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 忽必烈(1215——1294),中文名全称孛儿只斤·忽必烈,第五代蒙古大汗、元朝创始皇帝,史称元世祖,蒙古民族英雄、卓越政治家、军事家。
云南昆明滇池大观楼,有一副180字的对联,出自于清朝乾隆年间的寒士孙髯之笔,被称为“天下第一长联”。其文字之精美,意境之深远,堪与苏东坡的《赤壁怀古》相媲美。下联中,引用了一个“元跨革囊”的典故,不仅描述了元朝世祖忽必烈率领10万大军横渡金沙江、收复大理的壮举,更揭示了忽必烈胸怀远大、统一中国的奇功伟业。
公元1253年,忽必烈亲自率领10万大军,征战云南,到达波涛汹涌的金沙江西岸后,忽必烈命令将士杀死牛羊,用剥下的完整牛羊皮,做成皮筏,顺利地渡过金沙江,进入丽江,从而统一了中国,后人把这次以闪电般攻势进入云南,收复大理的军事行动称为“元跨革囊”。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之孙、元睿宗拖雷第四子、蒙哥汗(宪宗)之弟。他生活在蒙古帝国开疆扩土、最为辉煌的黄金时代。青年时代,他就思“大有为于天下”,并热心学习汉文化。他能征善战,灭掉南宋,并进攻日本、安南、占城、爪哇等国,实现了天下大一统,建立了幅员辽阔的多民族统一国家,以大都为首都,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建国号为大元。
忽必烈不仅是蒙古族的民族英雄,也是中国历史上有贡献的著名帝王。他初步奠定了中国疆域的规模,结束了中国历史从唐末以来的分裂局面,所创建的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统治全国的王朝。
他在位35年,不仅保留了宋朝的机构和全部行政官员,而且采取了一系列迅速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如建立行省,加强中央集权,开创我国省制之端;注重选拔人才,重用汉人儒士,并问以儒学治道;采用汉法,整饬吏治;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发展生产。
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管理,他开辟中外交通,并在各地建立驿站;他修复和开通了京杭大运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为了备荒,恢复了国家控粮政策;发布法令,组织公众救济,自己还带头救济学者、孤儿、病弱者等穷人;他号召建医院,颁布用纸币计算主要商品价值的法令,把钞票引入流通领域,等等。
但由于忽必烈的保守、嗜利和黩武等消极因素,致使汉法改革的工作陷于停顿。然而,忽必烈与他祖父成吉思汗一样,都是蒙古民族史上两个最显赫的蒙古人。明朝宋濂在《元史》中评价:“世祖度量弘广,知人善任,信用儒术,用能以夏变夷,立经陈纪,所以为一代之制者,规模宏远矣。”马可·波罗评价忽必烈,是“从亚当时代至今,世界上曾有过的、统治着人民、土地和财富的最强大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