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卓,两年前来到这个城市,开了一家叫做“阅读书屋”的书店。以此作为我人生新的开始。
我不是本地人,但是离这个城市也不太远。之所以选择这个城市,就是因为这个城市的地理位置,既可以远离父母的催婚,又可以在父母有事情的时候,快速过去照顾他们。22岁大学毕业之后,就开始出去寻找工作,但是工作了几年,并不如人意。于是就开始想开一家书店,远离世界的纷纷扰扰,安安静静的与书为伴,做个悠闲的平凡人。因此,在毕业五年之后,我就在这里开了“阅读书屋”这家书店。经过两年的经营,基本上可以保证自己的生活,但是也没有额外的盈余。
很多人说我怪,说我不是做生意的料。其实他们说的都对,也都不对。我确实不是做生意的料,因为我对做生意并不感兴趣,曾经也不曾想过自己也会要去做生意。我开书店并不是为了赚钱,只是为自己寻找一个寄托,让自己的内心有地方可存。五年的漂泊,看到了一些人和事情,但是终究还是不太符合自己的心意。开一家书店,将身心置身其中,不必管太多。爱看书的人,就来买,不爱看书的人就匆匆离去。没有太多的人情世故,没有太多的勾心斗角。有的只是一颗纯粹之心,对书籍的纯粹热爱。
读大学的时候,就想着以后能开一家书店,全凭自己的喜好,不计较赚钱与否,只要自己开心就好。如今,终于如愿以偿,终日以书为伴。很多次想象着如果我开一家书店是什么样子,与别的书店有什么区别。最后我想着,对于书店来说,书籍是最主要的,所以卖的书一定要好,要对的起书店和自己的眼光。因此一些书籍必定入不了我的书店,即使很多人喜欢看。然后需要创造阅读的条件,因此需要有一定的座位。而且书架的排列需要有利于寻找书籍以及有书店的氛围。因此我将书架排列成双W的形状,书架与书架连接起来。置身其中,就好比长廊或者迷宫一样,就如同阅读一本精彩的小说,就会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我觉得阅读是个人行为,并不需要解释和说明,更不需要别人的打扰。因此,我不会在别人翻看书籍的时候去询问别人需要什么书籍,更不会去跟别人说他要选的书籍是否适合他。人与书的关系非常奇妙,就像人与人交朋友一样,有的书一眼就知道适不适合自己阅读,有的书即使在那里经过很多次,也可能无法被人看上眼。书与人一样,有的名不副实,有的被冷落低估。但是这都是他们的际遇,我不会因为书籍被冷落和低估,就在小黑板上去写下他们的名字,也不会因为有的书被高估,就不去写他们的名字。不管现在他们的处境如何,时间终会给出最合理的答案。
我的小黑板上推荐的书籍,什么种类的都有,只要在我眼中是一本好书。我不会去考虑看见小黑板的人是否知道那本书,是否看过那本书,又或者那本书的影响如何。所有的争论,我都不会去关注,我只在乎看这本书的时候,是否会给我以内心的感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这本书,第一次看的时候,内心就被感动到了,于是我将这本书一连推荐了五天。《追风筝的人》推荐了四天,《偷影子的人》推荐了两天,《风之影》推荐了七天……
或许不爱读书的人,怎么也感受不到那种幸福愉悦的感觉,不管自己看书,还是与别的读者对于书籍有共同的感受。曾经有个女孩,应该是这所大学的学生,她看完《追风筝的人》之后,在我的小黑板上写下了推荐理由:“有时候犯下的过错,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弥补。珍惜身边的人,为你,千千万万遍。”看见这块小黑板的时候,我非常高兴,高兴她喜欢这本书,高兴她能有所感想,同时也高兴这个方式不错。让读者在上面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人分享,何尝对于她来说,不是一种快乐呢?
曾经大学的时候,我每次看完一本书,都会找一个室友去分享,分享这本书的内容,分享那些情感,甚至有时候会就某一情节的写法展开讨论。有一次我就《解忧杂货店》这本书的写作手法来与室友进行讨论,我觉得这本书的写作手法非常新颖,阅读的过程常常有时空交错,恍然大悟的感觉。然而他觉得这样的方式并不是非常新奇,很多电视剧和电影的拍摄都是如此,然后给我解释什么叫做“蒙太奇”,又告诉我如何将一个故事剪切成悬念跌宕的故事,并推荐了一本教授如何写出具有悬念故事的书籍。当我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才明白了《解忧杂货店》的写作手法,为何会给人以那种震撼的感觉。
后来很多的小说,我们都开始以类似的方式进行展开,从一本书到一种写作方式,到与之同类型的书籍。久而久之,我们的文学水平也开始水涨船高。确切的说,是我的文学水平水涨船高。因为他的文学水平一直都是那么高,不管我与他讨论什么书籍,他基本上都能回答上来。即使没有看过,最多一个星期,他就能与我探讨,而且他对书籍深刻的认识,常常让我惊讶不已。以至于每次讨论之后,我还要去看一些相关的书籍才能明白他的意思。
很多次,我都在想他如今怎么样了。以他的文学才华,正常的话,应该已经是一位大作家了。即使因为他不看重是否出名,但是一定也会出版一本非常优秀的小说。那么市面上究竟哪一本才是他的书呢?有时候,我也会看着书架发呆,想着书架的某个位置是否躺着他的书。如果他真的出版了一本书,书中的内容又会是什么呢,会不会将我们的大学时光写进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