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位叫嫘祖的少女强拆了蚕宝宝的家,并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后制成了具有柔肤科技的衣服。
由于她是老大(荒地)的女人,华夏大地各部落自然一呼百应,大家纷纷放弃了树叶和兽皮穿起了衣裳。
这就是上古华夏先祖们最早的衣服。
不过随着外族的入侵与各类轰轰烈烈的文化运动,汉服逐渐从正统衣冠沦为了“一群年轻人的标新立异”的亚文化。
既然成为了亚文化,那就有很多人追捧,有人的地方就有优越感,有了优越感,自然就诞生了鄙视链。
复原考据流
埋首故纸堆,着眼文物图,美丑无所谓,形制大过天
和古风音乐圈的复原派一样,汉服圈的复原考据流主要负责理论建设。
在各类出土文物、书画、典籍记载中深度挖掘汉民衣着习惯,为早日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而奋斗。
代表人物:溪山琴况、撷芳主人、豆瓣复原小组
关键词:右衽、系带、中缝、接袖
一般来说复原流汉服的工期是长长重长长,而且效果也不一定被影视剧影响了审美观的人所接受。
但复原汉服最为人诟病的还是其专注复原“权贵阶级服饰”100年的偏好和随之而来的4位数打底的价格。
其实,这算不得“封建毒瘤的反攻倒算”。谈起国酒,人们的第一反应会是茅台杏花村而不是村口老张用300年祖传秘方自兑的米酒。
如今日本人成人礼穿着的振袖也不是大和劳动人民的工作服。
客观来看,在“剃发易服”和各类战争运动后孔府仍能完整保留下来了一批晚明的特权阶层服饰,而劳动人民家里又能剩几块百年前的布?
而且,就购买倾向而言,同样的钱,你会选择乌衣巷的燕还是大栅栏的鸡?
眼里的自己:始于衣冠,达于博远
眼里的其他汉服:
仙女党:没有中缝,没有中缝,没有中缝
影楼风:……那个,lo服更上镜哦
仙女党
我不管我最美
又名秀衣党,以汉服是否美丽,作为购买准绳。至于形制,只要神似就可以了。
古斯塔夫在新闻传播必读著作《乌合之众》中写道:要干预一个群体、为群体传达一些概念和理念,需要一些符合大众心理的东西。
而变仙女系汉服,则以9.9环的准确度命中现代女性的心理。
毕竟变美变漂亮才是是激发女性买买买欲望的按钮。所以仙女党成了汉服圈的主流,也是真正意义上提高汉服普及率的群体。
关键词:绣花、飘逸、马卡龙般艳丽
眼里的自己:做人么,最重要就是美美的喽
眼里的其他汉服:
考据流:丑,贵。影楼风:丑,便宜
影楼风
为拍照而生
广义上来说,就是为了一些列拍摄活动而生的汉服。上到玛丽苏宫廷剧,下到coser的漫展造型。
影楼风汉服以其低廉的价格,方便面般的工期成为大部分人最容易接触到的汉服。
同时,其放飞自我的设计和闪瞎眼的装饰等“抹黑汉服圈高冷形象”的特质也成为考据流与仙女党口诛笔伐的对象。
代表人物:陈朕冰
骂归骂,影楼风一样有市场。只要学校领导大手一挥:“我们要尊孔尊儒,复兴传统文化!”下面立马上淘宝定下一车“正统汉服”。
然后欣慰地看着学生们身着反光布料,脚踏耐克AJ。板寸顶着十二旒衮冕(天子礼冠),喊着奇奇怪怪的口号走完严肃而荒诞的仪式。
吃瓜群众:好丑,汉服果然是智商税
汉服圈:
事实上,随着政权的更迭,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已经和传统服饰渐行渐远。无论它有多美,对于现代人来说都是陌生的。
Bliaut(紧身束腰外衣,流行于中世纪早期,龙母和瑟曦衣橱常备款)同样仙气飘飘,也没多少欧洲小姐姐穿上街。
要拾起一个丢了300年的东西势必会经历漫长的过程,也会闹很多笑话。
只是,传承不是延续,复兴不是复活。
在翔实的考据下使汉服重新适应现代生活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托古改制”这种套路玩得好了是文艺复兴,玩砸盘了就成了王莽篡汉。
话说回来,任何一个民族都有拥有民族服饰的权利,任何一个人也都有选择穿什么的自由。
汉服圈不用喊着振兴汉文化、唤醒民族意识的口号自我施压。也不必陶醉在“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的故梦中不能自拔。
吃瓜群众不用扯着“打倒皇汉”的政治正确大旗对汉服复兴防微杜渐,也不必沉浸在“封建糟粕魂兮归来”的意淫中大动肝火。
张爱玲说:“我们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 ,其实只要自己住的舒服了,无需管他人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