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官宣退休年龄延迟到65岁的报道。人社部部长尹蔚民2016年曾表示当前退休年龄定为男的60岁,女的 55岁是基于50年代的政策。当时的预期人均寿命为50岁,而现在的人均预期寿命已经提高到70岁,实际人均寿命超过75岁了,所以延迟退休是必然的趋势。
对此,我有了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50年代的时候制定的退休政策是否合理。人均预期寿命50岁,退休年龄却设定为60岁和 55岁。这表示绝大部分人从政策上完全享受不到退休待遇。同时,当时中国刚刚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起步,绝大部分是农民,根本就没有退休一说。然后,在改革开放之后,因为企业改革又有很大一批人提前下岗又错失了享受退休待遇的机会。那么,真正享受到退休待遇的有多少呢?
其次,延迟退休之后,我们能享受到退休待遇吗?当前的人均预期寿命70岁,退休年龄65岁,还是有很大一批人活不到退休,即使活到了也享受不到几年也就去了。而且,以后会不会再继续延迟到70岁退休呢?未来谁又说的准呢?
第三点,假如我有幸活到了一百岁(哈哈哈,异想天开了),理论上可以享受很长时间的退休待遇。但问题来了,当前很多企业招工都要求18到45岁,甚至部分企业在35岁就强制下岗了。除了体制内的少数人以及部分专业技术人才,那么45到65岁期间失业了怎么办?看大门扫大街的名额也是有限的啊,这中间的20年怎么办呢?
回老家当农民?貌似也不太现实,随着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会种地的越来越少了,而且农业也高度机械化了,说到底农民也变成了一份职业,不是想当就能当的。
也许……先在棺材里躺个20年然后再出来领养老金……
好吧,为了能够领到养老金,我得活得足够长,然后不能失业,万一失业了也要有足够的积蓄撑到退休,或者得有一技之长在失业的时候能够养活自己。否则,不敢想象以后会怎样。
同时,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值得关注,有研究数据显示,根据当前的生育率,到2050年左右,我国的人口总数预计会是10亿左右,57岁以上人口6亿,劳动力人口也在6亿左右。基本上是一个劳动力要养一个老年人,而当前这个比例在三到四人养一个,压力可想而知。
人口老龄化问题和生育率低下的问题国家肯定会出台政策优化人口结构以及养老问题。但就个人而言,必须要考虑到以后出现种种意外的情况,未雨绸缪,避免到时候老无所依。
由此可见,工作之外的副业就很有必要了。而文字是永远不会过时的一份职业,从现在开始,应该还来的及,奔跑吧,拉姆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