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一家超市。
21岁的儿子当着父亲的面,用父亲的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将一枚9mm的子弹射入了自己的右耳。紧急就医之后,在医院不治身亡。
而事情的经过是:
父亲回到自家超市,看到儿子在玩游戏,一气之下,拿出自己的手枪,说:有种你就去死,别TM再玩游戏了!见儿子没动静,父亲正转身离开,儿子拿起了枪,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
一场近乎荒唐的简单经过,却因儿子的一时意气,父亲的一句“无心”责骂,就这样毁掉了一个完整幸福的家庭,和一个正待盛放的生命。
这就是语言暴力,一个比“谋杀”还要可怕的致命武器。
语言暴力: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属精神伤害的范畴。有时冷暴力也算其中的一种语言暴力。
据心理学家曾经的调查显示,平均每20个人就有1个人遭受过语言暴力,每50个人中就有1个人因语言暴力导致心理疾病,轻者患有社交障碍,重者有杀人和自杀行为。
在这个言语自由的时代,不负责任的脱口而出成为人们交流的“风尚”,语言暴力也在这样的放纵中肆意生长。其中家庭语言暴力最值得人关注。
因为,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们来说,父母是他们在这个世上最信任的人,信任到你随便的一句话,都可以倾覆他们的人生。
我最信任的爸妈,毁掉了我的人生
短片《语言暴力》,是知名艺术家谢勇在沈阳青少年心理研究所的配合下拍摄完成的,影片中,他把几个与语言暴力相关最具代表性的关键词,做成了“武器”。
点击播放视频:语言暴力会成为杀人凶器
谢勇说这组作品灵感来自于几位少年犯。在给他们做心理辅导的时候,发现促成少年犯犯罪跟他们父母对他们的惯用语言存在某些关联。
从几位少年犯的采访中了解到,他们的父母曾经常骂他们“猪脑子”“废物”“丢人”“你怎么不去死”等等这些带有明显侮辱性质的暴力语言。
而这些语言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孩子们心灵的一部分,在某一刻彻底爆发,变成了伤害他人,毁灭自己的“凶器”。
“你这个猪脑子,废物,就知道吃,你怎么不去死,是人都比你强,丢人......”这些近乎恶毒的话语,你是否曾对孩子说过?当父母为了发泄内心愤怒,乘一时嘴快时,是否考虑过,这些话对他们的伤害有多大?
我曾在网上看到有人戏谑的总结了10招“教你如何毁掉自己的孩子”的秘籍。
第一招,让孩子觉得没了你不行。经常对孩子说:“要不是我和你爸,你会生活得这么舒服?”
第二招,经常提起别人家的孩子。经常对孩子说:“你看隔壁家的小王,人家哈佛毕业,你怎么就从蓝翔毕业呢?”
第三招,把自己塑造成家庭牺牲者。经常对孩子说:“我砸锅卖铁,吃糠咽菜供你出国读书!”
第四招,保持威严说话绝不和蔼。经常对孩子说:“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个蠢东西?”
第五招,决定孩子的命运。经常对孩子说:“你就考公务员,就这么定了。”
第六招,学会迁怒于孩子。经常对孩子说:“老子天天加班这么辛苦,你能不能让我省点心?”
第七招,以谦虚的名义让孩子出丑。经常对孩子说:“TA啊,什么都不行,哪里行啊?”
第八招,以抱孙子为最终目标。经常对孩子说:“你都二十好几了,什么时候生啊?”
第九招,给孩子无形以压力。经常对孩子说:“我和你妈老了,不靠你靠谁啊?”
第十招,经常强调自己是最懂孩子的人。经常对孩子说:“我是你妈,我不懂你谁懂你?”
做到上述几点,恭喜你,你已经成功的毁掉了自己的孩子。
看到这些,你会不会觉得熟悉又扎心?
语言是把双刃剑,它能够成为鼓励、安慰、让人摆脱困境的力量,同时也能将人推入深渊。
“你说的我都会信”摧毁孩子的语言暴力
对于孩子建立与外界联系的孩子们来说,父母就是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最信任、唯一的依靠,父母的认可就是全世界,父母的话就是真理。
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很脆弱和微妙的,孩子心目中的评价是非标尺也是很鲜明的。
父母的每一次辱骂与嘲弄,每一个否定与嫌弃,都会在孩子心中形成一个无形的负面心里场,这种心理场强大的辐射会改变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甚至导致孩子心理上的扭曲失常。
轻则短期影响孩子的性格、学习,重则足以毁掉孩子的一生。
所以,请为人父母的你,一定要守住自己的口,也要记住下面这些可能摧毁孩子的暴力语言:
我会好好说话,好好爱你
“从那以后,你对我的好都像在做梦。”这是知乎上一位曾遭受过家庭语言暴力的人写下的。
可见,语言暴力带来的影响是如此之深。尤其当施暴者是自己的最亲的人,伤害更加难以估量。
孩子是一面镜子,会照着父母的模样描绘自己的模样。你从小对待孩子的方式,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他将以之“回报”给世界。
越是亲近的人,越要记得对彼此说好话。一句好话的力量,胜过十句抱怨和批评。
所以,当你怒气冲天,恨铁不成钢的时候,请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比起恶语相向,包容、理解性的语言,更能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怀与爱。
如何调整我们的语言
1、理解(换位思考),但不强迫。
2、认同(包括赞许),但不否定。
3、建议(包括修正),但不代替。
4、分享(包括引导),但不藐视。
5、陪伴(包括点头),但不插嘴。
6、倾听(包括微笑),但不冷漠。
试着把“你今天真丢人,当着那么多人……”调整为“我知道你当时难以控制情绪,没关系,有什么感受可以跟我说说,有什么事咱们一起承担,好吗?”
把“你怎么又考得这么差,再不好好考,我揍不死你。”调整为“孩子,我知道你已经尽力了,可还是免不了小马虎,有什么地方不懂,我和老师都可以帮你。”
把“你怎么又惹祸了,生你有什么用?”调整为“是不是我们平时陪你太少,或者你特别想和别人一起玩?如果你有事不和爸爸妈妈说,我们会很难过。不过请你相信,爸爸妈妈会永远理解你,因为你是我们的孩子!”
把“你怎么这么磨蹭,跟谁学的臭毛病?”调整为“我认为迟到了不太好,还有很多人在等着我们,我们快点儿,好吗?”
把“一天到晚不学习,就知道玩!”调整为“是不是最近学习压力太大了?如果有什么问题就和爸妈说,状态不好,我们就好好调整,没什么过不去的。”
学会调整语言,控制自己习惯性的语言暴力,不要让脱口而出的爱,变成语言暴力下的伤害。
《语言暴力》作者谢勇说:“我花了半年多的时间,将这句话变成凶器,目的就是要告诉家长、老师们立即停止语言暴力。”
停下吧,打骂不是爱的正确表达方式。别让你的一时“泄愤”,成为孩子一生的伤害;别让你的一时“意气”,毁掉孩子一生的希望。
好好说话,好好爱孩子,愿每一个父母都能温柔相待,愿每一个孩子都有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