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东 工;配图:建川博物馆、冯水木、完 璧】
20世纪50年代末期,成都和北京一样,也有过“十大建筑”的称谓。有哪十大建筑呢?也许一些老成都能如数家珍地背出来,但我想绝大多数人是记不清、背不出来了。老成都的十大建筑是怎样评出来的呢?笔者在少年时代,参加了一次征文活动,凭自己对当时成都的了解曾在作文中写过这“十大建筑”。
那是1959年9月份,我参加了一次团市委少工委举办的“庆祝国庆十周年,我爱祖国,我爱家乡”的征文活动。我在一篇作文《我们家乡的“十大建筑”》在文章里,凭我的感受和平时阅读的《四川日报》《成都晚报》《中国少年报》、《红领巾》等报刊登载文章、新闻,结合自己在街上看到的、听到的、观察到的,写下了“祖国北京有十大建筑,我们也有十大建筑,这些建设使我的家乡——成都变得更美丽了。这十大建筑是:锦江宾馆、锦江大礼堂、锦江大桥、原子能展览馆(后改为四川省博物馆)、跳伞塔、东西市政大楼、百货大楼、新华书店、后子门体育场、成都刃具厂苏式主楼(塔楼)。”这些建筑在当时尚为瓦房民居遍城的成都,可算是鹤立鸡群了。让人们大饱了眼福。
国庆十周年的假日,成都市民纷纷走出家门,观赏这此拔地而起的雄伟建筑群。这十大建筑中,以锦江命名的就有三座,处在锦江区就有六处。当时有人说,成都的建筑精华在东城区(大部为锦江区的前身),而中心点在人民南路一二段。这是不是成都市政建设对东城区的偏爱呢,我无从说起。但我这篇文章却获得当时《红领巾,我爱家乡》征文优秀奖,并上了《中国少年报》。这是我的作文最早上公开出版物的文章。我当时很兴奋。同年,我当选少先队的中队委兼宣传委员,负责中队的“红领巾”黑板报的编辑工作,那时我刚满十岁。
当年我作文写出的“成都十大建筑”,也曾在成都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橱窗中出现。这些20世纪50年代末的成都高大建筑,都是由“成都工人摄影家协会”的叔叔阿姨们拍摄的,壮美极了。国庆十周年后,这一套成都建筑照片,还被成都图片社制成“成都现代风光”的邮政信片。我现在还保留了几张。随之,锦江宾馆、锦江大桥的风景,又被四川省粮食厅印在“成都市粮票上”。可见当时政府和人们对“成都十大建筑”的认可和重视。
随着成都建设事业的发展,旧城的改造,老的成都十大建筑,有些也因建设的需要拆出了。如跳伞塔、原子能展览馆(省博物馆)、百货大楼、新华书店、体育场。但昔日成都的十大建筑的风采,将永远留在老成都人心中。
记得,当年成都量具刃具厂的王师傅说,我们厂的主楼,有点像莫斯科的“克林姆宁宫”。的确,那工厂的塔楼,当时是苏联援华专家设计的,至今仍保留着它的苏式风姿。
而屹立在“展览馆”(现四川科技馆)两侧的东西市政大楼,它的严谨、高大,仍不失当年的雄姿风采,如今是成都市政府和工业系统的驻地(编者注:此文作于2010年;查看现在成都市地图上标注的是——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四川局)。而雄居锦江河畔锦江宾馆、锦江大桥、锦江大礼堂,在经历的半个世纪的风雨后,其风采、雄姿仍不减当年,在人们心中,这三“锦江”永远是老成都人“现代成都建筑”的象征。
听说,成都市建委,已将这三处命名“锦江”的建筑,纳入成都建筑的“保护区”中,使之成为成都建筑的永久性标志。
(下篇:《槐轩书院刘止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