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湘鄂边界土家族民歌的地域属性分析

前  言

      在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都有着各自悠久而又独特的文化底蕴,也就形成了当今世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民族音乐。民族音乐不仅仅包含着民族特色流派,还有着不同的民族音乐风格和创造艺术,民间音乐也是民族音乐的一部。民族音乐的根本在于时代的鲜明特征、深层的民族文化和浓厚的本土特色。因此我们要顺应时代,保持民族传统,需要我们开阔视野,多多交流沟通,共同研究并采取措施,将我国的民族音乐继承并发扬,从而深化民族文化,让民族音乐和民族精神一起走向世界。

1 湘鄂边界地区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发展背景

1.1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历史渊源

      要想更好、更充分的了解土家族的音乐文化,就必须要对土家族这个民族有所了解,清楚土家族的历史发展脉络,从土家族的发展历史进程中寻找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历史底蕴。根据民族学家和考古学家的调查研究,土家族是古代巴人[ 巴人在商周时期一直活跃于今达州重庆等地区,并与古蜀国相邻,巴人于夏朝时建巴国,国都初夷城(今湖北恩施),后迁丹山(今四川叙永)。商朝至西周时期巴国都城在巫山。春秋时期巴、楚战争频繁,巴多败,都城被迫多次向西迁移至江州(今重庆江北区)《华阳国志·巴志》:"巴子时虽都江州(重庆),或治垫江(合川),或治平都(丰都),后治阆中。其先王陵墓多在枳(涪陵)。" 公元前316年秦国司马错灭巴国,并为巴郡,巴人也从此进入了华夏文明。]的后代,《晋书·李特传》中就有这么一句话:“巴人呼赋为賨,因谓之賨民焉”,唐代杜佑的《通典》也说到“巴人呼赋为賨,谓之賨民焉,代号为板楯蛮夷”,所以这就说明,巴人作为土家族的先民,被称作賨人、板楯蛮夷,后来历史进展到明清时期,土家先民又被称作“土蛮”“土夷”“土人”“土家”等多种含“土”的称谓,然而“土家”一说就渐渐传开。虽说有一股蔑视的味道,但也证实了土家族具有独一无二的历史底蕴,以至于在当今多元的时代,土家的文化的自成一体。而土家族这一民族的确立时间是在1957年,国家承认土家族是一个单独的特色民族,正式的以“土家族”的名称存在,总而言之,按照历史的进程发展,土家族的发展大致经过了“由八而蛮再致土”的“土”化过程。

       然而民族音乐文化主要是以人类个体或群体为中心,通过从生活环境中学习而获得的一种传统生活方式,包括一些模式性固化的和正在摸索的思想方法、感情和动作,民族音乐在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吮吸着人类在其他领域创造的文化成果,并且不断充实民族音乐的内容。土家族音乐作为世界民族音乐的一类,从产生到发展以至形成独有的民族音乐,让土家族的音乐文化渐渐地树立了一种具有独立意义地品牌形象。再者土家族文化经过历史发展形式已经多种多样,包括土家族人的语言、饮食、礼节,土家建筑、土家族的习俗、艺术等,其中土家族的音乐文化作为土家族艺术的一大类,以土家族独有的地域风格,反映出不同地土家人特有的民风民俗,又表达了不同地区土家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等。对于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历史渊源就可以追溯到奴隶社会时期,据史书记载,早在距今三千年前,土家族先民也就是当时的巴人音乐就很发达,巴人在周朝时期勇武善战,也能歌善舞,以本族群的歌舞鼓舞了无数的将士冲锋陷阵的勇气,充分显示出巴人音乐的强大感召力。到战国时期,巴人的歌声把当时的南疆大国也就是楚国所包围,十分流行,而且有证据证明巴人的音乐对曾经的楚文化有重大影响,例如《九歌》就与当时沅湘流域的某些“异族”艺术有紧密相连。到了秦汉时期,国家处于大统一时期,尤其是汉,巴人的歌舞艺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已经形成了“夷歌巴舞”的景象,在保持着原有的风格中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巴人民族音乐的发展。汉后的朝代分裂时期,随着民间音乐的发展,巴人的音乐结合其他民族的民俗风情,充实了巴人的音乐内容。到唐代,《竹枝[ 竹枝,唐教坊曲名,又名《巴渝辞》《竹枝词》《竹枝子》。此音起于巴蜀,唐人所作皆咏蜀中风景。竹枝词本是巴渝(今四川省东部重庆市一带)民歌中的一种。唱时,以笛、鼓伴奏,同时起舞,声调宛转动人。唐诗人刘禹锡据以改作新词,歌咏三峡风光和男女恋情,盛行于世。后人所作也多咏当地风土或儿女柔情。其形式为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的产生作为一种新的音乐曲调充实的巴人音乐,传唱到了今湘鄂川的各个地方,流传至今。然而到宋元时期,土家族的音乐并未产生太大的风浪,可以说隐姓埋名,但竹枝曲调仍然流行。以致到了明清时期,南方地区的发展,土家族的音乐文化渐渐的发展成为一系,其中土家族著名的摆手歌得以盛行,场面宏大、气氛热烈。到了近现代时期土家族音乐文化已经形成自己的体系,广为传唱,独具特色。

