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消息,华为大量裁掉34岁以上员工。虽然华为否认了这个事,但也有相关人士跳出来,证实这个事情是存在的,裁撤的主要是一些职能性、边缘岗位的员工。
这个事还挺值得深思的。不过今天不打算说华为,说说别的。
周末重新翻出一本书:银元时代生活史
描写旧时上海生活,写的是作者亲身经历。作者是一位民国名医,又很懂理财,书里既谈到了一些显赫人物事件,也记录了普通人柴米油盐的日常。还写到了不少他自己的理财感悟和经历。
周末重读,又有新得:
极端情况下,什么才是我们保命安身的根本?
好吧,我今天来说个书吧。。。
陈存仁是一个很精明的上海先生,很早就懂得「不善理财一世苦」、以及「钱生钱最容易」,有了积蓄就拿去炒地皮、炒古钱币、办杂志、积累了很多的财富,还在上海很繁华的威海路上买了一块地。
他几乎都在对的时候,做了正确的选择,可以说是人生得意了。
但这位理财达人刚用积蓄建好一座大豪宅,就遭遇了人生的最大灾厄。
1938年,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开始贬值,物价飞涨,短短两年,法币兑美元的价格不到原来的四分之一;到了1948年8月,已经崩溃到不能再崩溃了,1100多万法币,才能换1美元。
这中间,经历了好几次币制改革,到底贬值多少倍谁也说不清了。
只能说钱已经成了一张废纸,质量又差,糊墙还行。
普通人的财富被洗劫了一遍又一遍。
“当时买油条一根就要2000元,后来涨到了5000元。一盒火柴一万元,吃一碗面就要十几万。粮食、棉布、燃料价格更是飞涨,有时候用三大麻袋的钞票,才能换到一袋米。”陈存仁这么记录。
战争开始不久,陈存仁凑巧囤积了20桶汽油,之后涨了千倍万倍,一滴汽油一滴血,几桶汽油就可以买战前的一块地皮了。
腐败也跟着全来了,公共机构名存实亡。救火车竟然在火灾现场跟屋主讨价还价,谈妥了才能开始救,不然就任火烧了一条街。
短短几年时间,繁华上海就成了乱世。
在这期间,普通人都意识到了美元、外汇的重要性,不少人的家里都藏了一些金银和外汇。
不过,国民政府又开始发行金圆券,要求所有人把手上的金、银、外币上交国家,统一换成金圆券,当时蒋经国亲自上海督导,发起了「打虎运动」,对不听话的富户官员杀的杀、抓的抓,物价还真的稳定了几十天。
结果大家是知道的。
真正的大老虎打不下来,民众信心崩溃,金圆券也成了废纸,把金银上交给政府的人,又实实在在的被血洗了一番。
这段历史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电视剧《北平无战事》,有非常生动的描述。
…
前面铺垫了这么久,只想说那个世道真的很乱,重点说说陈存仁的经历。
我们更关心个体在乱世中的命运,因为人生是可以比电影更精彩的。
陈存仁作为一个收入颇丰的名医,在上海本来有钱有名,又擅长理财,生活得非常舒适,但乱世之中所得尽废,最后只能逃到香港去谋生。
到了香港那边他身上只剩下9000港币,一生积蓄竟是什么都没有了。
怎么活下来的?
最终还是得靠着自己一技之长——行医,兼着在报纸连载养生文章,渐渐的有了名气,才在香港站稳脚跟,又重新开始了。
.......
你发现,那些所谓的房呀、纸币呀,都失效了。穿梭在乱世之中,一门手艺才是硬通货。
老一辈说最好要学医,还是有道理的。
之前天涯论坛,有一个特别火的贴子:如果穿越到古代,以你现在的专业或技能能做什么?
其实不用假设得那么遥远,也不用假设自己和陈存仁一样不幸,只要想想现在,如果遇到了金融危机、或者裁员倒闭,你有没有庇护自己和家人的能力呢?
有哪些事物和技能,可以称得上硬通货,是必须握在手里的呢?
陈存仁东山再起靠的是精湛的医术,但在我们这个日新月异的年代,即使职业门槛高如医生,也不能保证自己端的是铁饭碗了。
我去年偶尔和北京某三甲医院的知名儿科专家聊天,她已经四五十岁的阿姨了,但仍然定期要去参加一些学术会议,因为现在技术进步太快。
「一周不学习就不懂新东西」,她说。
我朋友的母亲前段时间在北京做了手术,缝合时用了一种新手法,医生说在北京随便找个小诊所,就可以拆线了。
但阿姨回到老家之后,找了好几家大医院,经验丰富的老医生们都不敢拆,说:
「从来没见过这种缝合手法」。
最后找到一个年轻的、刚毕业不久的小医生,才成功拆好。
这是一个变化太快的年代了,稍微松懈一点都有可能被甩在后面,尤其是一些从事简单智力工种的城市白领、中小产,尤其危险。
青壮年人口减少,体力劳动者这些年的收入是在不断上升的;从事高门槛技术工作的金领们,也不必太过担心,自己的职业可替代性太低,而且因为眼界宽广,本身的危机感与学习欲望也很强烈,保持竞争力还是比较容易的。
从事简单智力劳动的白领们,很容易被眼前的收入和地位所迷惑,认为自己比体力劳动者高级,耕耘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能富贵终身了。
但是可能一次简单的技术升级,就能把你淘汰掉,打入平民阶层。
而你被淘汰了,才发现已经被改造成高度特殊化的螺丝钉,很难再适合外面的竞争了,既拉不下脸来去做体力劳动,又失去了挑战高门槛工作的学习能力。
说起来,好像也是挺彷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