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岩讲我的大学
周日的早上闷热无比,我刷着手机,希望可以找到今天能参见的活动。于是9点半就开始的讲座,八点四十还在家里的我,一路狂奔,来到了目的地。
讲座的题目是《我的大学》,在宣传简介上我看到是探讨关于中国大学教育,讨论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思考,以及中外大学不同的文化氛围。因为之前看过吴军博士的《大学之路》这本书,对于西方的大学有一个粗浅的了解,所以这次看到介绍之后非常感兴趣。
到了东城区第一图书馆的三楼报告厅,原本设想中国科学院院士,北理工的校长,怎么说也应该有一个比较高大上的演讲场所,实际却也不是,一个朴素的讲台,下面七八排临时座椅,这样访谈就开始了。
刚开始的话题还未深入,让我以为这是一个高考报志愿的讲座,心中有些失望。比如报考大学是应该专业重要还是学校重要,大学排行榜有什么意义等话题。不过看到下面也坐着不少孩子家长,估计也很关心这方面,于是也能理解主办方的用意。
有两个问题比较记忆深刻
1.关于教育公平的问题。
目前北京理工大学有对于西部地区的一些倾斜,但是公平是相对的,如果倾斜太多,其实又是对于东部发达地区的不公平。寒门是否难处贵子,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上是这样的。随着中产阶级的扩大,中产对于教育的关注程度也异常高,由于中产本身就受过良好的大学教育,所以相对而言对于孩子的教育,更加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希望自己以后对于孩子的教育也多关注。
2.关于大学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争论
西方国家,大学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当时大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贵族子女,所以开展的课程主要是神学,还有部分医学院。所有在这样的传统下,西方大学一直延续了良好的通识教育传统,在本科阶段主要是培养个人的对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比如会涉及文学,哲学,艺术等。从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大学才有了培养工程师的需求,开始有了一些技术类的专业类的大学。但是本科阶段,还是会侧重通识教育。这也就是为什么西方的创造力在最近一两百年非常繁荣的原因。
而中国的大学,是在西方列强武力打开中国大门后,中国有识之士,为了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创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工程技术方面的人才,一开始就缺失了通识教育这一块。不过在当时的环境下,这样的做法也属无奈。还好民国时期,一大批留洋的知识分子回国,给中国的大学带来了新鲜的血液。紧接着的抗日战争与内战打破了可以喘息的机会。而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迫切需要建设人才,于是大学的使命依然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直到这几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中产阶级扩大,人们的关注点也从以前的大学毕业工作,转向关于人自身发展,自我认知,追求自我上面来。虽然现在大学有一些通识教育的实践,但是效果还是不理想,这跟整体国家的富裕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在这一方面,自己现在也意识到,自己关于其他人文,社科,哲学,艺术方面关注的较少,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缺乏了这部分的教育,不过就跟有一句话说的一样,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以后自己也要侧重多关注除了技术的其他方面,这样也有助于我全面的理解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