1.2湘鄂边界地区土家族民歌的题材分类

      对土家族的民歌进行分类可以根据土家民歌使用的语言进行区分,大致有汉语歌和土家语歌两类。

      用汉语进行记录和演唱的土家族民歌的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也十分丰富,也是下面论述的主要内容,其中有我们熟知的山歌、小调、号子、哭嫁歌等类别,也有不咋传唱的但极具土家风味的薅草锣鼓歌、哭跳丧鼓等类别。                                      

       土家族山歌种类丰富,可以从歌词、演唱方式和旋律节奏等方面进行划分,包括古歌、仪式歌、风俗歌、生活歌、劳动歌等等。这些种类歌从字面上也不难理解,所谓古歌就是对土家族原始神话传说和古代历史的一个流传,极具有史学意义,例如有《梯玛歌》;所谓的仪式歌就是土家人在特殊的时间举办活动时所演唱的歌曲,具有一定的仪式感;所谓的风俗歌就更贴近土家人的生活了,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每一首歌有不同的含义,例如土家的哭嫁歌曲既反应了土家人结婚时的风俗习惯,又说明了结婚的日子需要有特定的仪式;所谓的生活歌就是对土家族人日常生活的描绘,最真实、最朴实,例如《打酸枣》;而所谓的劳动歌也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歌”,只不过它限于土家人在劳动过程中演唱,十分高亢悠扬、极具劳动热情。随着历史的发展,一个地区的各个民族渐渐都处于文化交融的状态,很多土家族民歌逐渐的“异族化”,所以很多的土家山歌既能用土家语演唱也能用汉语表达,多是七言歌,例如《嘀格儿调》《小小幺姑爱煞人》等。

       土家族小调的种类也很丰富,与山歌不同的是,旋律比较婉转,且小调的下面没有更多的名词分支,若要将其划分,可以从歌曲内容上进行解读,包括歌曲题材的呈现、歌词内容的表现以及曲式结构的分析等等。从题材上看,土家族小调所涉猎的十分广泛,像对神话传说的抒写、对历史英雄故事的描绘,均是对土家祖先的敬畏;对战争的描述、对封建黑暗统治的批判,表达出被迫害的土家人民十分憧憬自由民主的生活;也有描绘大自然的,赞美纯真爱情的,也有刻画劳动生活画面的等。从歌词内容上看,十分丰富,大多贴近生活十分朴实,渲染着土家族人的生活内容,有显著的故事性,极有土家族的地域风情。从曲式结构上看,以二、四乐句乐段为主,有时也会随着演唱歌曲时情绪的需要去对原有的句式结构进行局部的改变,例如取头去尾或者多次反复、加减趁词等方式使得表演更加的充实,丰富音乐形象,提高土家族民歌的艺术性,例如《清江情歌》《黄四姐》等。

土家族民歌中的劳动号子是带有典型土家特色的歌曲类型,其中有船工号子、拖木号子、岩工号子最为典型。因为土家族人主要居住在一些比较闭塞的山区,陆地交通不便,但是河流较多,出去买卖经商以及走亲访友等就需要渡河,渐渐的就有了喊船的行为,然而渐渐的就形成了土家族人的豪迈的气魄,这样船工号子的说法也就渐渐传开,体现出土家人敢于去改造自然的实践精神。所以形成了船工号子铿锵而又高亢的语调,但在演唱时需要即兴的创作歌词,显得号子中的土家韵味和生活气息十分浓厚。而相比于船工号子,拖木号子和岩工号子的旋律欢快,节奏更加平稳而有力。

       还有一些较为特殊的用汉语记录和演唱的歌曲,既可以属于多个土家民歌的分支也可以自成一体,甚至某些歌曲已经有独特的表现方式不属于任何范畴,就只是土家族民歌的一支,例如哭嫁歌和跳桑鼓就可形成鲜明对比。前面提到的哭嫁歌是土家族的风俗歌,但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的情歌,一般是用在土家姑娘婚嫁前夕,邀约女性亲朋好友围坐一起叙述往日的欢乐与悲伤,憧憬未来的美好与忧虑时唱出的歌曲,旋律婉转而凄美,节奏舒缓而具有内在张力,十分感人。而跳丧鼓是土家族的一种极富特色的丧俗歌舞,土家人称“跳撒忧儿嗬哇”,其意不详,有可能是古老的土家语词汇遗存,这种丧俗歌调十分高亢激越,舞蹈风格剽悍、粗犷,有许多模仿老虎动作的舞蹈语汇,当是土家族白虎崇拜的远古遗韵,跳丧鼓主要兴盛在湖北的长阳、五峰、巴东等县,是清江流域土家族传统歌舞的代表种类,长阳的一首丧鼓歌《请出一对歌师来》以LaDoRe三声腔为骨干音,采用自由旋宫转调的手法,旋律从G宫经B宫、A宫转入C宫,用遍传统宫调系统的十二律,这也说明土家族传统音乐文化的高度发达。

