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些事情来北京待了几天,住的酒店在一个叫做方家胡同的里面。
从媒体上经常看到有呼吁保护老北京的新闻,尤其是北京的胡同。在我印象里,北京的胡同应该拆的差不过了,剩下几个区域比如南锣鼓巷、前门大街这样的,也都被打造成了旅游景点,全身上下透着浓浓的商业气息,其实到处转转后发现,北京的胡同数量还真是挺庞大,且都占据了京城比较核心的位置。当然,因为我对北京城区发展并没有什么研究,所以,也许现存的胡同和“核心位置”互为因果也未可知。
平安里的护国寺周边,雍和宫周边,基本上在二环以内,胡同是主旋律,大大小小纵横交错,却又千篇一律。
其实,胡同说白了就是城市的城中村,早先一个个院落还是规划的比较整齐的,只不过随着时代变迁,胡同里的大杂院、四合院也不断变化着。
一开始一般一个院子也就住四户左右的人家,东西南北四房,后来随着各自家庭的人口层次不断变化,很多人家开始把房间分给子女,一间、两间不够分的怎么办?那就打隔断,打隔断还不够?干脆几户人家一商议,天井再利用上,留个过道,其他地方全改造成房子,厨房、储物间、浴室、厕所……
特殊年代,大家都靠单位分房子,想买商品房也是无处可买的,房子大小就看你对单位的“贡献”大小了。而到了市场经济时代,商品房应运而生,胡同里的有钱人的开始住上更加方便、宽敞的楼房。其实,和农村一样,很多老年人不舍得离开旧居,不舍得和四邻分离,菜市场、商店、理发店、早餐店、澡堂子……都习惯了,真的不想再动了,虽然其实邻居们从未停止过离开的脚步,虽然早已习惯的菜市场、澡堂子也不停地更换着门头,甚至街口从小就有的大槐树也逃不过被砍的命运,但胡同既然留下来了,总有老居民会留下来!
说实话,很多院子已经不太适合居住了,也正因为寸土寸金的缘故,很多院子甚至被分割成了一二十个小房子出租,折叠床、折叠桌、折叠沙发,厕所和厨房共用空间司空见惯,仅供一人通过的极窄房门不在少数,只能放开一张床的胶囊公寓屡见不鲜。
胡同里的公共厕所比较密集,一条胡同有七八个也不足为奇,除了方便游客,更多原因是为了方便住户,由于院子被分割的七零八碎,一个居室要满足卧室、客厅、厨房、厕所、浴室的基本功能已经不太现实,卧室当然是必然的,厨房也尽量安排,吃和住是最基本的需求,而客厅、厕所、浴室这些可以省略的就省略掉吧,更不用说什么阳台、书房、餐厅这些在这种条件下更不实用的功能分区了。一张床,啥都代替了。
胡同里有不少大户人家不但有能力保留原本居室的模样,甚至慢慢将邻居们的地盘也拿下,占据了整个院子,修了大大的门楼,气派而辉煌,就像农村那些在外挣下大钱的人,精致的住宅向村民们传递出自己目前风光无限的现状。
和农村不同的是,农村的留守老人默默守护着越来越冷清的院子和村子,北京胡同里的老人却被越来越嘈杂的环境包围着,密集的早已形成的现有建筑已经很难去让他回归宽敞、明亮、舒适的从前,但一平二三十万的价格却又向参观者们宣扬着自己那尊贵的身份!
太阳西斜,气温慢慢降下来,风吹过胡同,带来了一阵凉爽,院子里的老人们纷纷出门,竹躺椅、躺沙发、小凳子,蒲扇一摇,老槐树下依旧重复着那惬意的时光。
其实更多的胡同外来人居住的并不多,同样的价钱到四环五环可能租到一套不错的三居室,无非是起个早,挤个地铁罢了。既然到了北京,既然都是租房,谁还吃不了苦呢?
如果仔细去探寻,大家无时无刻不在卷,生存危机从来就没有真正消失过,当我们羡慕别人的时候,也许只是选择性忽略了别人的苦难。那些天花板房价的北京胡同,在一个过客眼里,仅仅是一处景点,一处可远观却不可亵玩的独特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