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老公和孩子发生了一点冲突,小朋友练习卷修改的不认真,老公让他拿尺子去划线,他不肯,老公就急了,说了这么多遍了,你怎么还是犯?让你用尺子划线,你为啥不画?我看着一场战争马上就要开始了,赶紧放下手里的事,把孩子拉进房间,关上门,让他俩都冷静冷静。
🌞(其实我这样的做法也不太合适,父子俩的事,应该交给他俩自己去解决,但出于妈妈的担心,我还是忍不住插手......)
小朋友先是趴在床上哭了一会儿,我静静的在旁边陪着,不打扰,不干预,允许他的情绪自然流动
❤️(当孩子的情绪得到接纳和支持时,他们会觉得自己是安全的,哭是可以的,情绪才有可能被转化而不是被压抑)。
看到孩子的情绪已经平复下来,我尝试着和他沟通,了解他行为背后的可能性,看看自己可以如何更好的支持他:
“宝贝,妈妈看到刚刚爸爸让你拿尺子划线,你不肯,可以和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他总是要求我。”
“嗯,你不喜欢被爸爸要求,是吗?”
“嗯。”
“我看到你这张练习卷里,需要拿尺子划线的地方没有划,造句里少写了一个“没”字,可以和我说说,这是咋回事呢?”
“我想用偷懒的办法。”
“哦,你觉得偷懒的办法对你意味着什么?”
🌞(我当时担心这个提问有点成人化,孩子听不懂,后来在孩子的回答中发现他完全听懂了,有点surprise,事后想想,当我们保持足够的好奇时,我们无论问什么,孩子都可以第一时间get到的。)
“偷懒就可以全对!”
“哦?你希望练习卷全对是吗?练习卷全对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继续好奇)
🌟“我很厉害!会偷懒的人都很厉害!发明汽车,飞机的人都是会偷懒的人。”
“哦,原来宝贝是这么看待偷懒的啊,你是不是也想像发明汽车的人那样很厉害?”
“是的!”
“嗯,所以你也想学习他们偷懒的方法是吧?”
“嗯。”
“嗯,妈妈也觉得发明汽车的人很厉害,你觉得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用偷懒的方法?还是先学到很多很厉害的本领,然后才发明了汽车呢?他们如果一开始就偷懒,能发明汽车吗?”
🌞(开始忍不住说教了)
“......”(果然,说教的时候,孩子就不说话了,我得换个角度来说)
“我有注意到你特别喜欢画画,而且画的越来越好,越来越厉害,可以问问,你是怎么做到的吗?”
“......”(孩子没有直接回答我,但表情看起来是在思考的样子)
“看起来你在思考,妈妈有个观察,你想听听吗?”(还是忍不住啊......)
“好。”
“妈妈有看到你几乎每天都在练习画画,每周去老师那里学习怎么把画画的更好,妈妈觉得这些都是帮助你画的越来越好的原因,你觉得呢?”
“嗯,是的。”
“嗯,那在画画这件事情上,你变的越来越厉害的原因,是因为你用了偷懒的方法,还是因为你每天都在练习呢?”
“每天练习。”
“是的,中国有句古话,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当我们想要变的很厉害,或者想要学会某种特别厉害的本领的时候,我们是没办法通过偷懒的方法学会的,我们需要很认真,很努力的学习,不断的练习,然后当我们拥有这些很厉害的本领后,我们可以去发明创造一些帮助大家偷懒的新东西,比如汽车,比如火车,这些发明汽车火车的人,都是先认真努力的学习,才有机会发明汽车火车的,而不是一开始就用偷懒的方法哦。”
🌞(感觉自己还是忍不住说的太多了,不过看起来小朋友听的还挺认真,相比较大人而言,孩子们真的很好哄啊......)
“妈妈,我知道了,我要把唐诗三百首全部背一遍!”(啊?怎么就一下子转到这儿来了,我有点懵,我准备打持久战的呢......)
“......”(可以想象我一脸懵逼的表情吗?)
“我现在就给你背十首!”巴拉巴拉,他真的一口气背了6首,然后他一下子想不起来更多的了,和我说,“妈妈,我先去做作业,晚上睡觉前我再背四首。”
“好的,需要我陪你出去吗?”(老公还在客厅运气呢)
“要的。”(他还是有点担心爸爸)
“好,我陪你出去。”
......
❤️孩子马虎的现象,之前也反复出现过,而我自己也是一个不那么细致的人,所以并不是很在意,今天和他聊过之后,才意识到,原来他对于“马虎”“偷懒”是这样的定义,还好及时做了沟通,否则当马虎变成习惯,再想调整难度就大了。
❤️同时,因为有了足够的好奇,做了很好的倾听,才能真的了解到他对“马虎”“偷懒”的定义,沿着他的逻辑,才可能真的帮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否则,如果按照惯常的思路,上来就告诉他你要认真啊,你要努力啊,可能真的就只能是妈妈一个人的自嗨了。
🌞不过我也知道,孩子的“马虎”并不会因为这一次的沟通而瞬间消失,即使有改善,以后也一定会有反复,没关系,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我们并不需要一个完美的孩子,孩子也不需要完美的父母,我们都是在错误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成长的啊。
🌹感谢自己的好奇,感谢孩子对父母无条件的接纳。
🌹感谢遇见正面管教,鼓励咨询,没有她们的帮助,我无法做到当下的心平静气,更不会知道可以如何更好的倾听孩子。
🌹向阿德勒,德雷克斯,简尼尔森,琳洛特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