       而用土家语演唱的土家族民歌数量现存的很少,但类别不少,主要是古代中国文字还没有完全统一时就流传的一些民族歌曲,一般流传在湘鄂西部交界地的龙山、保靖、永顺、来凤四县,包括山歌、情歌、摇儿歌、咚咚喹歌、梯玛神歌等类别。虽然土家语民歌显示出土家传统音乐的固有特征,但土家族音乐文化在与汉族音乐文化长期而密切的交流中淡化了的差异,这部分民歌显示出较高的学术价值。土家语山歌的旋律较多的使用羽调式音阶,每一句的句尾善用长音甩腔,一个乐段一般是四个乐句,曲风清纯质朴。例如,梯玛神歌流传至今表演方式仍然保持着巫师的角色用来主持着祭祀活动,边唱边跳,而且曲调曲式简单,由于历史的变迁,很多歌词不断的变化使得现在表演带有即兴性,表演边摇铜铃,边舞司刀,充满着神秘的气氛。“吹木叶歌”也是土家山歌的一种,内容以情歌为多,土家青年男女交往时,随手撷取一片树叶,便可吹出动听的旋律,放下木叶又出口成歌,这类特定的民歌即是“吹木叶歌”,主要流传在鄂西南来凤县的土家族聚居区,旋律使用LaDoRe三声腔,核心音为LaDo二音,装饰性上滑扩展至Mi,曲风十分单纯质朴,可能是一种土家族古老音乐形态的遗存。土家语的摇儿歌有着舒缓的节奏和平稳的旋律,曲风与流行彝语的民族的一些民歌比较接近。咚咚喹调原是专指土家族的一种特有竹制吹奏乐器“咚咚喹”的曲调,但经过土家人不断地创新,这些曲调既能在咚咚喹上吹出,也可直接唱出来,成为“咚咚喹歌[ 土家族民间歌曲,因系以民间乐器咚咚喹曲调填词演唱,故名咚咚喹。流行于湖南龙山等地。歌调中衬词多,有“乃哟乃咚咚喹”、“那怕克咚咚喹”、“巴列咚咚喹”、“慢巴列咚咚喹”等。实词少,格律自由,语言洗练。曲调只用do、re、mi、sol四音,平稳流畅,活泼轻松,节奏干脆,句读方整,常由一个乐句或其变化反复构成。该歌调内容多反映妇女、儿童的生活,故又称为“土家族儿歌”。]”,然而这类歌曲仅由三四个旋律音构成,并且节奏齐整,演唱起来十分轻松。

2 湘鄂边界地区土家族民歌的地域特色

2.1各地土家族民歌中的自然内涵

       根据土家族居住的独特自然地理环境,丘陵山区遍布,河流纵横交错,这就造成了土家族民歌中无论是旋律的创作还是歌词的发挥,其中都有异曲同工的自然内涵。

        在湘鄂边界地区,土家族民歌分布的区域,各种动物的出没肯定是民歌创作的素材。土家人根据各种动物身上所代表的不一样的寓意,融入自己的一些亲身经历,去表现出一种较为主观的精神或道德力量。例如流传的摆手歌中就有一句“麂子走的路”“猴子爬的岩”,我们知道麂子和猴都是机动性特别强的动物,善于奔跑,擅长攀爬,这样也就把土家人曾经的颠沛流离形象地刻画出来。再如各种鸟类在湘鄂边界地区是十分常见,然而土家人在劳动生活过程中长期与鸟类的接触,也就与鸟产生了不一样的摩擦。我们比较熟知的是苗族的民歌中常常会运用到鸟类的鸣叫并且当作旋律去演唱,对于苗族的邻族姐妹土家族来说也是一样,像《龙船调》里的“阳雀”也叫杜鹃、布谷、子归,土家人一直把它认为是一种吉祥的鸟类,加以崇敬和保护,有土家风味的《挑担茶叶上北京》中的“喜鹊”表现出来的就是喜悦的气氛,好事儿将临。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很多的动物在湘鄂边界地区的土家民歌中其意象随处可见,都传递出土家人给予不同动物不同的象征。

       当然,有动就会有静,这个“静”是相对于动物来说,表示植物。从古至今,一个朝代某个地区某个人,不可避免的都会与一株草或者一朵花或者一棵树等发生联系,渐渐地植物就与人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很多“文人”就会把植物或者植物所表示的象征意义运用到诗词和歌曲中,常见的梅兰竹菊就是典型植物代表。在湘鄂边界地区的土家人生活的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覆盖率高,土家人的生活也就少不了植物的参与,因此在创造民歌时就会借用植物表达情意。例如我们熟知土家族有哭嫁的习俗,为了表达新娘对父母的离别之苦和感恩之情,需要在出嫁前唱土家人流传的哭嫁歌,在不同种类的哭嫁歌中植物意象也各不相同,如石门地区的哭嫁歌中,橘子就是意象代表,唱道“橘子好吃要分瓣”形象的把姊妹之间的深情展现出来,因为橘子本身就是由十几瓣自然组成一圈,象征意义就很明确。再如熟知的桑植民歌中就有“马桑数儿搭灯台”的马桑树和灯台树的意象表现,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树,但两者联系紧密,灯台树一般是攀附在马桑树上,枝桠相互紧紧缠绕,所以经过历史的检验,桑植的土家人就用灯台树和马桑树引入他们的情感中,把男女之间的缠绵悱恻、生死相依以及不离不弃的爱情状态用“树”的意象展现的淋漓尽致。还有就是赛歌似乎是土家人必不可少的习俗,根据自身情绪的表现即兴而出,有时为了表现出自己的信心,就会以竹子作为意象去轻视对方,竹子“任你挑”“没见哪根是好的”等词针锋相对、剑拔弩张,从而比出高低。由此可见,各样的植物在土家人的生产生活中渐渐被赋予意象,使得人与自然地联系又近了一步。

