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位于非洲大陆西北角,西临太平洋,北临地中海,扼守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隔海相望,东部有阿特拉斯山脉,南临撒哈拉。主要生活着阿拉伯人和少量柏柏尔人,宗教信仰多为逊尼派穆斯林。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和法语,北部多普及西班牙语,少量人会说英语。
摩洛哥物产丰富,风景优美,是欧洲人经常光顾的旅游胜地,有北非花园的称号。当地常住的华人较少,全境只有约两千人,大部分当地人很少见到亚洲面孔。政治局势较北非中东地区其他国家相对稳定,在阿拉伯之春中所受冲击较少。治安环境,随缘。
作为一名阿语专业的人才,前往阿拉伯国家,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锻炼口语,体验阿拉伯式生活,关注妇女地位问题是我一直想实现的。去中东北非地区做一次国际志愿者就像是我一直以来的一个执念,不做一次一定会后悔的那种。于是我在2016年的七月开始了这趟为期六周的旅行。
我参与的是一个文化交流类的志愿者项目,主要的工作目的就是为刚刚免签的摩洛哥吸引更多的中国游客和补充中文游记的缺失,并顺带着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普及一下真实的中国是什么样的消除一些文化误解。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和外国人一起深度游。
当然,最让我难忘的便是撒哈拉之旅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三毛
长久的沙漠生活,只使人学到一个好处,任何一点点现实生活上的享受都附带地使心灵得到无限的满足和升华——三毛
来摩洛哥,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亲眼看看撒哈拉沙漠,体验一下三毛笔下的撒哈拉
火热,滚烫,热情,壮美,孤独,寂寞,辽阔是我去之前能想到的描绘撒哈拉沙漠的词语。
骆驼是孤独的,静静地端坐在沙漠里仰望着银河系中的一片星空
沙粒在寒风中舞蹈,期待着与骆驼们在这孤寂的寒夜中完成一曲大漠的探戈
骆驼,千百年来,是沙漠的主人,也是沙漠的仆人
一步一个脚印,即使在风沙过后没有了脚印,找不到曾经坚持的步伐,它们还会继续前行,从未想过放弃。
烛光晃动的露天长桌旁,大家围成一桌等晚餐,两壶薄荷茶一会就被消灭光了。在这样一个地方,竟然也能享用美味的Tajine锅,不过要准备很久,差不多晚上10点才吃好的晚餐。最惊喜的是当口渴的我正在无比怀念前一晚的西瓜时,竟然端上了餐后水果香瓜,格外香甜。
苍茫的沙漠里,天地间只有这漫无边际的黄沙。令人欣慰的是无论世界怎样变迁,千万年来地貌始终如一。 我们眼前的景象至少和万年以前人类祖先眼里看到的画面并无差别。
一轮硕大红日就这样在天边渐渐显露出来, 阳光一点一点亲吻着沙漠,不仅带来了温度, 生命的气息也随之而来。 此起彼伏的沙丘,渐渐晕成 了橘红, 柔和的曲线和明暗的阴影像极了女人柔软的酮体。 细细的风顺着沙丘的脊背轻轻吹着,把这些妩媚的曲线抚摸的更加柔和。
这一切和人类文明都没有什么关系。沙漠的壮美,万古不息。人类只是过客,即使留下脚印,一夜间也会被细风抹去所有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