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卷十三·一八】
闽人刘南庐,名芳,貌若枯僧,以布衣云游;所到必栖深山古刹,受群僧供养。问何不还乡,笑而不答。晚年卒于通州之狼山。群僧为葬于骆右丞墓侧,置石碣焉。丁丑九月宿随园,见赠七律,仅记中二联云:“安仁尚有栽花兴,孟博全无揽辔心。水影到窗知月上,松风搅枕信秋深。”《焦山避暑》云:“千丈洪涛一小舶,乘危逃暑到僧寮。衣沾湿翠晴犹滴,榻拂凉云午不消。压槛有天连水阁,开门无路入尘嚣。浊醪我欲酬高隐,千古幽魂未可招。”《瓦官寺》云:“瓦官瓦破佛庐荒,三绝空怀旧讲堂。曲径云深僧笠重,闲门花落客鞋香。行经河畔闻箫鼓,坐近台边想凤凰。吊古一尊沽未至,烟钟风磬立斜阳。”《军山夜坐》云:“星辰夜影窗间落,江海秋潮枕上生。”
狼山,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南郊,由狼山、马鞍山、黄泥山、剑山和军山组成,西临长江、山水相依,通称五山。狼山居其中, 海拔109米,最为峻拔挺秀,文物古迹众多,其他四山如众星拱月,狼山成为五山之首。狼山为全国佛教八小名山之首,有“江海第一山”美誉。
刘名芳,(1703年—1759年),字南庐,号七山外史、十六洞山人。福建人。乾隆三年(1738年)到南通后,在军山“水云窝”居住七载,考订史实,搜寻古迹,著成《南通州五山全志》。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卒于如皋雨香庵,享年五十六,葬于狼山。
骆宾王,(626年?—687年?),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大臣、诗人、儒客大家。出身寒微,少有才名。永徽年间,成为道王李元庆文学、武功主簿,迁长安主簿。仪凤三年(678年),担任侍御史,因事下狱,遇赦而出。调露二年(680年),出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光宅元年(684年),随英国公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撰写《讨武曌檄》。徐敬业败亡后,下落不明,或说被乱军所杀,或说遁入了空门。狼山山脚有骆宾王墓。
石碣,音shí jié。意思为圆顶的石碑。唐·刘禹锡在《宜城歌》:“花台侧生树,石碣阳镌额。”
丁丑,指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
安仁,指潘安。潘安,(247年—300年),本名潘岳,字安仁,郑州中牟(今河南郑州市中牟县)人。西晋文学家、政治家,古代四大美男之首、金谷二十四友之首。咸宁四年(278年),迁太尉(贾充)掾,河阳县令,全县遍植桃花,遂有“河阳一县花”之典故。《白氏六帖》卷二十一:“潘岳为河阳令,种桃李花,人号曰:河阳一县花。”
范滂, (137年-169年),字孟博,汝南征羌(今河南漯河市召陵区青年镇砖桥村)人。东汉时期党人名士。出身世家,举孝廉、光禄四行出任冀州请诏使,后调任光禄勋主事。后又被太尉黄琼征召任职。太守宗资聘请他到郡府中担任功曹,把政事交给他处理。延熹九年(166年),牢修诬陷指控“党人”结党,范滂获罪被关进黄门北寺狱,后来审判结束释放回乡。建宁二年(169年)汉灵帝刘宏又大批诛杀党人,范滂随即去监狱投案,英勇就义,享年三十三岁。
《后汉书·范滂传》:“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成语:登车揽辔。揽辔:掌握马缰绳。指巡行各地监察吏治。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焦山,长江中四面环水的岛屿,因东汉焦光隐居山中而得名。碧波环抱,林木蓊郁,绿草如茵,满山苍翠,宛然碧玉浮江。“万川东注,一岛中立。”身临其境,确有“砥柱中流”之感。
乘危,指登上或踏上危险之地,犹言冒险。《管子·禁藏》:“渔人之入海,海深万仞,就波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
浊醪,释义是浊酒。晋·左思《魏都赋》:“清酤如济,浊醪如河。”
高隐,隐居的高士,也指隐居。唐·皮日休《通玄子栖宾亭记》:“古者有高隐殊逸,未被爵命,敬之者以其德业,号而称之,玄德玄晏是也。”此处指东汉隐士焦光。
