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始又经历一次为期两个月的培训,地点在其他公司。当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大把大把的时间就是一个人从早到晚坐在座位上看资料。这种情况,稍不注意,一天过去,却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但是,我是带着使命过来的,我心里这么记着。一旦发觉时间过去自己却没有学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我便开始恐慌。
在经过了一个星期又三天后,我有哪些重要的意识?
第一,学习计划太重要了。包括整个培训期的计划,每个星期的计划,每天的计划。漫无目的的结果就是感到自己什么都没有真正掌握。随着接触逐渐深入,我意识到不仅仅是老板列出的期望你学习的项目,还需要自己重新规划,思考以后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做总结。列表上的计划一条一条概括性太强,如何填充如何把握轻重,还需要探索。以及如何可以学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学习的信息开始变得不是想要就有。如果仅仅只是按照他人给你的安排,结果也就被限制在里面了。
第二,常常发现自己看了很久的资料,却不及别人几句话的讲解感觉通透。有了这样的对比,就感到自己的效率低。就像操作上的事,看再久的操作步骤,也抵不过亲自动手那一会儿的印象深刻和掌握速度。默默地只把资料一页一页啃,也许就容易陷入低水平勤奋的陷阱里,更要适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
第三,对英文不够熟悉增加了新知识建立的难度。学习从来都是新知识或新认知的获得,在全英文资料的情况下,如果对英文不熟悉,就容易把自己“吓住”,不知所云,即使知道每个单词的意思,却不知道一句话的意思,不知所云时,就容易心生排斥和烦躁。效率在这时也变得很低。不过总是在一开始才比较难,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是一字一字地看下去,重要的词该查字典就查。渐渐地,就能发现,专业的词汇就那些,多看几眼就认识了。
第四,学习的过程中,通常可以分成几大块。当一块新知识的学习中开始遇到瓶颈,效率变低,难以有更多新的认知。我再去学习另外一块知识,又是新概念的建立,开始有些困难,从无到有的知识建立。学得差不多后,再回去继续学习原本那一块知识相关的东西,就又感觉无比亲切,于是心里给自己一种“我都能掌握”的心理暗示,效率在这时候变高了。有时候我怀疑自己反应速度学习速度不及别人,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大脑的知识储备不够多,在脑中还没有必要的概念时,就不能调用出来帮助理解,而重新建立概念又需要时间。一旦存有必要的概念后,掌握起来也同样可以变快。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想,监督自己的学习情况十分重要,让自己还有时间可以调整。工作中的学习倒是与自己以前学生时代的被动学习不同,提前预习,带着问题学习,才是更主动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