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自我发现与重塑》第一章的概括和自己的一点理解。
怎样最有效率的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可以讨论以前类似的经历,即模型,他们自己会知道怎么回事。
以下是作者给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以及解答:
如何确保在职业生涯中感到快乐?
要有清晰的人生目标,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不断的学习,在责任中成长(维克多,费雷德里克)。根本来自于价值观和生命意义的理解。
如何确保与配偶及家人的关系成为持续幸福的源泉?
第一要学会配置资源,因为人的时间,知识和精力都是有限的。错误的资源配置,当然得不到目标,正确的资源配置,或许一开始会很糟糕,而且会改变很多计划,但是随着你对资源配置的方法以及对应计划的修改、协调,会慢慢好起来并最终实现目标。或过于追求享乐,是目光短浅的表现;而追求卓越的人,则尝尝忽视家庭这个为他们提供强大、持久力量的源泉。很多商业灾难的根源,都是因为当事人有追求快速满足的倾向。同样可以反应在他们的生活上:在那些他们曾经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上,他们分配的资源越来越少。
第二,是营造文化。即“加入公司想要获得的回报”和“公司要采取什么行动,才能产生预期回报”两个维度,来决定如何运用工具。所以,再定义公司事务必须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的时候,必须果断强势。强力有效的定义可以帮助员工理解做事的方式方法,没有太多疑问,概念清晰,从而提高效率,使目标能够更为高效的达成。埃德加.沙因称之为文化的形成机制。实际上我个人倾向于称之为企业内的潜意识塑造。类比于社会文化,人们在日常生活的言谈举止,都是文化的作用下形成的潜意识,帮助人们养成生活习惯和彼此联系。所以,所谓公司的企业文化,就是帮助员工建立在公司中的做事和言谈风格,养成独特的习惯和做事“范式”,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养成,前提是公司需要有明确的企业愿景,并且被员工所熟知,所认同。这种概念同样适用于家庭即,家庭文化的养成,不但有助于加强凝聚力和亲和力,而且容易建立自信和尊重,对孩子来说最为重要。
如何确保不陷入牢狱之灾?
避免“边际成本”的错误。我们总是能对自己说“下不为例”,但是悲剧往往就这样发生了——概率,就是会发生,而不是不会发生——由此带来的影响,却没怎么能让人警醒,因为我们同样会说“这次和上次不一样”,如此多的借口,上帝都无能为力。对自己的控制程度,决定了自己会是什么样的人,和未来对自己的期望,有多大差距。不少人不断的降低对自己的标准,他们无法直视当年的梦想,尽管那些梦想总有人实现,总是和他无关。定好原则,并坚守。没有花哨的技巧,需要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对自己守信,才有资格担负起对别人的责任。想要做到自己期望的,想要看得起自己,请恪守原则。
保持谦逊。挪威,丹麦,瑞典三国的人类幸福指数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经过采访,我发现他们的回答有个共性,就是谦逊(hamble)他们怡然自得的生活,用清洁能源,喜欢实现价值但不会刻意去追求,有钱人同样低调,说话谨慎而且尊重他人。快乐,是简单的,是做到某件事情的副产品。快乐无法直接获得,它来自于带有善意的事情的达成。痛苦也是如此,它不会莫名其妙来了,可能是失败,可能是伤害等等。谦逊,有助于我们快乐,因为保持谦逊,我们就会有更多的,更持续的学习机会,也拥有更多的和人交流的机会,不管他们是不是什么高智商高情商(但是需要判断人的本质,如果个人修炼不足,和人交流应当谨慎,更多的倾听总是对的)。而且在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人们会感觉到我们的诚实和对他们的尊重,他们也会因此更快乐。行为粗暴而且从来不顾及他人感受的人,一般来说是缺乏自尊的,所以他们让自己感觉良好的方法就是贬低别人,对于这样的人,善意的引导和巧妙的化解都必不可少,如果很难做到,就敬而远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