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十年前的创业是只要胆子大,做出只要符合特定口味的产品都能迅速的积累流量,并且达到盈利的话,那么留给创业者的便是需要花费极大的心思去吸引和留存流量。
以微博为例,简单来说,这是一个将个人的影响力无限放大的平台,先来谈谈它的发家史,早期靠着明星效应带来了用户(这是一群愿意为爱豆买单消费的粉丝群体),并以热门话题,时政热点的方式,吸引用户去交流讨论,随之一批意见领袖应运而生,通过极具差异化的人设营销,积累粉丝,其后微博借力打力,推出认证用户,以及各种企业级的微博号入驻,使得微博以超高的用户活跃度,成为现象级的平台。
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微博,接下来说说最为简单粗暴的盈利方式——流量变现,大家都刷到过各种各样的营销号吧,内容大抵或博得一笑,或愤然留下评论,这些对个人来说非常细微的事情,似乎并没有影响或者损失什么,使得他们以此靠对应平台,广告商,赚取大量或巨量的收益,而收益最主要就来自于你的每一次点击,每一次评论,这些用户行为,成为了他们能够变成大V的重要凭证,这是一个完整的闭环生态,早期成为大V的博主,第一选择是引流,将自己的死忠粉,连哄带骗的引到另一个平台,然后其他平台再根据其所带来的流量予以分成(以淘宝,微信公众号为甚)至于操作的模式,五花八门,不加以赘述。
当下在微博出现的比较多的是以返利为主的营销号(白菜,种草类),他们似乎光荣的站了出来,充当商家连接用户的中间商,并送出相当诱人的福利,亦可见背后的获利之丰。
我以这条转发46W,评论7W,点赞6W为例,做一个简单的转化率分析,如果以评论作为主要的活跃和消费群体,他们每天可以发60条优惠信息(以吃穿住行为主),一件商品的返利以5-10元不等计算,一条有效成交为100人,那么总体下来,一天的返利可达3W以上。
但他们有其致命的弊端
1.无法精准向用户推送购物信息,
2.微博并非购物平台,影响了用户体验,致使留存率下降。
我相信随着大量类营销号的涌入,这种抱团收割用户钱包的行为,势必会导致微博的流量流失,此举无异于因小失大。微博如果真的想做购物平台,大可开放一个流量接口,精准对接消费群体,各持所需,做到良性循环。
改日聊聊来知识付费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