瓦官寺,位于南京市秦淮区集庆路南侧,又称古瓦官寺,始建于东晋兴宁二年(公元364年),至今已经一千七百年的历史,名列中国五山十刹,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寺院。瓦官寺寺址原为官府管理陶业机构所在地,故寺名“瓦官”。南朝梁代就寺兴建瓦官阁,高二百四十尺(约合60米),高耸入云,大江环前,是当时国都建康登高远眺的绝好去处。六朝时期,瓦官寺几经扩建,已成为规模宏大的江南名刹。东晋末年,瓦官寺已拥有上千僧众。瓦官寺是除建初寺以外南京最古老的寺庙。它因顾恺之画维摩诘像而成名,留下了点睛之笔的成语;因异鸟飞临此处,才有了后来的凤凰台;因其是天台宗的祖庭,智顗大师修行地,日本、韩国人漂洋过海来寻访。清前期著名文学家王士祯写有《游瓦官寺记》。大跃进时,基本被毁。目前在原址略有重建。
三绝,指东晋时期,瓦官寺曾藏有“三绝”:一是狮子国(即今斯里兰卡)所赠四尺二寸高的玉佛像。二是东晋雕塑家戴逵、戴顒父子所铸丈六铜像和用其所创的干漆夹纻塑造的佛像。三是东晋画家顾恺之所绘《维摩诘示疾图》壁画,留下了点睛之笔的成语。
军山,南通五山之一,长江北岸最东面的一座山。相传其为海中岛屿时,秦王屯兵于此而得名。因形似伏象,又名象山。明代以前,军山仍独立江中,四面是江流巨浪,汹涌澎湃。直到康熙末年,军山才与长江北岸连成一片。明代山西高僧法空驻锡军山,创建普陀禅院。鼎盛时,寺庙、宴堂多达百余处,为昔日东南佛门胜地。后毁。现部分重建。
【闲言碎语】
先纠正一个本条诗话中的错误。这个错误在各个版本中都是错的,是原书刊刻时的技术错误,不是袁枚的问题。本条诗话开头“闽人刘南庐,名芳”是错的,正确的记载应该是“闽人刘南庐,名名芳。”估计是刻板或者校对时,有关人员径直以为是袁枚笔误,自作主张删去一“名”字。为啥说这不是袁枚的错?因为袁枚在其《小仓山房诗集》有《过诗人刘南庐墓下作》一首,诗前有序:“南庐名名芳,福建布衣,诗工七律,遨游四方,所到皆群僧供养。”
诗话载:“(刘南庐)晚年卒于通州之狼山。群僧为葬于骆右丞墓侧,置石碣焉。”为啥一个布衣诗人,能够与鼎鼎大名的唐代诗人骆宾王安葬在一起呢?这里面就有一段南通历史轶闻了。
众所周知,骆宾王在史上声名大振是因为他于唐光宅元年(公元684年)跟随徐敬业在广陵(今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临朝称制,并为之撰写了最有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全文综合运用对仗、用典、夸张等表现手法来烘托文章气势,对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表现出强有力的说服力和号召力。骆宾王的这篇檄文,在当时影响力非常巨大,也是时代新风的具体表现。尤其是“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二句,颇能激发唐朝旧臣对故君的怀念。据说,武则天读到了这两句,矍然为之动容,问:“谁为之?”有大臣说是骆宾王所作,后曰:“宰相安得失此人!” 然而,骆宾王虽然才华横溢,却看不清天下大势。他以为只要徐敬业振臂疾呼,全天下的人就会跟着参与到讨伐武则天的伟大事业中。可事实上,响应徐敬业起兵的人却极为有限,三个月后,徐敬业兵败身死,骆宾王作为讨武檄文的作者,自然也难逃万劫不复的命运。有人说他跟李敬业同时被杀;有人说他投江自尽;也有人说他逃出生天,遁入空门;还有一说逃逸于邗之白水荡(今启东县吕四)。总之,骆宾王从此人间蒸发,不知所踪了。直至明代天启元年(1621年),明代朱国桢在《涌幢小品·卷六·骆宾王冢祀》爆料:“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曹某者凿靛池于海门(今南通市海门区)城东黄泥口,忽得古冢,题石曰:‘骆宾王之墓’。启棺,见一人衣冠如新,少顷即灭。曹惊讶,随封以土,取其石而归。籍籍闻诸人有欲觉之者,曹惧,乃碎其石。”明末邵潜著《州乘资》也有类似记载,只是墓石题作“唐骆宾王之墓”的区别。乾隆十三年(1748年),寓居通州的刘名芳,于黄泥口访得骆宾王墓地,当时只见“一抔残土,半浸水中,掘地得断石,只有唐骆’二字,“唐”字未损,“骆”字已侵蚀其半。” 经向当时董姓太守请示后,移葬于狼山东麓,即今址。刘名芳后来寓居如皋香雨庵近三十年,终老于此后,通州知州何廷模将他葬于骆墓之侧。刘名芳生前重新访得骆宾王墓,又安排迁葬于狼山,可谓居功至伟。其生后得葬于骆墓之侧,堪称死得其所。袁枚有《过诗人刘南庐墓下作》诗,缅怀友人。诗云:衰年旧雨意难忘,凭吊诗人到紫琅。一榻昔曾留稚子,九原今喜傍宾王。闲云踪迹人难问,断碣欹斜冢渐荒。深庭鲍家诗再唱,天风海水应宫商。
刘名芳除了编撰了《南通州五山全志》,还编著有《宝华山志》、《焦山志》,因而对镇江焦山亦十分熟悉。由此,其《焦山避暑》“压槛有天连水阁,开门无路入尘嚣”一联,把焦山寺“出水有孤高,远世无俗尘”的特点尽写其中,貌似胡言却是实景,虽是实景又寓佛意。非去过焦山胜景者不能体会其妙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