       另外还有一种更静的意象代表,就是土家人生活中的日常生活用品,因为是土家人的衣食住行必不可少的东西,非常贴近土家人的生活,更能代表土家人的生活状态,因此就会渐渐的意象化。例如土家人在生活劳动中会经常用到筛子,它一般是把一些颗粒小的和灰尘筛掉,留下有用的劳动物品一般是粮食,这样渐渐的就把筛子的“眼”看成人的心眼,只留对自己有利的东西,像“心想留郎吃顿饭,筛子关门眼眼多”这句词女方对情郎有意,想留他在家,但是担心外面的流言蜚语伤人,就拿筛子当幌子来解释外人的言语。又如“你一年不来我一年(呀)等(呀啊),你两年不来我两年挨(哟),钥匙的不到锁(也)不开(哟)”(见谱例2-1),这是女方对情郎说的,用钥匙和锁之间的关系表示自己的决心,把情郎比作“钥匙”,把自己比作“锁”,让情郎放心的走,我的真心唯你不变。另外茶在土家族民歌中的运用也十分常见,《冷水泡茶慢慢浓》中“韭菜开花哦,细绒绒啊,有心恋郎啊,莫怕穷啊,只要二人哪情意好唻,冷水泡茶哦,慢慢浓奥”[ 潘存奎.浅析湘西土家族民歌及艺术特征[J].美与时代,2010,(6):46]用户冷水泡茶,虽然不会立竿见影,但是慢慢的是会浓的,意喻的穷只是眼前,要往长远看,会好起来的,极具土家风味的石门民歌《请喝一碗石门茶》把石门的茶作为美好生活的意象,尝尽世间千般味还得喝石门的茶。生活中用物品意象化不仅限于此,土家人把物品进行意象可谓千般味。

2.2湘鄂边界地区土家族民歌的审美观

       土家族民歌土生土长于土家人生活的区域,离不开聪慧的土家人朴实的创作,无论是歌词还是旋律都有让人品味的价值所在,而且歌词和旋律之间并没有主次之分,都可以独立出来显示各自的味道,两者之间只是有某些制约或者某种协调的关系。所以不管从何种角度来说,土家族民歌都有其审美特征。

       从歌曲的结构特点上讲,有些土家族民歌很讲究整齐对称,以七字句式为多,很有七言律诗“首颔颈尾”的感觉。如桑植很有土家风味的歌曲“板栗开花一条线,去年想你到今年,去年想你犹自可,今年想你没种田,耽搁阳春大半年”这首歌曲有明显的七字句式,歌词中展现的忙种气氛和思念情感淋漓尽致,民歌自然和谐的韵律让人舒畅之极。有些土家族民歌也有长短不一的句式结构,这种不讲究“章法”的歌曲更有“土”的感觉,如还是桑植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哟嗬),写封的书信与(也)姐带(哟),郎去当兵姐(也)在家(呀),我三年两年不得来(哟),你个儿移花别(也)处栽(哟)。”歌词虽然句式不一,但其包含的韵律使歌曲要表达的夫妻之间忠贞不渝的纯洁爱情油然而生。

       从歌曲演唱的语言上来说,大多土家族民歌演唱时所采用的语言都是土家方言和汉语掺杂在一起,而这种“鱼目混珠”的现象在当今演唱的土家族民歌中十分常见,这也促使土家族民歌中称词的广泛使用,为土家族民歌又增添美感。熟悉土家族的人都应该清楚这样一个特点,即土家族人喜欢“哭”“唱”“喊”,不管是哪一种,都需要一个情感宣泄的临界值,于是就会很多衬词的出现,如“金那银儿锁,银哪银儿锁”“哟嗨”“哟嗬”“舍日巴”等等,像这些称词的使用,并没有实际含义,我们可以理解为疑问句中表疑问的疑问词或者感叹句中表感叹的感叹词等,称词就可以理解为表达土家民族风味的民族风格,湘鄂地区土家族民歌中称词的使用就极具特色。

      从歌曲的韵律上讲,无论何地的土家族民歌,韵律特点都是有一些相似,几乎都是把韵放在每一句的结束,作韵脚处理。不同的歌有不同的韵,同一首歌中也可以使用多个韵,我们一般把这种形式称作为流水韵,也可称为梅花韵,其押韵特点是首句押韵、隔句用韵、选偶句押韵。这一种押韵特点不仅在土家族民歌中广泛使用,而且其他民族音乐艺术形式也会灵活的吸收借鉴,运用之广,作用之大,美感十足。从曲调旋律上看,土家族民歌灵活的运用五声调式体系,并在这之上进行巧妙的安排,加入当地土家族特有的旋律风格,听起来十分具有韵味,吸引听者。所以把土家族民歌的歌词和乐曲的分开研究,就是对文学、文化和音乐进行剖析,也证明了土家族民歌就是优秀人文学科。

