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家了吗?”
“想。”
什么是家,这一个只有十画的字貌似成了很多人的疑问。到底是在父母身旁,那个温馨的地方是家?亦或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很久之前,对于这个问题,我时而仰望星空,这样思考到:家和国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他们中间是不是又有什么东西牵引着?难道就真如歌词中说的“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么简单吗?
在最近的一次强化训练中,一位班长问战士:“你想家了吗?”让我不禁想起自己的一些事儿,那是一个刚穿上军装不满两年的战士,不停的忙碌在自己的战位,就连家里传来母亲身患重疾之时,也只是回家探望一眼后,便急急归队。一时间,本就劳累的部队生活,让他情绪变得不太稳定,看到这样的他,每当深夜来临,我便开始问自己,我们来到这里到底是为了什么?什么才是家?也许是在战友的热情,也许是家庭对我的教育,让我一步步走了出来,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家。
不由想起董必武的一句话:“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在国与家这两个名词里,很多人将他们区分得明明白白的,哪还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在骨子里发芽呢,更不要说是愿以我血献厚土,换得神州永太平的慷慨壮志。说起来,倒不是我身为军人,就盲目的去为军人点赞;只是在这繁华盛世之中,我们依然坚定接受红色文化的渲染,选择放弃安逸的环境,努力的学着先辈们的模样,将对家人的思念压在心底,穿着朴实无华的迷彩报效国家。都说着:我可以倒下,但是你一定要抬起高傲的头颅,站立在世界的舞台,这便是我们的追求,我们的目标。
你在哪,家就在哪儿。
中国:我在那神秘的东方。
我:好巧,我家也住在那儿。
穿上这一身沉甸甸的迷彩,我们将家这个美妙的词从那个温馨的地方改成了这片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的神州大地,那里孕育出多姿多彩的现代化中国,孕育出一个又一个热情的民族和伟大的人民。且将我现在的身份抛开,在今年的疫情中,多少勇敢的人走出“安全”的环境,走到新冠死神的镰刀旁,用一把把脆弱的手术刀斩断死神的镰刀;在今年的抗洪抢险中,多少坚强的“小鲜肉”学着先辈的样子跑到了堤坝旁、洪水中,一双双稚嫩的手千疮百孔。这些都是中华文化孕育出的宝贵财富,这也是军人把国和家紧紧连在一起的依据吧。
虽然总是会有人说一些难听的话语:这和平年代哪需要那么多当兵的存在呢,你看在这盛世中,科技解决了一大半的问题,还有的让那些热情的人解决就好了。是啊,这大中华如今是繁华盛世,人民有了科技,热心的爱国者也不在少数。可是都忘记了吗,那些热情的人中冲在最前沿的是军人啊,新冠肺炎也好,抗洪抢险也罢,哪一次不是军人冲在最前面呢?我们是这繁华盛世孕育出的孩子,我们在祖国母亲需要的时候,永远会第一个站出来,我们在那些勇敢的同胞,稚嫩的“小鲜肉”需要时,永远会第一个站出来。
若是此刻还有人问我什么是家,那我一定会这样告诉他:若没有穿上军装,我是爱国的,我愿为我的祖国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为践行中国梦而不懈努力;但现在的我,穿着这一身沉甸甸而又朴实无华的迷彩,我的家就在这神州大地,十四亿的中国人民都是我的兄弟姐妹,这里是我拼了命也要守护的地方。因为我知道先国后家。
其实很小的时候,就有人教过我们一个道理“先有国而后有家”,只是在不经意间我们自己去想明白了这件事,特别是穿上迷彩之后的我们,将这个道理诠释得淋漓尽致。只是这种诠释恰恰让我觉得“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说法不全面了,国与家的解释应该是:在祖国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的时候,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而在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那就是先有国而后有家,国就是家。
回头看,上一年级的时候,为什么老师将“国”和“家”两个字在同一节课教于我们呢?现在想想,还真有独特的道理的。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你我,演绎出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变迁;华夏画卷,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华夏画卷,盛世如此繁华。我住神奇的东方,这是我拼了命也要守护的地方;祖国永住我心中,我心永属祖国。国者,家也。
现在谈何为家,倒是轻松了许多,虽说那里不一定是灵魂的寄所,也可以说是心灵的港湾,虽不说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但至少可以带给我们温暖。而谈到国家,我们总有一种莫名的感觉,或酸或甜,或苦或辣。可无论怎样,有什么感觉,我们都应该爱他——爱国就是爱家,国就是家。
家人身旁的温馨与国泰民安,小家团聚与万家团圆,我都将选择后者,哪怕吃尽酸甜苦辣又何妨。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