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想逃跑的席拉》是《她只是个孩子》的后续篇,桃莉·海顿在七年之后再一次遇到了席拉,遗憾的是,席拉并没有像他期望的那样健康的成长,甚至他们的关系也面临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和挑战。席拉超高的智商,并没有给她带来好的影响。相反,因为进入青春期而且不被理解,席拉反而更加叛逆。更麻烦的是,席拉无法区分她的母亲对她的抛弃和桃莉作为一个老师正常地离开,她一直在寻找答案,想知道自己为什么被母亲抛弃。
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是非常微妙的,由于席拉极高的天分和极端的个性,桃莉对席拉格外关注,席拉因着桃莉对她的关爱,把自己的情感和对母亲的期待,投射在了桃莉的身上。桃莉外出工作两天被席拉看成了对她的抛弃,于是在她的内心又一次筑起围墙,对桃莉开始了拒绝。从那时候起她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逃跑,一次又一次的失踪。
席拉的故事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桃莉的爱,更多的是因为爱的缺乏而在席拉内心产生的扭曲和抗拒。
席拉因为童年缺乏父母的爱,所以在遇到桃莉以后移情到了桃莉的身上。
这种移情是非常不健康的,会使爱成为一种捆绑和负担,使对方不堪其苦,也常常莫名其妙。因为移情者内心会把因为不满足而产生的抱怨,怨恨或愤怒转嫁到另一个人的身上,不仅会破坏彼此的关系,更会使自己陷入更深的痛苦。
现实的生活中,我们的内心也常常会这样。会把我们不被满足的情感希望于另一个人的身上。比如,因为父母没有满足我们对爱的需要,很多人会早恋,会去寻找另一份爱来填满自己内心对爱的需要。还有很多人因为在婚姻中没有在自己的配偶身上得到足够的爱,就会发展婚外情,却在另外一个人身上寻找安慰。也有的孩子像席拉这样,因为没有在父母那里得到爱的满足,就把这份感情转移到了另外一位对他关爱长辈的身上。
当然,我们在理智的角度上来看以上的三种情况,都并不健康,也不是正确的方式,但是当我们的感情当我们的感觉使我们深陷其中的时候,我们常常无法自拔。特别是在移情经历中感觉又一次失败以后,会对自己对人生产生怀疑,甚至发生绝望的情绪,做出极端行为。
深入移情的心理层面,我们会知道这是因为人过分执拗于过去,在失败的经历中否定自己,缺乏自信,害怕承担责任的结果。这种偏执会把所有的错误都归咎于人生当中曾经发生的某一个经历某一件事遇到的每一个人。可以说人生就定格在过去的这个点上,并且以这件点的对错为依据来判断所有的事情。因为总想能够得到弥补,所以抓住身边所有的人和机会,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想证明自己的价值,摆脱失败感。但是一旦不被满足,往往会引发愤怒,常常迁怒于人。
这就好像我们在曾经的这个点上给自己打了一个死结,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个死结的存在,但是在我们人生中做出关键选择和面对情感情绪的时候这个死结就会发出决定性的信息,发挥破坏性的作用。
我曾经遇到一个女人,30多岁的时候还在为自己14岁时候经历的家庭变故耿耿于怀,所以她的心态也停留在了那个时候,总觉得自己还是个小女孩,总觉得自己是无辜的,而周围的人都居心邪恶。她常挂在嘴上的就是:“如果我14岁那年没有发生那件事,我现在就不会这样。”可想而知她在生活中是什么样子,去工作基本上过不了试用期,跟朋友相处总抱怨别人伤害了自己,所以她特别抑郁和压抑,总是觉得活着好累,没有意义。所以她越来越怕面对别人,越来越强调自己的单纯善良。可以说她基本上和“祥林嫂”的心理是一样的。
还有很多人在家庭生活中特别喜欢翻旧账,其实归根结底也是这样的原因。由于无法接受和内心不甘,所以总希望在另外的事情上,希望别人来承担责任。
席拉把自己的一切问题都归咎于母亲的遗弃,她很想找到自己的母亲,亲自问一问她为什么会遗弃自己?她甚至不听桃莉的劝告,执意去见一个自称是她母亲的人。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她经历了一次极大的打击和失望。但是她生命的节点和转折也恰恰在此,她终于明白了,也愿意放下了。经过这次的事件她决定不再浪费时间去追寻过去了,她好像突然明白了该如何看待自己的母亲,体谅和接受她太年轻和无助的事实,不再用“被抛弃的人”来定义自己。席拉没有像桃莉所希望的那样继续求学,而是选择了在麦当劳工作,但是她毕竟开始了属于自己的,可以自己负责的人生。
席拉是幸运的,她遇到了桃莉这个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温暖和陪伴她的人。更幸运的是她终于明白回头了,她终于愿意自我成长了。
席拉的故事看似特别,其实非常普遍。大多数人无法放下伤痛重新审视面对过去,总想改变曾经发生的事实。或者总想在这样的事情上为自己讨个公平的说法。
有部电影《回到未来》,描写一个成功的形象设计师如何通过回到童年改变视角,解决了自己人性当中的冷漠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其中的关键是幼年的他曾经把母亲的死亡归咎在自己的身上,其实席拉也是如此,她把自己的被抛弃归咎在自己不够优秀,不够好不够乖。一个错误的出发点不会到达正确的终点。席拉的人生也就从此开始错得离谱了。
当我们在读《她只是个孩子》时,更多的是对这个孩子的怜惜,这是出于人同情的本能。但这本《总想逃跑的希席拉》,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一个人在成长过程当中是怎样用回避拒绝和叛逆对抗为自己关上了很多机会的门。
人生的选择和决定比奋斗和努力更重要,很多人都希望世界上有后悔药卖,都希望可以像电影中那个幸运的男人一样有机会改变过往。其实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而且每一天都有这样的机会。
当我们愿意改变自己的视角来看待过往的时候,我们的过往,对我们今天的影响就不再一样了。
著名的积极心理学家本·富尔曼写过一本书名叫《回弹力》,他从专业的角度充分的论证了,这种力量不仅是可能而且是真实的存在于人的内心的。也就是在极其困苦的逆境当中,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中都具备了一种绝地反击的能量。
看到席拉的经历,我们会感叹幼年的经历对一个孩子的影响,也会感叹桃莉作为她的老师是如何用爱在温暖着这个孩子的生命。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如果席拉不愿意放弃纠缠于过去和选择改变,桃莉所有的努力都会变得枉然。
在人生当中不要做总想逃跑的席拉,做一个切实可行的决定活在当下。学会打包过去,轻装迎接未来。
虽然上帝掌管一切,但是上帝都不会改变过去。我们无法改变过去发生的事,但是我们可以决定它对我们今天的影响!能够改变过去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