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最近我都在读小马宋的《朋友圈的尖子生》这本书,听起来又一本成功学。
在读过程中,还是非常受触动,我故意慢慢地看,细细品味,这些出自普通家庭的尖子生,他们的人生节点、思维方式、行动方法,到底哪些地方与众不同。
如何正儿八经的半路出家?
今天主要介绍李倩,这是我想写的第一个人物。我看了几遍,先在书上做了标记、又直接在书边记了摘记和随感,再又专门做了笔记,列出了我觉得深刻的点。
20页文字中,通过问与答的交流形式,讲述了她与世界的沟通方式、人生职场的几次节点、价值观与思维方式、独到的观点等等
小马宋老师给她的标题是《“套路”的胜利》(搜李倩老师照片时,搜到全文。标题是——李倩:从小白到营销大咖只用了两年,这是套路的胜利),而我就想复述一下,她是如何正儿八经的半路出家,并且在营销圈和投资圈两个领域都做到前25%。她的过人之处到底是什么?
01
如何快速入门,从框架、源头去死磕
记得李笑来老师书中讲过,快速成功不可能,但快速入门却是有可能的。 李倩正展示了这一点。
书中小马宋老师提到学习中的一对名词,技术效率与认知效率。追求技术效率的人热衷于各种点子和技巧工具,追求认知效率的其实追求的是对事物本质的思考。
李倩说,她的做事方法正是先有认知效率,再往上去叠加技术效率的东西。比如在一个咖啡厅喝咖啡的同时,会观察并想这个有没有优化空间;或者即使向阿姨学习做饭打扫卫生,也会仔细观察,形成对打扫卫生这件事情的基础认知。 书中讲到了她升职原因及关键点,对于她自主转型那一段我印象很深。
经过观察判断后,她发现一个需求,了解到这是人生非常重要的机会,于是就正儿八经的转行,并且很快做到对市场、品牌很懂的状态。
她是如何从营销小白到大咖的呢?首先,真正的踏踏实实地读书,几乎读了营销类的所有经典书籍;第二是专注,抗干扰能力非常强。她比较擅长从原理里揪出事情的本质,任何事情先确定目的,然后就想办法。她自我评价是一个做事情比较狠的人,这不就是我们说的极致做事吗?
她“撕书”的方法也很值得我们借鉴,先掌握知识框架,具体读书就是把重点留下死磕,其他就撕了。 有了框架,选定了书,死磕的方法是这样:比如书中谈到某个点,就会到生活中去观察、验证、核对,对上了就信;为什么经典还要验证,因为过了哪怕二三十年,时代也变了,不适用的则想想现在是什么情况,重新找到方法,要求是:不犯错的,现在及未来通用的、能用的。
用她自己的话,就是专业理论结合实际情况,得到结果。
02
打造个人品牌差异化,给他人一个选你的理由
李倩进入投资圈这个行业,她去观察顶尖的投资人是什么样,以及为什么会成功。她觉得顶部的投资人,能力和实力并没有多么大的差别,关键的差别在流量,就是你能吸引好的项目,刚好你也觉得这是好项目。
运用《见识》中吴军老师的观点,就是你有捡西瓜的能力,你也就能经常看到大西瓜,遇到好西瓜。
于是,她就想明白了一个逻辑,如果说在营销圈里是懂投资的,在投资圈里又是懂品牌营销的,这种差异化的身份就能帮助自己获得流量,而且这样的能量不是加法,而是几何倍数的增长。
我总结为,观察到最顶尖最优秀的,对现状和发展都有前瞻性的判断,然后根据个人优势去成为,给到对方选你的足够理由。包括她在青山资本的工作,也会给自己的机构打造独特卖点。
03
给年轻人的建议,做解答题更要做选择题
书中最后,谈到给年轻人的建议。
第一,要找到好机会,重要的机会一定是最重要的东西。我想,首先要在势能上借力,也是孙子兵法中的先胜而后战。选择比努力、勤奋更重要。
第二,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为了做而做,要想清楚你做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在职场上,你做任何事情都要明确目的是什么?是不是你现在操作的最短途径。在兵法中来说,时间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兵力。关键在于你要如何用,用到哪里,为什么。这种途径实际上就是在节约时间,就是高效地把你的成功思路加快。
第三个建议就是不要去看太多人说的,因为大部分人的成功都是不可复制的,你要实现自己的成功,就参考前面的两点,听别人的没用,你又复制不了人家的。想想你做这件事情的目的,是不是在最佳路径,你是在纠结小岗位,还是观察大行业大环境。我们不但要会做解答题,更要会做选择题。
小结
她说要拉一条长线来看一辈子,同时非常清醒认识到个人时间、精力、思维、能力有限;
她说只要你能说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打法,一套逻辑,那么你做什么没有关系,不做什么也没有关系。
她说她永远看事情看框架,而且认为成功有钥匙。总是去关注最有价值的部分,最核心的业务,并寻找最短路径。
我想,个人的钥匙,就是找到属于你自己的打法、逻辑和品牌差异化吧。
厚积薄发,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你把世界的大门打开,接触不同层面的人,同时逼自己想最优路径,一天之内打通任督二脉也是有可能的。醒悟早当然好,但如果比较晚,也没关系,如果你比别人长寿10年,又或者你每天有1个小时抵别人2小时,你也能弥补过来不是?
(5099/青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