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神分析领域,经常提到关于「成为自己」这个主题。
最多被提及的,当属温尼科特和科胡特。
温尼科特:「真实自体」和「虚假自体」。
他认为,人的心理有两种组成部分:真实自体和虚假自体。
「真实自体」,包含着每个人独特的、原创性的部分,是一种自发性的真实感,具有着生命里本真的活力性;
「虚假自体」则意味着,人们行动和功能像正常人,但实则内心虚无。
就像这几年火起来的「空心病」:
感觉人生没有意义,心里空荡荡。
越被期望成为「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人的「虚假自体」被强化,真实自体的存在感就越少。
为什么会造成这两种情况?
从早年抚养方式的角度来说,温尼科特提出了「足够好的母亲」这个概念:
「足够好的母亲」意味着能够「看到」孩子的本能需要和真实存在,并且像一面「镜子」一样反射给孩子。
了解孩子的创造性,尊重 ta 的边界,根据 ta 需要的变化进行适应和改变,进而让孩子建立起一种真实的自体感。
而「不够好的母亲」则忽略或误读孩子的需要,不是促进孩子的成长,而是让孩子扭曲自己来满足外部世界的需要,进而获得肯定。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孩子的自发性和创造性暂停发展,成为一个表面适应良好而内心空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