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的时候,脑海中快速的刷着近期人和事,总感觉自己在模仿着身边的成功人士,在熠熠生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遇到更优秀的人,找到共同喜好的知音,撒欢的给生活画平行线,一切的一切都在散发着正能量。
地铁上跟小伙伴聊天,好像炫富一样的给她讲述我最近的生活,也接收着她对生活不公的抱怨,尝试着拉她入火一起学习(感觉自己像一个传销人员)。
她说:你还年轻,有时间也有机会去改变自己,而我已经老了,折腾不动了。
我说:在时间的年轮中,我们都还小,都有机会去做选择,改变自己不论早晚。
她说:她想找个男朋友,想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想要静心的看完一本书,想要就算天天睡觉也能在进步。
我说:那你得先做个乞丐吧,找苏乞儿取取经,怎么能睡觉时候也能学到“睡梦罗汉拳”。
此前被我的某大神导师追问过一系列问题:
你有多久没看完一本书了?
你有多久没自己做一次饭了?
你有多久没去看一场电影了?
你有多久没有为自己的梦想努力?
都说自己的忙,到底是有多忙?
我觉得并不是你很忙,而是你越来越懒了,是思维越来越懒了。
都说自己生活很乏味,那为什么会如此的乏味?
我觉得生活并不乏味,而是你在安逸区呆的太久了,已经失去折腾生活的欲望了;
在原来的公司呆了将近3年时间后,本着90后的任性加上花花世界的诱惑,让我决定就此离职。
也正是这次毅(为)然(了)决(高)然(薪)的离职,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
原来,我真的是什么都不会;
原来,以前的我太过自以为是;
原来,留学生、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真的会有差距;
同批入职报道的小伙伴,7个研究生、1个留学生、1个行业资深、1个稚嫩幼稚的我。
你说压力大不大?你说愁不愁?
无数企业嘴里喊着:本公司只看能力,不看学历。然后走进了某211高校去招聘。
针对学历与找工作的关系问题,我始终支持张雪峰老师的观点(知识点请网搜张雪峰大战马丁,自行补充)
在一个研究生满地,留学生到处飙英文,行业专家时不时给你整几个听不懂的专业名词的互联网公司。
作为一个,无特殊技能的、长得又不帅的、普通高校毕业的我,该如何在如此“乱世”中立足,那这就是一个question了。
回头想想,在原来公司呆的3年里,每当接触一个新的任务时,前期我都会卯足了劲去研究,变着花样的让自己出彩,以祈求快速升职加薪。
再后来,当忙碌的工作演变成习惯时,我也变成了机械化的数据搬运工。
曾经以为,这也是一种进步。
然而现在想想,这只是一种自我满足的安慰罢了。
一个人大脑都生锈了,身体都机械化了,到哪里还有梦想可谈,和咸鱼有啥区别还。
最好的3年时间,并没有塑造出能够让自己在社会立足的核心竞争力。
今年夏天最火的一句“你有freestyle吗”,一脚把我从睡梦中踹醒。
我有什么资本可以在这个社会上solo?就算有独自打野的勇气,但没有相应的技能,拿什么跟人斗?
卯足力气,跳出自己的安逸区,是我近期做的最为正确的决定。
当然这种鸡汤类的大道理谁都懂,也就没有必要絮絮叨叨再说几遍了。
但我想补充的就是,尝试改变的源动力还是来自内心,主动还是被动将决定你是否能华丽转身的关键。
回到与朋友的聊天,直到死去我们都是待长大的孩子,成长永远都不会晚。只要你敢于跳出生活的安逸区,从自己喜欢的事情开始做起,不要怕选错,难不成你还能毁灭宇宙不能?
又或者说,你需要我送你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