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有这么多人推荐《疯传》这本书,即使买回来,我也不会坚持看下去的。这本书的翻译实在是太烂了,烂到很多语句根本就读不通,并且没有逻辑。仅仅读了二十多页,我就想要放弃了。
但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推荐?并且我也想锻炼自己坚持的能力,所以硬着头皮读了下去。慢慢发现,有的时候,一本书的价值,可能只在这几页,但是你要发现这几页,还是需要浪费一些时间去寻找。
先分享一则巧克力的故事。奇巧巧克力市场份额不断下降,新任CEO科琳就这款产品如何宣传包装展开了一系列的思考。通过仔细观察,她发现人们吃奇巧巧克力仅仅是为了休息,并且吃巧克力的时候通常会搭配一些热饮。于是,科琳有了新的宣传办法。
科琳要让她的巧克力与咖啡一起销售。她用了数月时间去宣传这个组合的概念,将其描述为“休闲最佳伴侣”。通过广告,不断宣传奇巧巧克力与热咖啡的关联,让奇巧巧克力销售额在12个月以后增加了30%。
多种事物的协调配合一定会促成这项组合运动的成功,休息时吃巧克力,休息地点可以在咖啡馆里,与喝咖啡的休息情境正好相容。这个解释就够了吗?作者为我们做了更深一层的分析:
这就是诱因!咖啡是诱因!!咖啡是一个非常好的品牌连接物,因为它是社会环境中最常见的刺激物。大部分人每天都有喝咖啡的习惯,所以把奇巧巧克力融于咖啡的概念中,科琳开发了一个提醒大众的常用诱因,让人们一喝到咖啡就想到奇巧巧克力。为什么不是热巧克力,因为热巧克力只在冬季常饮用,而咖啡是一年四季的。
这个故事的深层分析让我大开脑洞,居然有这样的思维方式,传播居然可以以这样的因素去思考。于是乎,我忍受烂翻译,看完了这本书,也完成了本周的阅读任务。
疯传有六个原则:
第一、社交货币——要使分享者认为分享这条信息、产品能获得社会认可、朋友的尊敬等提升个人形象的感觉,可以使用的形式比如游戏的排名;
第二、诱因——我认为这个原则比较重要。诱因需要具体,能使提及的频率高,出现在人们关键地点的方式明显,并且如果一个诱因能使人联想起很多的事物,则这个诱因作用就会越小;诱因受时间、地点、环境的影响。
第三、情绪——敬畏的情绪会促使人们分享,同理,一些积极的、消极(非悲伤)情绪也会促使人们分享;运动或者使人们处于兴奋的状态也会促进分享;
第四、公共性——社会证明,耐克的黄色腕带;
第五、实用价值——人们倾向像朋友分享出乎预料的优惠信息,信息也是有比较的,比如“100美元原则”;
第六、故事——人们更喜欢有情节的故事。
通过阅读《疯传》了解了一些传播的内在因素,以后再设计的过程中可以融入这些因素,以使得自己的产品、思想获得一定的传播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