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说的是一个关于“洗澡”的话题。
这其实是两个关于洗澡与搓“泥”的问题,一个是室友问的“每天洗澡,为什么还总能搓出很多泥?”,另一个是同事发出的疑惑“坐着没事用手搓脖子能掉下来好多泥,洗澡时也没见这么多,这是为啥?”
这两种情况,我都亲身经历过,不过是没有与人谈论过罢了。于是怀着一颗好奇心,我去网上搜答案。果然,度娘无所不知。
01
为什么每天洗澡还能搓出泥?
当时,我给室友的回答是“因为人是泥做的啊,女娲造人可不就是用的泥巴”。
当然,我是瞎扯。这个问题有着比较科学的答案。随便百度搜一下这种“泥”的成分,是怎么形成的,就能解除疑惑。
我们身上搓出来的泥,主要成分有皮屑、油脂、汗、灰尘这四种。其中,皮屑、油脂、汗这些都是身体新陈代谢出来的东西。新陈代谢,可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的,当然除非没有生命活动迹象了,新陈代谢也就会停止了。所以,就算你前一晚你觉得自己洗白白了,第二天洗澡还是会有“泥”的!
灰尘,就更不用说的,天天雾霾那么严重,能不落一层灰。你说你不出门,难道室内空气中就没有灰尘吗?所以,每天洗澡搓出泥,是很正常的。
02
为什么闲着无聊时用手能搓出很多泥,真正洗澡时却不能?
同样的,科学解释是,用淋浴洗澡时,水流冲过后皮肤会变得干燥。干燥的皮肤是很难搓出泥,如果你试试泡澡或去蒸个桑拿,保管能搓出泥。皮肤上的这些“泥”是要泡泡才更好搓哦!
无意识的搓皮肤时,你可能不想搓出泥,结果却搓出让你惊讶的“泥”量。洗澡搓澡时,你一门心思的想要搓出泥,做好能搓个彻底,最后事与愿违。这,不禁让我想起那个非常火非常准的“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是一种心理学效应,是由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的。
墨菲定律的原句是这样的: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
当然,以上是度娘告诉我的。
从墨菲定律的原句来看,这跟刚才说的事好像也没有多大关系。不过,现在“墨菲定律”早已衍生出各种版本。
比如这句“往往等公车太久没来,就走了的人,刚走公车就来了。”是不是正戳中每天等公交的上班族的心?
还有这句“旁边车道的车总是开得更快”“排队时,旁边的队伍总是比你在的队伍往前走得快”,有木有深有同感?
越想要什么就越得不到什么。这也同属于墨菲定律。比如你的钥匙丢了,不管你怎么找就是找不到,而当你已经重新配了把新钥匙,却突然又在不经意间找到了原先那把丢的钥匙。
这和“不想搓出泥时搓出来了,洗澡时想搓泥却搓不出来”是一样的道理。就是,你越想要什么就越得不到什么。
最后啰嗦一句,墨菲定律的衍生版本,不仅涉及人生哲学,还有“墨菲爱情定律”,例如这句“爱过了,失去了,好过爱也没爱过。”,更有“墨菲科技定律”,就像这句“仅有的完美的科学就是马后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