人,而不是自己;

社会教育我们,只有当你能克制自己的冲动时,你才被允许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目标;社会还教育我们,自控力强的个体,就能得到更多的社会奖赏,但这个奖赏不是我们的生活质量,而是社会的认可。

当老师问你,你长大了以后想要什么?如果你回答,幸福。那老师可能认为你不对,因为老师预设的前提是,学生想要的东西必须能够反映他们将会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所以,正确答案一定是,当医生,救死扶伤为社会做贡献;而不是当个北京“膀爷”,手摇蒲扇,袒胸露背,影响北京形象。

所以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社会规范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推动人们自我约束,为更多人谋福利。当你获得社会奖赏,被社会认可,你的行为一定就是利他的。

那从意志力这个纬度,自我控制着一切,收益者是谁?

其实答案还是他人!因为前面已经谈到,自我其实是为群体服务的。

自我控制通常都会让具体的即时快乐和抽象的美好未来相互竞争,而抽象的美好未来几乎总是顺应着社会目标;如果个体与群体拥有相同的信念,就能帮助个体与他人更和谐相处,从而帮助实现个体目标。

可以说,社会化行为是大脑皮层的最高成就,它决定了个人不仅为个人目标,而且也为社会目标服务的倾向,它会抑制原始的、自私自利的反射性冲动,让人们做出适合社会环境的行为。

有个心理学实验(下图),哪怕只是一张类似眼睛的照片(摆成三角形的黑点),就能够暗示你,让你克制自己的行为。而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当旁边有一面镜子时,人们更愿意做出与他人一致的行为。因此,心理学家的结论是,只要存在被判断,被评价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强化我们遵从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倾向。

“眼睛”

权利机构的时刻监管并不是保证人们循规蹈矩的唯一方法,事实上,只要让人们相信,他们是“可见的”,可能随时会被他人评价,就足够了,就足以使他们通过自我控制去约束自己的非社会性冲动。

人类天生如此,看到自己时,会想到别人可能也会看到自己,而这就足以令他们约束自己了,约束自己克服非社会性的欲望与冲动,使自己的行为与社会的要求一致。

自我意识的本质就是一场对话,它发生在冲动自我和模拟自我之间,后者表达的是我们想象中的对自己十分重要的人会对我们说的东西,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会想起社会对我们的期望,然后督促自己遵从社会规范。

所以总结看来,有了自我意识,才能自我控制,而自我控制能力的本质是:

1/ 造福社会

2/ 增强社会连接,它可以帮助我们优先考虑群体利益

3/ 提升了我们对于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的价值,因为通过遵从群体规范,我们促进了群体利益,提高了群体声誉

4/ 是社会凝聚力的源泉

被他人评价的感觉,转化成自我控制的意向,促使我们承担社会责任,这三个过程都与大脑右半球的腹外侧前额叶皮层有关。

总结一下

我们最深层的自我意识,最强大的意志力,主要是用于保证我们能够得到所归属的群体的青睐。进化显然认为,让个体的立场和信念与群体保持一致,而不是相互冲突,是值得的。

进化要让人类有一个可以解决各种问题的更大的大脑,必须首先保证大脑能够平安离开母体,这就导致人在刚刚出生时,大脑是远未成熟的,发育的大部分过程都是在出生之后完成的,而这必然会使得社会连接成为哺乳类动物一种至关重要的适应,因为只有这样,哺乳类动物的幼崽才能得到照顾,同时也使成年愿意照顾幼崽,而这种必然性通过双重机制来实现:

1/ 社会痛苦经背侧前扣带皮层和前脑岛发出一个警告,敦促我们及时化解我们的社会连接所受到的威胁

2/ 社会奖赏通过腹侧纹状体、隔区以及和催产素有关的神经过程,让我们从照看他人中获得快乐,激励我们去关爱他人

随着灵长类动物的出现,心智解读的原型出现了:位于外侧额顶皮层的镜像神经元使我们能去模仿他人的动作,从而能从他人的行为中学习,这些脑区似乎也是人类的运动中心,这使我们的行为充满了心理意义。

而由于拥有了以背内侧前额叶皮层和颞顶为核心脑区的心智化系统,人类成为了能够理解他人行为及知悉他人想法、感情和目标的唯一动物。这种能力非常重要,因此在进化过程中被选为“默认系统”,只要不在执行其他心理任务,这个系统就会自发地启动,在这种自动复位机制的促使下,我们会更多地从社会和心理的角度,而不是物理的角度看待世界。在复位期间,大脑屏蔽了非社会推理的神经回路。

社会脑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以内侧前额叶皮层为神经基础的自我意识,是个体的信念和价值观社会化的通道。由腹外侧前额叶皮层调节的自我控制,推动的并不是个体的目,通常是作为一种社会控制工具而起作用的,目的是确保我们遵循社会规范和价值。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确实有利于社会协调,因为是它们使得我们在群体中其他人的眼中显得更可爱、更合群,是它们促使个体努力支持群体利益,甚至以牺牲个体的非社会性冲动为代价。

到此,三大驱动力讲完了,看看总结的那一部分,理论也就差不多了,下面简单说说应用。


通过社会眼看世界

大脑爱社交,胜过金钱

自我,确保我们与身边的人保持和谐,方法是让我们的信念与他们保持一致,并不时让我们为了群体的利益适当控制自己的冲动。

人的社交天性有非常深刻的生物基础,但现实中,自利确实是非常强大的行为动机;但心理学家说,更多的钱并不代表幸福,我们不太关心绝对收入,而更加关注与周围人比能赚多少。

但来看看社会因素带来的幸福感:

