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3日清晨,一位少年从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的高楼上跳下,结束了自己仅十七岁的生命。而这位叫徐誉舒的少年,一直是老师和家长眼中的“天才”,自幼就表现出了过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内向而乖巧。警方判定自杀原因是因抑郁症高坠死亡。他的父亲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道:“我想不明白,我们的教育是怎么把一个活泼开朗,善良上进的孩子,变成了一个生不如死的厌世者的?”
事实上,仔细检查徐誉舒生前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后,会发现他的自杀并不是毫无前兆。事实上,徐誉舒同学是一位跨性别者,他女装,说话女性化明显。因为他女装的趣味,被男同学们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疯狂传播输出。他被人写猪、撕运动衣,偷手机等等。也许这些举动,在那些人眼中只是高中男生的嘴炮玩闹,但在一个心思细腻脆弱、内向傲气的小孩心中,这皆是对他人格的慢性摧残。
与此同时,校方和老师的不作为,也将他进一步推向深渊中。徐的父亲说,从初中到高中,他多次向学校老师说明儿子的心理问题,但没有得到学校应有的重视和关注。因为徐同学的乖巧内向,让老师同学很少发现他心理上潜藏的问题,以至于不会进行、很少进行刻意的疏导。学校的答复是:徐同学在上学前,心理医生表明他没有自杀倾向。但徐同学在生前曾经数次尝试自杀,最后被老师和同学阻拦下来。如果学校和老师,能够看到这个少年心中的挣扎,即便是无法彻底解开他的心结,至少可以帮他抵御同学间的恶意欺凌。而不是一味的无视显而易见的问题,只重视学习忽略心灵的引导,最终酿成悲剧。
在学校饱受折磨的徐誉舒,回家之后也不能得到片刻放松。在徐父眼里女装,说话女性化明显都令他无法接受,他不能“熟视无睹”。徐誉舒曾经打工过的店主对徐家庭的描述是“像教育局”“父亲对他严肃粗暴”。青春期的孩子本就心思细腻,不恰当的教育方式,短期看不见显著变化,但积压在孩子心上,是不少不小的抑郁,孩子会变得愈发不愿意同家人交心,家人同孩子间也会渐渐筑起一道隐形的墙。徐同学的遗书,只字不提原生家庭。这又是怎样一种悲凉,对于父母似乎已经没有后话可谈。家庭对于一个孩子,永远是最基础而坚实的影响,不理解、成绩上的硬性要求和压迫,久而久之,他的心灵已经饱受摧残。
事件发生以后,徐父一直向社会各界反复强调学校的失职。学校的失职是显而易见的,但徐父和学校共同表现出的对自身责任的忽视也值得所有家长和老师的反思。徐誉舒是曾经被视作天才的少年,他饱读诗书下笔成文,是如同星星一样闪耀的孩子。还有无数像他一样的孩子,别让疏忽的教育成为遮住群星的阴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