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少点燃蜡烛了,家家都有亮堂堂的电灯,只要愿意,室内随时可以夜如白昼。
人们还会提及烛光,不过大都是烛光晚宴这种浪漫的情景了。确实,稍微昏暗一些,多了些情调。可便这样微弱的烛光,曾经支撑起多少人的希望。
我小的时候,家里都是用电灯了,父母小时候都不舍得用电,用蜡烛比较多。家里境况也比较紧张,父母没有能力再养一个儿子,我的弟弟便是在我出生十年之后才获准来到这个世界上。我知道父母也在乎我的学习,不过总觉得若我是男孩,父母一定更舒心。如今回想起来,依然不明白为何重男轻女的思想在我的脑海里根深蒂固。我一直都认为父母老师都更喜欢男孩。
于是,原本就偏内向的我更沉默寡言了。每天我都认真听课,认真写作业,从来都不需要别人监督。因为我觉得没人那么在乎我,学习更是我自己的事,我必须对自己负责。我一定要学好让他们看看,到底女孩是不是就是不如男孩。每次考试,我都要看看有哪个男生考的比我高,下次就努力超过她。女孩们倒更像是我的战友,超过我我也心甘情愿。
停电了,我的作业还没写完。父母有些嗔怪,说若我回来少看些动画片这会儿就该写完了,就不必再点燃蜡烛了,可以收拾睡觉了。我不吭声,期待着那微弱的烛光,瘦弱顽强的样子,和我一样。
父母黑暗中终于摸索出了半截蜡烛。母亲划燃一根火柴,一手微拢护着烛尖挡风,一手将燃着的火柴贴近蜡烛。她小心翼翼的,安静虔诚的样子,像是在烛尖滑下了一朵娇弱的莲花。
那时候,还不懂“一灯如豆”这个词,待后来知道了,觉得用它形容那夜的烛光,真美。
这截洁白的蜡烛,像是一个圣洁的小天使,忽闪着轻巧的翅膀,勇敢地冲开了浓重的夜色,在那间小屋里,托起了一片晃动的光亮。只要父母一走动,或者我的呼吸触到了它,它都敏感地微微颤动,真是个脆弱的孩子。整个小屋,都由它一人照亮,确实费劲儿,看它豆大的汗珠滚滚而落,知道不久,它就要融进这汹涌的夜色里。
越来越弱了,伏在它身边的我,作业也就快做完了。光线很弱,看字很费眼神。但我很知足。我想起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她划燃的火柴都只是一根根逝去的希望。而我,有这根蜡烛,一根将自己的亮光缓缓植入我内心的神奇蜡烛,即使它灭了,我的心灯依然可以照亮我的人生旅途。
心灯如豆,因为生活的艰难烦忧,令我无力支撑满心亮堂的灯光,但这如豆灯光,小巧玲珑,微微发亮,耗费不了多少心血,却给我足够的希望。它不强大,却柔和有力。
那个伏在蜡烛边的小女孩已经长大,那根蜡烛已经亮在心间,
艰难险阻,只要有如豆心灯照耀,我都能摸索出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