       从整个土家族民歌所展现的文化内涵上讲,可以把土家族民歌看成一首首诗,古诗、古词和现代诗歌样样俱全,唱起来优美动听,旋律感十足,念起来朗朗上口,文化感饱满。虽然土家族人深居内陆,受到山水阻隔,交通十分不便,但土家人敢于突破现状,思想上进,审美自由,艺术中所表达的文化思想都有一定的张力。例如在土家族民歌中的情歌,男女双方在表达爱意时十分真挚直接,丝毫没有遮掩和藏匿爱意之意,歌曲中的情意不拘泥于外界的阻碍,真诚质朴,正是因为这些民族歌曲的自然情感的表达孕育了真善美的土家族人。所以说土家族民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可以展现土家人最纯真、最质朴感情的生命之诗。

3 湘鄂边界各地土家族民歌的音乐联系

3.1湘鄂边界地区土家族民歌的音乐要素分析

       土家族民歌是土家族音乐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分支,其中包含的音乐元素是具有十分特殊的表达含义。对于湘鄂边界地区的土家族民歌,由于地域的分布,一般都是来自山野劳动生活中,在传承中不断推陈出新,在歌唱表演时进行再度创作,地域性特征明显,民族风味十足。关于湘鄂边界地区土家族民歌的音乐要素研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从唱腔与呼应关系上看,湘鄂边界地区的土家族民歌具有十分优美的唱腔,歌词的头韵很常见。处于湘西北地区的土家族民歌中音调比较高亢、音的时值较长,并且结合当地居民方言音调的影响,接地气,韵味十足,唱起了十分过瘾。而处于鄂西南地区的土家族民歌不一样的是,从歌词中字、词的运用或旋律的音乐表现上都有一种生动的色彩,朗朗上口。总的来说处于湘鄂边界地区的土家族民歌句式结构相对规整,基本上都是为上、下两句,呈现一种上下呼应的关系,和大部分民族歌曲一样,大多数土家族的民歌也可以分为起部、承部、转部、合部,构成土家族民歌这些呼应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

      从旋法上看,虽然是相邻地区,但两地土家族民歌的旋律发展走向亦有不同。湘西北地区的土家族民歌在句尾会加入尾腔(见谱例3-1),这种用法在桑植和石门的土家山歌中的使用最为频繁,把尾腔加在最后结束音的前后,把直抒胸臆的感觉变得委婉动听,这一尾腔的用法有一种悠扬、绵长、意犹未尽的感觉。而鄂西南地区土家族民歌的旋律线就会显得十分平稳,没有很明显的跳进,两句之间一般都是三、四度关系(见谱例3-2),若上句为徵音结束,下句基本都会落在宫音上,基本都是属主进行的结束关系。不同的是鄂西南地区分布着很多其他的艺术文化,尤其是当地傩戏的影响很大,土家族的民歌从旋律创作手法上就吸收了傩戏唱腔中的一些因素,其中对比、分合的手法就运用的十分多,一般在旋律线和句尾落音上使用,这样的吸收充实了土家族民歌的内容。又从歌曲整体的句式结构上看,湘鄂边界地区的土家族民歌基本都呈现出偶句式模式,以二四居多,湘西北地区的土家族民歌因为讲究一种对称美,一般都是典型的四句式乐段作为基本句式,歌词两句而音调四句,遵循比较严格的对称结构,而鄂西南土家族的部分民歌与湘西北地区土家族的部分民歌在句式上就有所差异,上下两句不等长的结构很常见,这样就显得歌曲多了一些自由性。

       从调式调性上看,土家族民歌常用的民族调式音有宫商徵羽四个调,其中徵宫羽三个调使用较多,商调使用较少。在湘鄂边界地区的土家族民歌中,对宫调式的使用是最多的,不同的是湘西北地区的土家族民歌还较多的采用羽调式,鄂西南地区的土家族民歌较多的采用徵调式,不管是哪种调的使用都十分简单,主要是单一调式的使用和平行调式的交替,基本上不会出现转调的情况,这也使得土家族民歌创作容易演唱简单。另外,湘鄂边界地区的土家族十分有民族特色的“三音列”片歌,在很多学者的论述中被认为是当地土家族民歌的母体,经过当地土家人改造发展后的“三音列”,运用到民歌的创作中,就可以用来确定每首民歌的个性。当然在这些创作手法中,并没太多的变化,一般是“级进”式的“同音交替重复”变化,旋律也是在“同音重复”中进行引申发展,这样歌曲特征也会重复体现。

3.2 同宗土家族民歌歌词风格的内在统一

       土家族民歌不仅在音乐旋律上有独特的特色,而且所流传的歌词也独具魅力。对于土家族民歌而言,歌词可以说是民歌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对于多数土生土长的土家族民歌而言,都是土家人在田间劳作时即兴创作,旋律一般带有一些随意性,而歌词所展现的主观性则十分强烈,承载着当地土家人的思想情感,意义十足。湘鄂边界地区的土家族人的生存环境十分美好,依着山傍着水,天然有机,使得民歌发展的风水特别好,因此受到土家的区域文化、人文风俗等众多方面的影响,必然就会产生具有独特韵味的湘鄂边界地区的土家族民歌题材。

