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醒来,睡眼惺松的我、悠悠听到小家伙在说:“I love you everyday!”“I can hear the rooster waking us up!”然后,他感觉到我还在睡着,没有醒来,暖心的小家伙竟然用他的右手抱着我的头,左手轻轻地有节奏地拍着我的右手,就像我们平时爱抚他睡觉一样;真的是太奇妙了!
有时候,我们见到有几只鸽子在院子里跳来跳去,寻觅食物;小家伙看见小鸽子,很开心,自言自语地与鸽子互动起来,自行其乐。在此期间,我们向他介入数字概念,毕竟他平时都很喜欢数数。我很喜欢小家伙经常问我“为什么”。为什么鸽子喜欢我们的旅馆?为什么我的冰淇淋融化了?为什么不能在车里吸烟?为什么车子开得那么快?为什么不能在动物园里跑?……一切的问号正是他探索这个世界的正确打开方式,我们的回答也正是他接触这个世界的第一关口,究竟是把门关紧一些,还是更开放一些,则是由我们去把控了。我渐渐地发现,不管我们给予的答案正确与否,我们回答的方式最好还是引导性的,可以将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融合,或者以问题的形式让他同时进行思考,不单纯是“what”的层面,更多的是“why”,他会更有兴趣去听你讲;像费曼博士的父亲一下,理论不一定正确,但是却令费曼的好奇心越来越浓烈,并保持终生。突然细思极恐: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孩子的好奇心正在剧烈减弱甚至消失了?!
洋洋妈说,小家伙平时都能讲道理来说服他,幼儿园老师也是给予这样的结论。在我的观点中,能讲道理纠正孩子的错误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当然,在讲道理之前,我更注重的是共情,通过共情的方式,我们可以理解孩子当时的情绪变化与心理选择,有时候他想的内容并非是他做的效果,3岁多的小孩子逻辑思维不足,很多时候显得很笨拙。共情后再进行讲道理,效果会更为深刻。
晚上,小家伙拿着玻璃杯在刷牙,突然“啪”的一声清脆的声音:玻璃杯碎了一地!洋洋妈后来说“看到”了小家伙是自己扔玻璃杯在地上的,所以,听到声音后一开口就说:“干嘛?有没有伤到?怎么你那么调皮!为什么要把玻璃杯摔破了?!”小家伙没来得及吭声,有点惊恐地跑了出来,估计是玻璃杯碎了吓坏了,也有可能是被妈妈带有明确情绪的几个问题吓坏了!
我拥抱着小家伙进行安抚,并很严肃地问他:“是你故意扔杯子在地上的还是不小心滑掉地上了?”
“是不小心滑掉地上了的。”
“你确认吗?我们不喜欢说谎的小孩子的。”我的语气有点重。
“是不小心滑掉地上了的。”小家伙有点怯生生但很坚定地回答。
“好!我们相信你。没弄伤自己就好。下次要更加小心一点哦!”
小家伙郑重地点了点头,感觉心理释然。
后来我也严肃地与妈妈探讨:“你是不是明确看到他扔下玻璃杯?”
“我看到他做了一个扔的动作。”
“我觉得你看到的不是事实,儿子一直以来做事情还是比较小心翼翼的。所以,我们不应该那么武断地责备他。不过,我觉得就算他是真的故意扔的,我们第一时间不应该如此去责备,应该问清楚缘由。何况,经过我们的询问,他坚定承认是不小心滑掉下来的,所以,我们要坚定要相信他!如果我们再次明确见到他的不良行为,就应该就事论事,正面严肃纠正。”
和善而坚定,是要根据事实去判断行为,让孩子感受到家庭除了充满着爱还有明确的规矩。诚实比很多品质都重要,所以,我们选择了相信他的诚实,并让他知道诚实的重要性与不诚实要付出的代价。
晚睡前,小家伙对我说:“I love you daddy,you are my good friend!”
“I love you Samuel.Have a big dream.”
孩子的成长,其实就是父母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