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17-05-07 赵老师 米叔的米故事
文:赵老师 | 图:Internet | 编辑:W2D
An Cient Pom - Bandari
来自米叔的米故事
00:0004:58
20世纪80年代,一名为《阿信的故事》的日本电视连续剧,热播中国的大江南北。剧中女主人公的原型便是八佰伴百货集团总裁和田一夫的母亲。
1962年,“阿信”退出了历史舞台,把公司交给了她的儿子们。在母亲开创的事业舞台上,“阿信”的后代又进行了长达35年之久的表演。直到1997年9月18日,因盲目扩张而陷入高额负债的八佰伴日本公司向公司所在地的日本静冈县地方法院提出破产申请,才结束了“八佰伴神话”。
“八佰伴”的名称是由“八百屋”转化而来的。在日语中,“八百屋”即青菜店。
1928年,“八百屋”的创业者和田良平和妻子和田加津,在离东京以西约100公里的温泉胜地热海,租用了一间小型菜蔬果店。靠着勤奋的经营,八百屋声名渐扬,有了一批固定的客户。3年后,夫妻俩创办了第一家八百屋。为了名称更悦耳一些,夫妻俩把“屋”字换为和田良平外祖父田岛半次郎中的半字,就成了“八百半”。1984年,公司在香港建立第一个百货分店时,为取“伙伴多多”之意,改成了“八佰伴”。八佰伴在初期阶段,一直没有走出狭小的静冈县的地域,虽在当地名气不小,在国内却没有多少人知道。1950年4月,一场大火把和田良平和妻子和田加津辛苦置办的家业,烧得净光。站在冒着青烟的废墟前,和田良平失声痛哭,但妻子和田加津却忍住了眼泪。她决心东山再起,火灾的第二天,“阿信”就在附近的旧货仓租了个地方,挂起招牌做生意。
1951年,阿信的长子和田一夫从日本大学经济系毕业,进入八佰伴商店任职。他一改当时流行的赊账销售模式,变为现金交易,又把经营范围扩大至百货业。自此,八佰伴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1962年,和田一夫从父亲手里接过总经理的权杖,开始带领八佰伴全力冲刺。此后的10年中,和田一夫把父母经营的地方小贩式的八佰伴,变成了日本著名的百货公司。
1971年,和田一夫在遥远的巴西开了第一家分店,开始了把八佰伴办成一个国际性百货连锁公司的历程。针对公司员工那种固守日本是中心的僵化心态,和田决定把公司总部迁至海外。经过一番考察,1984年12月,八佰伴总部迁至香港。
经过多年的征战,到倒闭前的1997年,八佰伴集团在海外16个国家已拥有了389家分店,员工2万余人,成为日本百货业的龙头老大。
和田一夫说过:“从零起步,做到亿万富翁,是有可能的,但是,你得牢记一个原则,就是不能中途放弃原有的努力,即使到了山穷水尽的绝望境地,你也得坚定信心,要继续奋斗下去。”
这段闪烁着和田家族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的肺腑之言,不幸落得个悲惨的注解。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后,阿信的故事又回到了开头。
导致八佰伴陷入灭顶之灾的原因是盲目扩张。对此,次子和田光正说:“当时我认为投资计划是绝对没有错误的。从结果上看,我想是因为公司对日本和海外的经济形势及对自己企业的能力过于乐观了。
事实是如此吗?并不尽然。
八佰伴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投资频频,其中许多项目是无经验的投资,而且缺少科学的可行性论证。为了与其他公司争夺市场,日本八佰伴公司在国内的投资简直像是一种赌注。比如,它曾在日本爱知县花200亿日元开设一家分店,而整个日本八佰伴一个月正常收益才11亿日元。
此举曾在同业中被传为笑柄。
支撑八佰伴疯狂扩张的财务基础,是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债券的公众除了寄希望获得利息外,最关注的是本金的安全。
然而,无计划的扩张所带来的高额负债,吞蚀了公司的盈利。随着债务偿还期的日益迫近,八佰伴窘迫的财务状况渐渐浮出水面。1995年,各项投资居高不下的成本终于使年度的财务状况亮起了红灯:亏损51.1亿日元。而且负债表显示欠银行437亿日元,为其他公司所做的债务保证490亿日元,可兑换债券374亿日元。
然而,这个红灯并没有令八佰伴全速扩张的战车刹住,而嗅觉灵敏的供货商却捂紧了钱袋。由于供应商拒绝供货,引发了八佰伴崩溃的多米诺骨牌。
苦苦挣扎了一年多,八佰伴国际集团终于在债权人的步步紧逼下,举起了白旗。
The end
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