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家园】
在三块石上面,住着两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当我看到他们时,就有这样一个思考。养活父母,不仅需要依靠“观念”,还需要依靠实力。如果你没有实力,那你就算再孝顺,也有心无力。
大过年的家家户户都很热闹,特别是在农村。鞭炮烟火声响不停,一天到晚很远都能听到嬉戏打闹笑开颜。
今天跟婆婆去走亲戚,我在婆婆这边很少回来。都不怎么认识这些亲人,也没有跟着去过别人家里。这次跟先生带着孩子一起回来的。先生很多年没有回老家了,所以婆婆让我们要去周边亲戚家走一走。
我不排斥走亲访友,跟着去就是了。一大早我们收拾好了,就跟着婆婆一起出门了。爬坡上坎有很长的一段路程,那两个老人离我们家里很远。在马路上婆婆就说,我们要走快点哟,中午我们要自己做饭吃。
啊?自己做饭,我还没有遇到过到亲戚家自己动手做饭的。婆婆说两个老人家年龄很大了。他们就是想让我们去玩儿一下,热闹热闹,高兴高兴。早就跟我婆婆说了,让我们都要去。两个老人在家里很孤独,清净,没有过年的喜庆。
我听婆婆提起过一耳朵,这两个老人一直独立生活在老家,七十六岁的高龄了。他们的三个儿子全都在外地开超市。所以都不回家过年,平时也是很少回家。我婆婆一直在老家住,她都会隔几天上去看一下他们,给她们送一些吃的上去,帮他们洗衣服,种地,做一些家务。
我婆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两个老人都把我婆婆当女儿一样看待,很喜欢她。我们边走边聊天,看到前面有两个老人,走近一看,原来就是我们要去的这家老人。
两个老人在祭拜祖先,本来他们年龄就很大了,在山上杂草丛生看着她们感觉站都站不稳,摇摇晃晃的。我婆婆就上去给他们帮忙,用刀砍出一条路来,祭拜完了就搀扶他们下山来。
两个老人不知道,我们是今天去看望他们。没有提前给她们说,就想着免得老人家去准备,就来了个突然袭击。看到我们来了,他们开心极了。走路都得劲儿了,一会儿就走到家了。
他们家是在马路边,风尘仆仆,车辆无数喇叭响不停。北风那个吹,瑟瑟发抖。一般情况都是把大门关上的。若是在夏天这风吹进来,倒是很舒服凉爽。但现在是冬天,四周都通风,真是冷得受不了。
我马上走到里屋去烧火,风吹起来太冷了,坐在火堆前面,就稍微暖和一点。婆婆就像是在自己家里一样,很随便还很清楚厨房里的用品。一看就是经常来老人家里。跟他们亲密无间,真的就像是自己的家人。
看着这温馨的场景,老人那饱经沧桑的脸上绽放出如花般开心的笑容,那眯缝的眼睛里流露出醉心的甜蜜,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出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这样一个团团圆圆的时光。
两个老人给人的感觉,很温暖慈眉善目,让人不自觉的想要亲近。我婆婆先去土地里,摘了两颗大白菜和一些豌豆尖。拿回来洗菜,炖汤,切肉,不亦乐乎的转悠着。我就负责烧火,在火堆旁边暖和。
我一眼就扫到了墙上的木柜子,是一个碗柜。还挺有特色。我们老家的碗柜还没有这么先进,习惯性的看到好奇的事物,顺手就拍下一张照片。
看到这个碗柜,真是充满年代感的记忆。柜子右下角的丝瓜网是用来洗碗的。上面的装筷子的网是他们手竹子编织的。还有洗锅用的刷把,小时候也是经常用到这个刷锅,比现在的网球刷,好用多了不刺手不用沾油水。
很快婆婆就做好了一桌子饭菜,乡下都是吃大锅饭,菜也是用大碗盛,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两个老人吃饭菜还可以,肉炖的很烂,饭也煮的很软。婆婆给他们把肉皮切下来,骨头剔出来,老人就只管吃了。
