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篇第十二」8
【原文】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译文】
棘子成说:“君子注重内在仁德就好,何必讲究外在修养?”子贡说:“很遗憾您会这样谈论君子。说出的话(一旦误导别人)就很难挽回。外在修养可以反应出内在仁德,内在仁德也会表现于外在修养。若去掉外面的被毛,虎豹之皮就会像犬羊之皮一样(难以区分)。”
【注释】
“棘子成”,卫国大夫。“棘”音“及”。
“质”,指内在的仁德、品质。
“文”,指外在的文德,如修养、外表、形式等。也有解作“文章”者,今不从。
“夫子”,此处指棘子成。古代大夫都可以被尊称为“夫子”。可译作“您”。
“说”,谈论。
“子贡”,孔子弟子,曾为鲁、卫之相。前文已有介绍。
“驷不及舌”,相当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意即话一出口,就是四匹马拉的快车也追不回来。此处指说话应当慎重。“驷”,古时四马拉一车为一“乘”(音“胜”)。
“鞟”,音“扩”,去毛的皮。
【评析】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参见善读「论语」6.18)。孔子认为内有仁德,外有文德,二者相称,方成君子。但卫大夫棘子成则认为君子只要注重内在仁德就够了,不必在乎外在的修养或形式。
子贡不同意棘子成的观点,担心他的错误言论会误导别人,故曰“驷不及舌”,告诫他说话应当慎重。子贡认为,君子既然内有仁德,就必然会表现出“温良恭俭让”之类的外在修养,而这些外在修养同样也能反映出君子的内在仁德。人们之所以能够区分虎豹和犬羊的皮毛,是因为它们被毛的颜色、花纹和质地有明显不同。如果去掉外面的被毛,人们就很难再将它们区分开来。同样的道理,如果君子不需讲究外在修养,那么人们又怎能识别谁是君子?不识君子,则又何以“亲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