每周至少一次志愿活动,增加的幸福感与年收入从2万美元提到7.5万美元相当;慈善捐赠,相当于工资提高1倍

拥有一位随时可以见面的朋友,对幸福感的影响相当于年收入增加10万美元;经常见到邻居,相当于每年多赚6万美元

结婚,相当于年收入增加10万美元;离婚,相当于年薪减少9万美元

身体健康与身体不好,对幸福感的影响,相当于40万美元

和朋友喝杯咖啡,和邻居聊聊天,不会使钱包瘪下去,却可以显著改善你的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感。

但现实是,1985年的调查,10%的人表示没有亲密的朋友;到了2004年,这个数字变成了25%。人天生就倾向建立和维持社会连接,当这些社会连接受到威胁时,我们会感到痛苦;我们的身份、自我意识,全都与我们所归属的社会群体紧密联系在一起。

但我们却越来越不社会化了,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是物质主义的滋长:1965年,45%的大学一年级新生的人生目标是经济富裕,到了1989年,75%的新生希望财富自由。

增加人生中的社会连接很可能是提高幸福感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但现实社会,许多人沉迷于物质主义价值观,但这只会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不幸福。

其次,现代人把一半的时间花在了电视上,近20年,再加上一个互联网。

但好消息时是,有些社交网站,比如 Facebook 或 wechat,对人们的社会连接产生了影响,这类的社交网站或APP,对帮助异地的人保持长距离社会连接很是有效。同时也可以加强其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交关系,有助于强化线下的社交网络,进而使社会总体幸福感上升。

人类有一种倾向,他们总能适应新的环境,无论是更好,还是更坏,这就是享乐适应 hedonic adaptation,这种机制会保护我们不会因负面事件一直闷闷不乐,也不会因为正面事件一直心花怒放。

社会奖赏:企业激励员工更有效的手段

SCARF模型中提到的5种非金钱动力很值得参考,这些内在动机如果成为了基本激励机制的一部分,那就是一种完全免费且可再生的资源。

Status 地位

Certainty 确定性

Autonomy 自主性

Relatedness 关联性

Fairness 公平

有研究数据表明,65%人愿意为一个好老板放弃高薪,那好领导是什么样子呢?

John zenger 提出了伟大领导者不可或缺的五大“领导能力”:

1/ 个人能力,智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知识和充分的培训

2/ 注重结果,能够大力推进各种项目,并最终完成

3/ 强大的人格,完整且真诚

4/ 领导组织变革的能力

5/ 人际交往能力,这点的重要性几乎是智力的2倍,而且社交能力能大幅提高其他能力的价值。

统计来看,市场上50%的领导者都可以专注目标;但只有1%的人,在专注目标的同时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两个方面都擅长的确非常困难,因为智力与共情之间是负相关,两个神经网络就像翘翘板的两端。

有效互动,孩子高效学习的推动器

从整个正规教育的过程来看,初中教育是关键,但初中生学习成绩容易下降,一个原因可能是他们的归属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目前学校课堂教育的立场是,进入教室就“关闭社会脑”,因为要开始学习啦。课堂学习效果取决于侧额叶区域和顶叶区域,与将短期记忆(新知识)转录为长期记忆,并让大脑记住的过程有关。

传统的学习系统与心智化系统对着干,但其实心智化系统也可以作为一个记忆系统发挥作用,甚至可能比传统的学习系统更强大。

那些给特定信息赋予社会意义的人,或者说,从社会的角度来理解特定信息的人,在记忆测试中的成绩比那些有意识地去记住特定信息的人更好。这种情况就叫社会编码优势 social encoding advantage,是心智化系统的核心节点,激活背内侧前额叶皮层。

不同的科目要怎么学习呢?

历史:多讨论,不能只局限于对历史事件涉及了什么,它们是怎么发生的进行讨论,而应该更多地讨论特定的历史事件为什么会发生,通过“社会叙事”来呈现历史事件,着重关注历史事件背后的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和动机;这些能调动心智化过程,更高效地将那些关键的历史事实保存在长期记忆中。

语言:写一篇好文章的关键,在于如何把你头脑中的想法表达出来,从而进入其他人的头脑,让他们理解你,听你的劝告,接受你的信息,这完全是心智化过程;让别人理解你的内心,才应该是学生们学习写作的最高原则。所以在写作过程中要尽量用那些较少付出脑力劳动的句式(比如,英文写作少用被动语态),而我们的大脑喜欢关于“为什么”的故事。

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为教而学 learning for teaching,学生教学生,效果比死记硬背好。这时社会动机起作用,也可以激活心智化系统的记忆能力。

社交教育:教育学生理解自己的社会动机,让他们知道,伤害别人的感情其实就像对他们的身体进行攻击一样,伤害可能更严重。人天生兼具自利动机和亲社会动机,不需要刻意隐瞒任何一种动机。

社会脑训练课

到了八年级(我们初中),个体的“情绪性”达到顶峰,但情绪调节能力要等青春期彻底结束以后才能够成熟,这种过度的情绪除了使当事人难以应付以外,还可能导致他们在生活中做出错误决定。

所以,还是需要训练自控力:延迟满足,情绪调节,观点采择,克服冲动,只要某种类型的自我控制加强训练,其他类型的自我控制也可以享受红利了。

例如运动自我控制训练会影响情绪调节能力,许多训练都有溢出效应,比如,正念禅修 mindfulness meditation 就是强化自我控制这块肌肉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

我们都需要关爱和尊重他人,也需要他人来关爱和尊重自己,倘若没有他人,生活不需要继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390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821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632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70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33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98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11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04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79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72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41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13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76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93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71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86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76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