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Mien。
今天是读阳志平的第7天(前文见文章底部链接)。
照例再来温习一下阳老给人生模式的定义及分类。
所谓人生模式,是指在人生中不同的发展阶段,反复出现的结构。
阳老糅合历史上的智者传记、认知科学及相关学科的高阶模型以及元、反、空思考模式,最终形成了一套人生框架,共有五大类24种模式,如下表。
今天要聊的是第二大类模式行动模式中的执行模式。
阳老通过讲解如何转变职业生涯这个例子讲了两种不同的执行模式的优劣:“先计划后实施”和“先做后想”(大家不妨猜一下孰优孰劣以及原因:D)
一、传统生涯规划的思路
传统生涯规划的思路是这样的:
1.了解自己,尽最大努力去尝试厘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确定职业目标。
2.根据第一步的结果,寻求那些最了解你的人或者专业人士的建议,确定职业发展策略。
3.根据以上思考采取实际行动。
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种“先计划、后实施”的思路流传甚广,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但是,根据著名心理学家伊瓦拉在统计了大量转行样本之后的研究结果,这种思路是完全错误的。
二、传统方法的问题
那么,传统方法究竟错在哪里呢?
1.了解自己的做法的预设前提是存在一个“真实的自我”,一旦找到它,就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但是,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们往往是由许多个自我组成的。而且这些自我不取决于过去,而立足于现在和将来。这其中最出名的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马库斯提出的“可能的自我”的概念。可能的自我有三个自我构成:希望我(希望成为的自我)、预期我(预期成为的自我)和恐惧我(害怕成为的自我)。
2.执着于真实的自我、过多的反省会导致行为瘫痪。只有我们有了感觉、触摸和品尝得到的有人选项后才会改变。
3.熟悉自己的人很可能会本着“为了你好”的精神,加强或拼命保住你想摆脱的旧身份,阻止你走出舒适圈。
三、如何重塑职业身份?
既然传统生涯规划的方法有问题,那么正确的方法是什么?答案就是检验和认识,先做后想。其中最关键的做法有:
1.创造试验机会。想尽办法立即迈出第一步,比如利用业余时间以兼职的形式试试身手,或者利用临时性的任务、外包、资讯和第二职业来获得新领域的相关经验,培养自己的相关技能。
2.改变关系网。建立人际网络有三原则:
类我原则:避开跟自己的性格、生活环境比较类似的人;
邻我原则:避开跟自己属于同一个生活圈子的人,比如同事;
共同活动原则:加入一个新的专业社群,寻找一个可以指导和衡量自己进展的角色榜样。
3.为转变作出解释: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转变作出解释。创造你寻求变化的诱因,为这件事情作出解释,然后将这些事件串联成一个“有关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故事”。
我想今天的分享不仅是对于职业规划的同学有所帮助,对于长期因为要制定出一个完美的计划才会行动的完美主义型拖延症也是当头棒喝。正如我之前也曾说过,完美主义型拖延症的良药就是迭代思维。
对了,今天文中提到的伊瓦拉教授专门就转行这个话题写过一本书,叫做《转行:发现一个未知的自己》,如果有小伙伴对转行比较感兴趣,可以去看一下。
OK,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内容啦,感谢你拿出你宝贵的时间来阅读我的文章。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的话,欢迎通过在看、评论的方法让我知道,对于写作者来说,没有什么比读者的反馈更重要了。谢谢啦。
我们明天见。
阳志平《人生模式》主题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