        湘鄂边界地区的土家族民歌常采用比拟、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地再现了土家族的民风民俗以及土家人民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巧妙地运用比拟的手法是让语言生动、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将难言之情、难状之貌、言外之意含蓄地表达出来,也给人丰富的想象土家人的生活状态的空间。如湘西北地区的桑植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至今还在土家人民口中广为传唱,所用的修辞特别生动,比喻与拟人结合,歌中“你个儿移花别(也)处栽(哟)”的“花”比作“姐”,意思是要“姐”在“郎”去当兵时的两年内不要去“别”的地方“栽”,“钥匙的不到锁(喂)不开(哟)”的“钥匙”比作“郎”、“锁”比作“姐”,意思是一把锁只能有一把钥匙才能开,仅仅两句话就深刻的表达出丈夫对俩人情感的担心和对妻子的劝慰以及妻子心中坚贞等待的确切,反映了夫妻二人之间至亲至爱的不渝感情,值得赞美的爱情故事。再如《酉水船工号子·拖木号子》中唱道“末船哥哥你莫捱,头船拢了送亲岩;送亲岩,黄牛滩,虎王正坐猫儿山。末船哥哥你莫捱,黄狗恋窝吼一吼;船儿拢了鸬鹚岩,八部大王在江口。”其中“捱”是湘西北地区的方言,有“ai”的发音,表示“磨蹭、拖拉”的意思,这么一个字就可以看到土家人生活的画面。歌词表面上给出船的行程作为幌子,实际上抒发了船工们的思想感情。歌曲中的“牛”“狗”是船工的自喻,渗透着土家船工生活的艰辛,“虎王”“大王”则是船工对媳妇儿们的比喻,形象的说明土家媳妇在家中的地位之高性格之泼辣,其中“恋”“拢”等字也把夫妻之间质朴的感情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十分耐人寻味。这支号子淋漓尽致地凸显了湘鄂边界地区的土家劳动人民风趣和不屈的性格,以及他们乐观生活的态度,洋溢着湘鄂边界地区土家族劳动人民质朴的人物形象和纯洁的内心世界,体现出土家人能够深刻感悟生活的智慧。

        前面也讲过关于土家族民歌中关于称词使用的一些要点,在湘鄂边界的土家族民歌中,对趁此和称句的运用是相当的普遍,不仅体现了湘鄂地区特有的民族风格,又把当地的地域特色展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能起到抒情的作用。在湘鄂边界地区很多地方,如桑植、石门和恩施等地的民间歌曲,尽管有些不是纯正的土家族的民歌,但同样都会使用“哎”“啰”“哟”“哟嗬”“嗬喂”等语气衬词,这些字词的使用或多或少的都有土家族的音乐元素,为歌曲增添了不少的色彩,演唱起来更具土家风味。如果说这些歌曲失去了这些称词,那无论从演唱还是朗诵的角度都是不完整的,就如“马桑树儿搭灯台(哟喂)”这一句话在演唱时结尾少了“哟喂”这几个字,演唱者和听者都会有一种怪怪的感觉。只是对于土家族而言,只能言传而不会记录,所以自古以来土家人都使用汉文来表述。在土家族民歌中就会出现一些看不懂的“汉字”,这些就可以看成土语汉字,而这就成了称词的集中地,也就渐渐成了湘鄂边界土家族民歌的韵味所在。

       再者歌词中所要表达的主题内容相当丰富,基本上都是对土家人生活劳动的总描绘。《马桑树儿搭灯台》等歌曲反映的是革命老区的爱情故事;《长工十二月》等歌曲反映的是土家人对封建社会的反抗;《苦情歌》、《苦媳妇歌》等是对土家妇女的描写,反映的是封建社会时期土家妇女的苦难生活;《摇橹号子》、《挑工号子》、《扛起锄头上蕨山》等山歌反映的是土家劳动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乐观的生活态度;《山歌阵阵送别情》、《棒棒棰在岩头上》等表现的是土家族青年男女之间纯真的爱情生活,而且这一类的歌是土家族民歌中的重要成分,因为青年人是歌曲创作最有活力的代表,爱情故事又在青年人中最容易表现,且自古以来美好的爱情一直是人们向往的,像《棒棒棰在岩头上》这首歌讲的是高山上的“郎”与河边上的“姐”对歌,所展现的就是青年男女之间纯朴的爱情。当然这仅仅实际土家族民歌的凤毛麟角,还有很多类型的土家族民歌值得我们去研究,但是从这些内容也能清楚的看出土家族民歌的内容广泛并且很深刻,是世代土家人民凭借自己的智力体力相结合去创造的结晶,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层次地反映出土家人民积极的精神面貌和宽广的生活画面,积累着太多的土家族有历史有深度的优良文化。

