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完了《一个人的朝圣》。看完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很容易被一本书,被一个故事带入到了另一个完全不属于自己的世界,慢慢沉浸,无法自拔。
合上书的那一刹那,我想要从那个世界里完全抽离,却发现,有些东西,早已经渗入到了骨髓,根本无法抽离。
当我随着哈罗德从英国最西南走到最西北,当我看着他一点点地穿越时空,重拾那些他最珍贵的东西,我就好像也重新走过了一遍我以前的人生。
从前,我一直想怎样才能找到那个遗失的自己,找到当初那个最美好、最纯净、最喜欢的自己。如今,才发现,我们的人生从不必重来,因为只要继续走下去,我们终会找到那个曾经遗失的自己。
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出身,无论贫穷、卑贱、抑或是富有、高贵。我们能做的就是,拿起自己的包,走出去,找到自己可以做主的那片天空。
哈罗德出生在一个完全冷漠的家庭。没有人在乎他的存在,也没有人去爱他。
他的母亲为了一场旅行,抛弃了他。他的父亲,从来都不在乎他的存在,在他母亲离去后,与很多女人厮混。
可是,他爱他们。为了让母亲注意到自己,他扮成小丑,看到母亲发笑,他开心极了。因为,那是那个冷漠的家庭,他唯一能捕捉到的光亮。他紧紧抓住,想尽办法逗自己的母亲发笑。哪怕,那笑声不是出于爱,而是出于连他都不知道的原因。
他想尽办法从那个所谓的家里,汲取一点点爱。哪怕是表面的爱。但是,他的母亲拿起行李离开了,他抓住母亲的围巾流苏,但是母亲掰开了他的手。
她怕哈罗德弄坏了她的装扮,却从不曾顾及一个极度渴望爱的孩子,有多么恐惧母亲的消失。她只以一句“我不是做母亲的料”解释了她的离去。
他的父亲,不喜欢他的儿子看向他。在哈罗德十六岁生日那天,他的父亲扔给他一件旧大衣,指向大门,让他离开了。
即使多年后,他的父亲病入膏肓,依旧不愿意承认他有哈德罗这样一个儿子。
哈罗德走出去后的很多经历书中并没有提及。作者只是以一种极其轻微的笔调这样写道:童年时代的结束,让他如释重负。
如释重负。一个即将失去家庭庇护的孩子,居然觉得离开家庭,如释重负。或许,对于哈罗德来说,那个家早已经不再是什么避难所,而成为了人生的枷锁。
其实,没有人能决定自己的出身。我们亦不能改变我们的父母。童年的时光,谁不希望精彩美好。但是,这世界总是会有些不美好。而那些不美好,恰恰降临到了我们的头上。
幸或不幸,有时候,就在我们的一念之间。哈罗德对自己的出身选择了接受。他不怨恨自己的父母,尽管他无数次因为“自己是个不被父母喜欢的孩子”而备受折磨。
我们也应该接受自己的出身,但不仅仅是接受。我们还需要有勇气像他一样走出去,去做所有我们的父母没有做到的事。
如果他们贫穷,我们就努力富有。如果,他们卑微,我们就努力变得高贵。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摆脱自己所认为的那些遗憾。
我们不能改变出身,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们可以以一种最正确的姿势向上生长,直至变成了我们期望变成的样子。而这一切,只要你去做,就永远都有机会。只要你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