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几篇,我们聊了人员的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文化的搭建等等话题,今天,我们把眼光从组织内转向组织外,聊一下如何进行向外管理。
什么是向外管理,就是对组织所处环境的管理,就是指如何处理好跟上级、合作伙伴和客户三者之间的关系。上级关系肯定需要处理好,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很多资源和决策都是只有上级才能决定的。“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合作伙伴也要做好配合,建立好关系,因为很多事情需要多个公司内外团队高效协作才能完成,保持友好的关系非常重要。
最后是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本质上大家最终都是为了客户服务,客户的满意度对任何团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服务好客户才是大家的共同利益所在。
所以说,管理好这三个方面的关系非常重要。同时,这三个方面的关系又是互为一体的,做不好其中一个,也会影响其他两个。无论是上级、合作伙伴还是客户,这是一个整体,一个生态,我们要经营好团队和个人,就需要全局去看待问题。任何一方我们没有处理好关系,都会影响整个环境。作为管理者,有责任运营好团队周边的环境,为团队撑起发展的空间。
那如何做好环境的管理呢?我们可以把组织与外界的关系当做一个产品来运营,通过产品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什么是产品的角度呢?就是要找准你的客户是谁,客户的特点是什么,你能帮他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解决问题的体验够不够好。拿这个思路我们来分别看一下。
首先第一点,要了解你的对象,无论是你的上级还是合作伙伴,你要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用同理心去理解对方。怎么算是了解了呢?类比我们做产品时候做的用户调研,尝试去回答一些问题,比如他们有什么特点,长处和短处分别是什么?只有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问题。
最重要的是,看人要看人的长处。对于我们的上级或者合作伙伴,往往我们天然就觉得对方就应该是完美的。其实不然,大家都是普通人,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但是,每个人做到这样的职位,肯定都有他的过人之处。看人就要习惯看人的长处,而不是短处。只有看到人家的长处,你才会更乐意主动去打交道,才会更愿意去努力学习和效仿,这才是成长性的思维。
第二点,要了解对方的处境和目标,帮对方解决问题。每一个岗位上的人,都有自己面临的问题和想要达成的目标。如果我们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我们能帮助他们解决什么问题,当我们推动事情的时候就会事半功倍。
比如我们的上级领导,他们管理的事情和团队比我们要多,那他的精力和时间就会更紧张。同时,他们解决问题的时候,面对的不确定性就会更高,做出决策的困难也更大。站在领导的角度,他希望有什么样的下属呢?时间有限,那就需要能简洁、高效沟通的下属。决策困难,那就希望下属能更多的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再比如我们的合作伙伴,他跟我们一样,做什么事情都离不开大家的配合和支持,但是很多资源都不是我们直接能管控的。所以,大家都有协调和沟通的压力和需求,都期望别人能够积极配合。站在合作伙伴的角度上来看,如果我们能始终站在他的角度想问题,始终追求合作共赢,那就一定会获得对方更多的支持和信任。
第三点,就是要关注对方的体验。什么是体验,就是在领导和合作伙伴那里,对你的信任程度有多少。这个信任是需要长期积累的,是每一次好的体验层层累加出来的。说到体验,有两个方面需要额外关注。
首先,要关注每一个细节。什么是好的体验,就是在熟悉过程中的惊喜,这些惊喜都是蕴藏在细节里的,细节决定命运。通过细节才能发现一个人真实的水平,才能发现一个人是否用心。好的细节会让大家印象深刻,会给团队和个人赢得信任。相反,如果一个小的细节处理不好,甚至会让团队所有的努力付之东流。
其次,要关注预期的管理。信任就是一次次稳定表现的积累。怎么能长久的稳定表现呢?除了我们要认真,要精益求精之外,还要管理好预期。什么叫预期?就是让对方对你所做的事情有一个正确的期待。比如我们在京东买了一件物品,京东就会提前告知我们大概什么时间点会送到,然后,物流的每一步都会及时通知我们,中间如果出现了什么问题,还会及时电话通知,这就叫预期管理。
再比如,在我们日常工作中有一句很出名的话,叫“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简短的几句话,蕴含着大道理,一个人靠不靠谱就看这三点。在我们的工作中,聪明人很多,但是真正靠谱的人太少了。做好这三件事,其实就是在做预期的管理,就是让你和你的团队靠谱起来。
总结一下,团队的外部环境非常重要,我们要像经营产品一样,花时间去了解、沟通、应变和服务,经营好我们团队和个人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