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带孩子去美吉姆,到了上课的时间,逸儿不愿意进教室,她对玩具区的一个毛绒狗很感兴趣。可是上课时间快到了,说了半天说不通,我就急了,一把抱起她向教室走。
逸儿当然不乐意了,大哭着抗议,声音歇斯底里。而我,当时内心是着急烦躁的,虽然意识到这样的处理方式不妥,但还是想让孩子按时进教室。
离教室越来越近,逸儿的抗议也越来越激烈,看着大哭的孩子,我问自己,我到底在干什么?突然我就意识到了我对孩子的控制——我想让她听我的,我想让她按照我的要求来。
看到这点之后,我让自己平复下来:今天的课不上也没有关系,尊重孩子的意愿比较重要,保护孩子对新事物的兴趣比较重要,不能让她在一个本来很好玩的事情上感受到被强迫。
于是我停了下来,转身往回走,抱着逸儿轻拍着她的背。看到我折返了,逸儿哭声没那么大了,也不抗争了,开始抽泣,有点委屈。
我抱着逸儿安慰,一边安慰一边道歉:对不起,妈妈不该强迫你,妈妈刚刚没有顾及你的感受,妈妈跟你道歉。
很神奇的,这些话像是有魔力一般,逸儿马上安静下来了,我看着她问:你可以原谅妈妈吗?逸儿好像在思考,几秒钟之后说:妈妈强迫逸儿了。我坦诚地说:是的,妈妈刚刚有点急躁,对不起,妈妈不应该强迫你。我亲了亲她的脸,抱着她轻拍着她的背,同时逸儿也趴在我肩膀上拍着我的背,然后逸儿挣开我,一边不断嘀咕着“妈妈强迫逸儿了”,一边开心地去抱那只心心念念的毛绒玩具狗。
一岁九个多月的孩子,她还不明白原谅是什么意思,却已经用行动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她的需求那么简单,只是想要被看见而已。
逸儿抱着毛绒狗去坐小木马,看她玩了一会,兴趣不那么大了之后,我试着去引导她:逸儿不是要来美吉姆bance(逸儿很喜欢的热身活动)吗?老师和小朋友们可能已经开始了!
逸儿向教室的方向望去,眼神有些期待,有些犹豫。我趁机告诉她:你要不要抱抱狗狗,告诉它,你在这里等逸儿,逸儿下课了来陪你玩。逸儿听进去了,抱了抱狗狗,很认真地拍着它的头说:你在这等逸儿,逸儿上完课陪你玩。
接下来,我们顺利地进了教室,迟到了六分钟。不过这六分钟很值!
于孩子来说,如果逸儿当时是哭着进教室的,虽然是遵守了纪律,可是对孩子来说,本应该开心的事情变成一次糟糕的体验,得不偿失。
于我来说,虽然我懂得一堆育儿道理,这次却真真切切地体验到了当我诚恳地道歉时、当孩子用行动表达了极大的宽容时,我们之间爱的流动……
下课后,逸儿大概早已把那只狗忘到九霄云外了,我还是抱起玩具狗,放到小木马上,对逸儿说:看!狗狗还在这里等你呢!那一刻,我看到了孩子眼里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