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31,广西梧州发生5.4级地震,广东多地有震感。#
#2016/08/01,广州各地发布台风红色预警,全市停工停课停产#
地震那时的你有没有想起谁?
台风来了你有没有恐惧以为来日方长,
却偏偏只剩今时今日。
就当老天爷给了理由,
微信不如打电话,打电话不如见个面吧。
1、微信上,可能并不是你所认识的人
在现在的数据化时代,社交工具的应用铺天盖地,上至爷爷奶奶辈的老人家,下至初交朋友的幼儿,真心手机里没两个社交软件,都觉得自己脱离了现实。
拿使用较为广泛的微信来说,微信有文字、语音、图片等形式,基本满足社交需求。甚至,人们都开始摒弃语音,更专注于文字。即便是办公桌旁边的人,也在微信上进行交流,即使是身边的人,也在微信上吹水。
可当人们的社交以手机软件为主,也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
在微信上侃侃而谈的人现实里可能闷葫芦不出声;
在微信上不停刷朋友圈的人现实里可能与别人浅浅之交;
而在微信上偶尔冒个泡的人在现实里可能才是洞明世事的大神。
这种矛盾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
由于微信提供了一种虚无的交流方式,避免了面对面的眼神、肢体接触,无视了通话的语气、声调的变化,只有屏幕上的文字的输出容易让大多人产生安全感。
第一种原因,信息交换的滞后性。线上的交流我们最多只能靠边框上正在输入……来预测对方的回复信息的速度。有时久久不回也可以以正在忙为借口。
而在这一段时间内,可能已经经历了“你妹!居然敢不回我”到“你在忙什么呢?”到最后输出也只是“你先忙吧,我就不打扰了”。线上的交流给予充足的时间让你从腥风血雨到平静似水。
第二种原因,获取信息的单一性。现实中认识一个人,从外貌、穿着、举止、语言种种均影响着这个人所塑造的形象。然而线上不过是文字,再加点表情包就可以塑造出一个人。
可能表现得温文尔雅,语言礼貌有加,屏幕那边是个抠脚大汉;
可能说着污污的段子,发着猥琐的表情包,屏幕那边是个西装革履的小帅哥。
第三种原因,个体的矛盾性。线上交流提供了一个容易忽悠的环境,创造了个体形象重塑的条件。可怎么有的人会故意表现出与现实中截然相反的行为呢?
每个人都是多维的个体,在工作中严肃,在生活中矫情,在父母前撒娇,在朋友前豪爽。还有一些面是躲在黑暗里自己舔舐。
线上的交流给予了向内心黑暗面投降的机会,忽视现实中外在因素的干扰,对自己而言,那线上的也只不过是另一个人。
仅通过微信的交流,你所认识的或许并不是你以为的那个人。
2、打个电话,那也是一种温柔
电话跟微信相比又意味着什么?
前段时间,突然朋友圈都在转拒绝语音,因为语音方便了自己麻烦了别人。
小编想了想,自己发语音是在什么时候呢?
第一天上了大学,好兴奋又对陌生环境有些恐惧,跟朋友聊语音,听着熟悉的乡音觉得很安心;
第一次要去面试,紧张地跟同学语音,问东问西,界面上都是一列列40多秒的语音你来我往,有种打俄罗斯方块的即视感,还都是长方块,觉得好紧张;
第一次不在同城的人儿和我说你发语音吧,我想听听你的声音。
我们最容易在最亲近的人面前肆无忌惮,
我们可能会一时忘了发语音是否是一种打扰,
我们会一时忘了需要自我防备。
因为兴奋地需要一大段一大段话讲给你听,因为紧张地语无伦次也想说给你听。
文字+表情包也表达不了我的情绪,对不起,这时候我只想说给你听。
去给自己身边的人发语音一个机会是不是也是一种温柔?
下班了,我们直接给父母打个电话好吗?他们微信还用不习惯,我们还可以判断,父母声音是不是粗了?有没有感冒了?还有他们一时的语塞也很可爱。
下班了,我们直接给最好的朋友打个电话好吗?聊聊最近遇到的帅哥,谈谈未来的职业选择,朋友总那么搞笑,可能会笑得停不下,语音我又怎么听得到她的笑声?
下班了,听说七夕快到了,直接给喜欢的人打个电话好吗?可能心目中的女神微信对话框里未读信息一个个冒出来,你还要给她犹豫的机会去回哪个吗?
打电话,留给身边的人发语音的特权,去听听你想听的声音,不要让她害怕那是一种打扰。
3、你也不过会怒会笑会悲会痛,见个面又如何
微信没人回?
你打电话呀!
电话没人接?
你去找她啊?
这么简单的道理,懂吗?做的到吗?
微信让我们习惯了冷冰冰的文字筑起的隔阂,习惯了将自己隐藏于几寸的屏幕之后,习惯了低头谈笑风生,抬头面无表情。
你是不是慢慢在失去暴露自己的勇气?
你在害怕面对多年未见的好友是否变得生疏,
你在害怕面对喜欢甚久的女神是否话都说不完整,
你甚至在害怕回到最熟悉的家乡却不知何时又新开了一家店。
得体的举止,露出八颗齿的微笑,滴水不漏的表达,把它们都留在职场好吗?把它们都留给浅浅之交好吗?
会怒,会笑,会悲,会痛,就算展示在你身边的人面前又怎样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