3.3 各地土家族民歌演唱风格的地域差异

       进行民族歌曲的演唱,我们所熟知的就是学院派的民族唱法和天然的原生态唱法,就当今学习民族音乐演唱的人来说,一般都会系统的学习所谓有方法的民族唱法,对原生态唱法不怎么学习。需要提出的是,学习民族音乐的演唱,方法固然重要,但学习、传承、保护原生态的文化是必需的。对于湘鄂边界地区土家族民歌的演唱风格,由于地域原因构成的土家族民歌题材多样,进行演唱时,在各样的场合、环境中,其演唱方法是有所不同的。进行土家族民歌特别是湘鄂地区的土家族民歌演唱,使用真声进行演唱几乎是占大多数的。例如桑植的土家族民歌《棒棒儿棰在岩头上》(见谱例3-3)是一首阶段性演唱的情歌,前面的引子舒缓,像是呼喊着对面的情哥哥,旋律渐渐的紧张起来,情哥哥把山歌唱给姐儿听,表达情意,结束慢慢舒缓起来,俩人的感情已经落定,十分开心。就旋律的进行,这首歌带有较强的抒情之意,且整首歌的音高处于较高的位置,旋律的进行也比较平稳,歌曲结尾的部分有全曲的最高音和最长音,既表达了收获爱情的激动也展现了土家人这种“原生态”爱情的美好。在演唱时,就需要有比较系统的民族声乐演唱的方法,否则声音太白没有质感,需要加强气息的稳定,胸腹式联合呼吸,把握演唱中有较高的声音位置,突出音色,使得声音高亢悠远,传的更远,更加直击人心。而恩施的土家族民歌《直尕思得》与桑植的《棒棒棰在岩头上》虽然都是属于土家情歌的范畴,但在演唱方法有一定的区别,《直尕思得》是一首重唱作品由女生组合演唱,其歌词内容不仅仅是纯粹表现两个恋人的爱情,而是把土家人的一些生活状态、民俗风情都表现出来,歌曲里面结合大量的念白,把声音与对话有机结合,更显土家人的生活气息。“直尕思得”一词是土家语(见谱例3-4),翻译成就是“要得”的含义,在歌词中土家语与汉语意思共同出现,贯穿全曲,但着重的强调直尕思得。这首歌的歌词中采用了巴山、清江等地域名称以及哭嫁、摆手舞等风俗名称和吊脚楼、黄四姐、龙船调等具体的土家“名牌”,可谓借景借物借名抒发土家人生来爱唱歌的这种愉悦之情。“唱一声那个龙船调,妹娃就过了河”直接采用湖北地区的土家族民歌《龙船调》的歌词旋律,同时又加入了“黄四姐”“为啥子”“一下子”以及“要得”的回答,处理的逻辑十分清晰。当然演唱过程中除了这些歌词和情感的处理外,咬字方面也是十分关键,譬如“哥”应该唱成“guo”,“ 脚” 唱成“juo”,“ 乐” 唱成“luo”,以三声音调演唱,需要十分注意,出现了字面拼音的唱法的话,可能就会烙下笑柄,注意咬字的松、脆、甜、圆;发声上也不是一味讲究“方法”,需要用悠长的气息,把握旋律的宽广音域和大跳度,采用较为原生态的歌唱模式揉以混声唱法,更能体现出土家风味,还要注重歌曲的情趣、结构和节奏,把握歌曲的质朴感、生动性、含蓄美,彰显湘鄂边界地区土家族民歌的特有风格。

4 湘鄂边界地区土家族民歌文化的价值

4.1土家族民歌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古代的社会生活中,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巨匠,对美学的研究是十分罕有,人们虽然不时的聊天说道何者美还是丑,但仅限于表面之意。对于土家族民歌来说,虽然是口头的传承歌曲旋律,但就其民歌中蕴含的土家族文化内涵是需要用心去领会。土家族的民歌反映当地土家人的劳动生活,也代表了土家族不同的文化文化内涵,有涉及民族学、地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各个学科的内容,极具文学价值。土家族民歌在发展过程中所展现的不在艺术领域的文化内容,体现出了人类思想的进步、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显示出了社会生活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也为当今混合学科的研究提供素材。另外土家族民歌的功能和教育意义也十分丰富,像《梯马神歌》《社巴日辞》《毛谷斯》等古歌的非审美功能展现出的史诗级的文化教育意义,像《棒棒棰在岩头上》《恩施土著》等山歌的审美功能展现出的现象级的文化传承意义,以及《六口茶》《龙船调》等情歌的维美功能展现出的理想型的文化模范意义,等等,这些土家族艺术作品在人们学习和传唱过程中,升华人的内心情感,传承土家族优秀的民歌文化,扩展土家族民歌文化的感染力。

4.2 湘鄂边界土家民歌的社会价值表现

       首先,一种文化的传承发展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定的教育意义。就湘鄂边界地区的土家族民歌来说,由于土家族是没有专门的民族文字,传承几乎是口耳相传,由于人对旋律的记忆更加牢固,民歌自然而然就逐渐成为传承土家文化的一个重要形式,土家人也就把民歌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去发扬,以至于把民歌的传唱作为传承土家文化的重要载体。例如史诗级别的土家古歌舞《梯玛神歌》,以口头相传流传至今,其中包含了广泛的古代土家族的历史知识和生活情况,采用浪漫和现实两种表现手法,使得民歌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充分展现了土家人的民族智慧。再如古代的土家人还通过民歌来获取知识,进行教育,摆脱这种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经济难以发展、教育落后的局面,用民歌文化发展口头教育文化。

