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写文章,从小就不喜欢,虽曾有被老师表彰和获奖的经历,但依然激不起我写文章的兴趣,在我心里,写作的过程多半痛苦,特别是在时间紧张的语文考试上,写满八百字往往需要绞尽脑汁、拼尽全力。
如果能够让我慢悠悠得写,并且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反复修改,那么痛苦就会减少一大半。
此外,我也并不算是“爱书”之人,和多数人一样,是有目的地“为看书”而看书。最早接触的名著就是《西游记》等四本。《西游记》我没好好看,小时候贪玩,哪能耐得住性子坐下来看一本几百页厚的拿着指头发酸的书。何况电视里整天都在播《西游记》,放学回家,跟隔壁家的小伙伴围坐着,边吃饭,边看孙悟空降妖除魔才是顶爽的事。
再说说《红楼梦》,说实话,以前对这本书是极度厌恶,因生字词多,还有大量文言句段,看上一页就要花很长时间查字典,语文老师还连续三个寒暑假将它推荐为必读书目,一次次击败了我读书的欲望;现在却是没有勇气看《红楼梦》,怕自己不能够一字一句地耐心看完,而是囫囵吞枣,浪费这样一本好书,不过前几天刚看的蒋勋写的《梦红楼》确实有感觉,不大厚的一本,中间穿插着彩色图案,两三节课的时间,看着看着就翻到了最后一页。
至于《水浒传》和《三国演义》,除了课本里的必读章节外,也看了电影《赤壁》,倒不是对英雄发家史和计谋策略感兴趣,而是梁朝伟演的周瑜,金城武演的诸葛亮着实帅气。也曾有一段时间,沉迷于《睡前故事》和《格林童话》,作为一个小姑娘家,“车”、“兵”、“帅”与我何干,白雪公主和美人鱼才是最初的梦想。
在对那些美好梦幻的童话故事也失去兴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没怎么看课外书。记不清是谁推荐我看的言情小说,反正就是迷上了,一发不可收拾,少女爱做梦的心在那些小说中得到满足,那时大都得偷着看,上课用教科书半遮着,下课就用“正经书”作掩护。
老师突袭检查这类“禁书”是常有的事,被没收上去,面壁思过,写检讨,做报告的不在少数,但依旧不能阻止同学们对它的狂热追求。
我也不例外,没胆子在学校看,就在家里看,爸妈见我一看就是几个小时,如此投入专心,什么都没问,连饭菜都亲自端到桌旁,然后轻手轻脚地掩门离开。我偷着乐,可不是吗?只是换了张书皮就是截然不同的待遇。
《格林》、《读者》这类杂志都曾定期订阅,但坚持最久的还是《青年文摘》,从初一到高三,一星期一本,在高考前的冲刺阶段,同学们都神经紧绷、拼命刷题、狂背政史地,我却熬夜看文摘,看完了最新的就把以前的期刊翻出来再看。
毕竟属于做梦的年纪,在现实与梦幻之间,我总倾向于后者,文摘里有各种类型的文章,驱使我购买的还是青春类散文,不同于《那小子真帅》之类小说男主的傲娇帅气、女主的泼辣动人,他们文艺清新,字里行间总带着浅浅的感伤,还有白衣飘飘年代的现实感。没有细数究竟收藏了多少期的《青年文摘》,百来本吧,塞满柜子、又装满了箱子。满满的,是青春的影子;沉甸甸的,也是我的独家记忆。
大一刚进学校,进行各种洗脑,“推荐社团”、“推荐部门”、“推荐活动”接踵而来,在陌生的环境里我们尝试的大多是老师以及学姐学长们的“推荐”,就连看的书也是推荐的。我看着那一栏长长的大学“推荐书目”,信誓旦旦得定下了大学看完所有书目的宏伟目标。
买书、看书,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推荐”都适合自己,好书之所以成为好书,只是大部份人这么认为而已。一直以为自己跟大姐的口味相似,就让她推荐了几本好书,《树上的男爵》、《妞妞》、《黄金时代》、《老女孩》等是她推荐的,我兴致勃勃地“照单全收”,不能不说,卡尔维诺的《树上的男爵》、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写得出彩犀利,但均是硬着头皮看下去的,好归好,但是掀不起任何波澜,看完之后,就迫不及待得扔在一旁。
更加赞同马家辉说的“阅读总是有‘缘分’这回事,什么时候刚好读到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本是寻常的阅读,却是忽然跳出了一段文字,刚好切合此时此刻,该时该地的一些想法,或是一些感觉,或是一些‘需要’,于是被深刻地涵洞,好像阅读的时间顺序被暗中设定了某组‘程式’,不会过早读到它,也不会太迟,就是刚好。于是唤起了某中层次另一种形式的读书趣味。”想必是我与那些书没有缘分或是缘分未到吧。
两年下来,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书籍,爱看什么书,哪种书适合自己也更清楚了些,例如庆山的书,马家辉的书,冯唐的书,张佳玮的书等等,也懂得在什么时间看什么书。
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看了容易心情沉重,让人多想,睡不着觉;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思想上的天马行空令人激动,每次看时小心脏总是扑通扑通地跳着,这种书我一般选择在白天看,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而曾郁雯的《散步全日本》、庆山的《眠空》、《且以永日》,马家辉的《温柔的路途》、张小娴的《谢谢你,离开我》等等则适合当做枕边书,看这些书时不必记页码,折页角,你可以按顺序看,也可以随意跳着看,幽默的口吻,温柔的笔触,浅浅淡淡的文字,有时看个一两句,有时连续看个几十页。
看这些书时,你是完全放松的,不必赶进度,不会因文化差异读起来费力拗口,相反,你会随时拿起准备好的纸笔将其摘抄、记录,忍不住多看几眼,多读几遍。你会觉得,那些文字与你有缘,他们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闭眼,尽是说不出的美妙。在这几天迷上了冯唐的书,一口气看下来都顾不上喘气,让人爽得过瘾。
某节课上,老师说要多看书,但是不要因此追求数量,而是要在看完书后有所体会。这学期几乎是一星期一本,有些“急功近利”、“消化不良”,每次都计算着自己看到了第几页,还需多久才能看完,远离了看书的初衷和真正目的。
其实,仔细想想,看了十几年的书,但是能够流利得背出某页某段的书却很少。大多数时候,看了一遍就丢在一旁,即便犹爱某本书,看了意犹未尽、回味无穷,也是很难怀着“初心”去重新阅读。
写到这里还是想引用马家辉的话,“往往,愈是没时间读书便愈想买书以降低心底的焦虑感,书本堆在家里,读不完,又有另一种焦虑,又去买更多的书。这是买书的恶性循环,任何一位爱书人皆有经验,而在我这年龄又多了一层额外因素:担心再不赶快买,赶快读便会没精力,没眼力去读了,而且口袋有足够的买书钱,那便几乎毫不拣择地好坏坚守,我常笑道,这是狼虎年华的买书期。”
哈哈,谈不上是“爱书之人”,却是陷入了同作者一样的境地,虽然焦虑,但拿到新书时亲自拆封的欣喜感也着实让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