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了今天的作业题,在看简书之前把之前思考的赶紧写下来。对之前的案例,从理性角度我是选择不去的,因为孩子本身没有求助的愿望,只能先和家长进行沟通,能够确定的是孩子目前还有求生的愿望,每天饭还是吃的,我会要求先不惯着,尝试几次不把饭放在门口,放在客厅的饭桌上,看他会不会出来吃,如果会出来,再进行进一步的沟通。作为人的感性一面,能够体会到父母那种走投无路的心情,会去一次,去孩子生活的空间感受一下,看看有没有特别的感受,尝试交流,看有没有可能与孩子结成同盟,去看父母的应对方式的问题,不强求,只能尝试,不知孩子的求助欲望有没有,防止适得其反。
现在去看老师今天的文,准备好自己被打脸。
对比不同:1.自我保护和行业规则可以通过第三方进行;2.案例处理因人而异,不可一概而论,有些需要打破规则;3.人的职业优先于职业的人,对家长的共情,去的行为本身是给予希望;4.与精神科医生的合作;5.诊断在治疗之前,诊断本身就是安心的治疗。
为什么总是突破不了视角的限制,是因为自己还在井底,井外的世界无法想象,没有概念。没想过还可以合作,没想过诊断的重要性,处于隧道视野之中。若身处隧道,看到的就只是前后非常狭窄的视野,缺少远见和洞察力。视野开阔,方能看得高远。百度百科中解释道“识时务者为俊杰。一件事情,重要的不是现在怎样,而是将来会怎样。要看到事物的将来,就必须有高远的眼光。看清了它的将来,坚定不移地去做,事业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明智的人总会在放弃微小利益的同时,获得更大的利益。”感觉也是狭隘了,眼前和远见,并非只是用利益来衡量的。包括里面引用的美国的摄制组拍摄中国柿农的例子,未取柿子而付钱,难道只是为了用所拍摄的影像去换取更多的钱么?更多的是好奇和有趣,见证了不一样的人的生活方式,又可以记录下来,作为影像的方式让更多的人群可以去看到、去分享不一样的经历,是多有趣的一件事情。至于利益的收入,那是这种好奇心和分享的奖励吧。所以百度百科只用利益来解释隧道视野效应,认为是否在隧道之中只是小利和大利的区别,却看不到隧道之外的风景,本身也是一个隧道吧。
在最初看到那个初中生案例的时候,我所想到的是不应该去,但是我想去,由于去和不去是明显的两个对立的选择,不可避免的掉入到非此即彼的陷阱,没想过可以不去,但并非是自己说出的不去,而是不符合行业要求由机构或是助手说的不去;也没想过可以去,但是可以换一种方式去,甚至带个精神科医生去,既保护了自己,又明确排除了精神病性问题,让孩子的家长安心,也给了自己直接面对孩子的突破口。想起几天给学生上课聊起的一句:“人和人之间的差距,真是太大了……”今后对作为人的咨询师,还需要更多的体会和实践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