我们边吃边聊,老爷爷说着:“你们来看望我们,才有一点过年的感觉,不然都没有过年的盼头。三个儿子都在外地开超市,这些天正是挣钱的时候,回来一趟就要关门不划算。一年到头就盼着过年这个期间赚点钱。我们也不怪他们没回来,都是为了生活没办法。孙子孙女这些也都成家了,有自己的事情,也都不回来。就我们两个老人在家过年。一切都是生活所迫啊,我们也习以为常了”。老爷爷说着说着,眼框都开始泛红了。
原来空巢老人就在身边。我看到两个老人,感触颇多。有工作的地方没家,有家的地方没工作。在外奋斗,回过头来还是怀念自己家的地方。若不是为了那碎银几两,谁愿把青春留在他乡,谁愿颠沛流离。
不离家乡,无法感受到这种,离开家乡的乡愁和心底的那份孤独,只有走出来以后,才能感觉到乡音的亲切。
突然想起,自己这么多年,虽然一直努力为生活奋斗,但最终还是平平庸庸。想着自己父母慢慢老去,很少有时间陪伴在他们身边,都觉得亏欠他们很多。
我就在想,我父母现在五十一岁,要是到了他们这个年龄的话,我能陪在他们身边吗?看到这两个老人,我就暗暗的下定决心。我必须要努力去创造条件,一定不要让父母当空巢老人。
经常听到70多岁老人感慨,晚年只能靠自己,这是一种无奈,也是生活的现实。相较于儿女,其实老伴才是晚年的时候最为亲近的存在。所谓“年少夫妻老来伴”便是这个道理。
老家山高路远,又没有几个年轻人在家,老人住的这个位置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万一有点什么事情,喊天天不灵,喊地地不应。我都替他们感到担忧。
总算是把这顿饭吃完了,两个老人都很为之动容,我很害怕他们流眼泪。好在我们又开开心心的说其他地,转移了话题。我看着婆婆高兴的样子,我也在心里庆幸,幸好带着孩子回家了,不然他们也是很孤单寂寞。
婆婆把锅碗瓢盆全都给他们洗好了,把厨房里的一切打扫的干干净净,连晚上要吃的都给他们准备好了。全都收拾好了才卸下围裙,返程回家。
老人让我们去摘一些菜回家吃,他们两个人吃菜牙齿不行咬不烂,菜又那么多,不然都要坏掉很可惜。我婆婆自己也种了很多菜,都吃不完,但老人很热情去地里摘下来,用袋子装了好大几颗白菜和豌豆尖让我们带回家吃,又不忍心拒绝老人家的好心好意,就开心收下了。
老人给你东西,一定要满心欢喜的接受。不然他们会很失落,认为自己老了不中用,瞧不上她们做事,成了无用之人。尽量的不要让他们产生这种心理。你收下她给的东西,她会很满足感到自己还有用武之地。
在老家一般去看望别人都会拿钱。大过年的肯定更不可少。我婆婆给他们拿钱,他们不会要。就让先生给老人拿红包,老人硬是不肯收,她激动的说,我们来看他们,就已经很高兴了,还拿钱干什么啊,把他们当外人了,还说再这样就要生气了。
几番推搡之下,最终达成共识,老人还是收下了,我们也很开心这是我们的心意。我们就提着菜准备回家了,跟老人挥挥手道别,山很高风很大,让他们赶紧进屋去烤火,不用在外面看着我们走。
我们走了很远很远了,回过头来看,两个老人还站在那里,看着我们渐行渐远的背影。我不由得感叹:“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他们在许多人的眼里已经不再重要,甚至成为了负担。老人也曾经是那盛开的花朵,现在已经凋零,曾经茂盛的大树,现在已经落叶”。
在一座饱经沧桑的老房子下,有两位年过七旬的老人,老人的那个驼背向上拱起,就像一座小山一样。沧桑老人的形象,就像我们生命中的老屋,装满了回忆,也装满了心酸。老房子和两位老人,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世间的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