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最近刚读完畅销教材《领导力必读12篇》,深有感触,本文算是有感而发,对“领导力”问题做一点深入探索,并对如何提升“领导力”进行些许研究。当一个人能严格管住自己的言行举止之后,走上领导岗位是必然的,此时,不断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就变得异常重要了。历史上,很多有识之士在不断晋升过程中都表现得相当刻苦、自律、小心谨慎,管住自己的一切言行,但是,一旦达到一定领导岗位之后,却不能管住自己的“领导力”,半途而废,很可惜。
管理科学与艺术之间是矛盾的吗?有人认为管理是艺术,艺术更多地受制于先天的遗传素质;有人认为管理是科学技能,主要靠后天培养。其实两者并不矛盾,好的管理一定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艺术的经验性很强,主要是个人见解的集合。但管理有许多规定动作,不能够完全随性而为,比如工作量标准的制定、市场营销的规律、用人的规律、不同组织结构的运行规律等,不能够超越。而对人的激励,对人的鼓舞,则有很多的艺术性,带有很强的个人风格。有的人以智慧、幽默打动人,有的人以细腻、真诚打动人;有的人以果断、勇敢鼓舞人。
管理和MBA(工商管理硕士,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教育,更多的是突出管理的规范性,而管理和MBA教育是否能够培养更多的优秀管理者,选拔措施本身也很重要。
畅销教材《领导力必读12篇》
1)掌握领导艺术
领导是艺术,突出的是领导的变化性和复杂性。的确,由于领导本身的复杂性,导致优秀领导供给的不足,以及卓越领导人市场价值的居高不下。然而,领导不是天生的,需要在具备一定先天素质的情况下,结合一定的领导情境,在抓生产和关心员工方面选择性地使用一些招数,保证任务完成,而且员工心情舒畅。
领导的艺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领导者本身的素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个人魅力,事业心,自信心,道德自律。
第二,领导者管理技能:具备基本的管理技能,比如如何有效地组织生产,如何有效地决策,如何化解冲突和危机,如何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如何识别人、用人,如何转变人的态度,如何沟通等。
第三,领导者对情境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分析不同情境下,选择性地运用管理行为的水平,避免机械的、不考虑情境的领导行为。管理经验、阅历,对于管理者的成熟和管理艺术的提升具有很大的作用。
在有些情况下,个人如果具备领导素质中的一部分,就能够带领一个组织取得成功;如果具备各种素质,则可以带领一个更庞大的组织取得成功。领袖人物正是具备了这些要求,才名垂千史。
领导力提升
2)打造专长力
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首先让自己脱颖而出的是个人在专门领域取得的业绩。这种业绩对于未来从事其他管理工作也许作用不大,但从中可以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学习能力,对于未来发展必然终身有用。
3)提升个人魅力
做人的魅力,品行第一,没有德行做基础,个人的能力都不可靠。有能力的人做好事、做坏事都有本事,而品行则指引方向。工作时间长了,人们的倦怠心理自然而生,如何通过蓝图规划不断激发人的潜力,需要有洞察力。
此外,幽默也是一种魅力。再大的矛盾、冲突,有时遇到一个幽默的领导,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
4)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古希腊哲学家泰奥弗拉斯托斯(Theophrastus)曾经说,时间是“我们最昂贵的支出”。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高效地利用时间去完成必须要做的事情,因此,人们有必要提高时间规划和任务统筹的能力。
5)提升会议管理能力
面对繁多的会议,我们期望它们成为满意感和成就感的源泉。会议作为面对面交流完成目标的手段可以满足并服务于一切需求。领导者有必要提高调动与会者的积极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促使他们逐步靠近会议目标的能力。
领导力
6)提高沟通和激励能力
沟通、激励——与授权一并——或许是最为典型的领导者所必须具备的技能了,这种技能不仅要求领导者创设可供改善的工作环境,而且要求做好激发员工个人内在的兴趣、职责和认识的准备。
哈佛商学院在管理教育中提出了一个三角形的人才培养模型,对于我们进行管理人才培养很有启发意义。这个三角形的一个点是知识( knowing),第二个点是技能( doing),第三个点是价值(being)。
管理的知识自然是不可缺少的东西,是管理教育的重要方面,这一点在我国也是十分受重视的;但知和行毕竟不是一回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强调知行合一,可见知行合一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能懂激励的知识,未必能够很好地、差异化地激励人;知道应该如何做,才是好领导,但自己未必能真做得到。知识和技能为什么服务?到哪里去?就是一个价值问题,有好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做好事,也可以做坏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激烈,大家都希望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都希望得到赞许,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如果没有坚定的是非观念,就很容易做坏事。美国2008年上演的金融危机,就是源于华尔街的贪婪;蒙牛和伊利卷入三聚氰胺事件,就是丧失了基本的良知判断,一味地追求快、大、利润,而脱离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双汇的瘦肉精事件,也是源于追求好卖,非法添加瘦肉精,伤害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