        其次,自古以来民间歌舞艺术的流行就有一个固定的作用就是人们用来娱乐消遣的,土家人还是在巴人时期,在精神生活上就有较高的追求,结合生活实际需求进行一系列的群体性娱乐活动,其中就有民歌穿插其间,载歌载舞,其乐无穷。像一直被视为是土家族经典歌舞的《摆手舞》《灯歌》等,不论人们是参与表演还是欣赏节目,都有很强的娱乐性。还有在劳动时也有可以用来娱乐的歌曲,如《薅草锣鼓》就是典型的土家人在田间进行耕地劳作时进行娱乐放松的歌曲,在田地里薅草、翻土、施肥时可以一个人自娱自乐,也可以集体演唱对歌,广泛被土家人接受。

        再者,土家族民歌从劳动中来,作用于生活劳动中时除了娱乐功能更多的是实用功能。有与当地土家人的风俗和信仰紧密联系的歌曲,在特定的节日进行民俗活动表演民歌,这些歌曲起到指导和规范土家人生产生活的作用,例如哭嫁歌、丧歌等都是土家族有名的习俗歌。另外在土家人的实际生活劳作中,号子尤其是劳动号子是更具有实用性的,因为实际的劳动过程中体力的消耗是很大的,而劳动号子的旋律短小容易记,歌词有多段且称词频繁,可以根据劳动的体力消耗值选择性“喊”,起到提神去乏的作用,人多的时候也可以起到统一劳动节奏的效果。

        最后阐述一些土家族民歌所具有的社会生态价值。土家族起源于有山有水的地域,这样的自然环境养育了土家人,在土家人的思想意识深处,对世间万物有着敬畏之心,热爱大自然,应该保护大自然。很多土家族民歌运用动物、植物等作为意象,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崇敬、对神灵的膜拜以及对生态保护的积极态度。正是有了土家人的这种对待生命的价值观,才会有土家人对生态的审美观,才会有土家民歌中体现出的帮助弱者的爱心、对集体利益无私维护的公共心以及希望人生平安的真心,这不仅体现土家族民歌是土家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也很好的诠释了土家人质朴的性格、美好的思想性和理想的审美观。土家族民歌是土家人和大自然相互生存的过程中创作的纯粹而又美好的生命之歌,其生态价值必将永恒,无可比拟。

4.3 湘鄂边界地区土家民歌的传承和保护

       现在民族歌曲的发展已经是越来越受限制,虽然有一部分为大众所熟知,但这些基本上都是经常出现在一些文艺演出和大众媒体上的,并且是受到过各级政府和一些机构的重视,才能够得到较为局限的流传,也并非真正的为大众所接受,而更多的是没有被挖掘的民歌,这些民歌所反映的民族文化大多都真实的记录了土家族的人情风俗、劳动生活以及社会生产和习俗活动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极具人文研究价值和社会教育意义,因此真正到了雪中送炭的时候,需要我们对民歌的保护和传承引起重视,让优秀的民歌文化焕发生机。

        就从湘鄂边界地区的土家族民歌来说,其传承情况不容乐观,很多民歌的存在形态几乎处于消亡的状态,必须要有所行动进行抢救。首先在土家人的聚集区,就实施土家族民歌传承人的补救,保护土家族民歌流传的区域,尽量的减少流传土家族民歌的氛围缺失。另外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我们的一些乡镇机关和上级部门的领导人需要进行乡村文化振兴的工作,号召社会各个方面的人去参与,广泛动员吸纳文艺界专家、各学科的学者以及热爱民歌文化的人员等,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和热情,为当地的土家族民歌文化传承和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还有就是从教育也是传播土家族文化的一项重要措施,需要把传统口传心授的教育方式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并且以学校教育的方式为主去学校土家族民歌文化,毕竟时代发展很快,仅仅凭借口传心授的方式很难去适应当今的社会环境,如果根据土家族的分布区域,把土家族民歌引进学校课程,就可以从小的去培养保护和传承土家族民歌文化的思想意识,去带动更多的人从知道到了解再到关注甚至喜欢土家族民歌,这就能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土家族民歌,也能增强我们本族土家人的民族自信心和其他民族友人对土家族民族音乐的文化认同感,达到我们理想的文化效益。当然对土家族民歌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措施不仅限这么一点,但无论怎么去做,我们的目的就只有一点,就是传承和保护土家族的民歌,让土家民歌焕发生机,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结 语

土家族的传统民歌是土家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中段子的智慧结晶,是土家人情感的抒发与宣泄,是土家族人生活状态的重温再现,是我国宝贵的音乐文化财富,是土家人民历史生活的真实抒写,具有极高的文化研究价值,更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瑰宝,需要我们以及后来人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本文就针对湘鄂边界地区的土家族民歌的存在形式,以地域属性为基点,浅要的分析了湘鄂边界地区土家族民歌的历史发展背景、地域特色、音乐表现形式和地区之间的音乐联系,以及如何在继承的同时将土家音乐文化发展下去,让这颗不老文化树再发新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390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821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632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70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33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98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11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04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79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72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41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13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76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93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71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86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76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