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旅行家中,以平民身份闻名于世的,外有汪大渊,内有徐霞客。汪大渊的旅行重在海外,而徐霞客的旅行重在国内,这是一种独特的互补。
和古今中外所有的旅行家相比,徐霞客最独特的意义在于:他是以性灵游以躯命游,是最纯粹、最专业的旅行家。父亲徐有勉常带家人往来于苏杭之间进行“家庭游”
少年时代的徐霞客和天下读书人一样,也参加科举考试,希望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他15岁首次参加“童子试”,未中,从此便与科举彻底告别,顺应内心的召唤,准备问奇名山大川。难得的是,徐霞客的父母非常开明,他们放手让孩子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徐霞客的父母是有远见的。他们不仅明白自己孩子的天赋所在,而且相信他能闯出一条路来。
在父母的支持下,徐霞客从15岁开始便专注地投入到自己的志向中。史料记载,徐霞客从此开始博览古今史籍、地理地方志、山海图经、游记等书籍,尽一切努力为自己的旅行做准备。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徐霞客从家乡江阴出发,赴浙江宁海旅游。至此,他一生壮游的序幕正式拉开。
江阴地处长江三角洲出海口南岸区域,是长江中下游的控扼中心、内外窗口,境内河渠纵横,襟江带湖,土地肥沃,是鱼米之乡。应该说,江阴县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少年徐霞客发愿问奇名山大川提供了一定的客观条件。徐霞客在晚年著作《溯江纪源》中说:“江河为南北二经流,以其特达于海也。而余邑正当大江如海之冲。邑以江名,亦以江之势,至此大且尽也。生长其地者,望洋击揖,知其大不知其远;溯其源者,亦以为发源岷山而已。”之后,壮阔的旅行不断延展,徐霞客踏访了按现今区划而数的21个省,100多座城市,探过500多个岩洞,游览的桥有1000多处。
中国人论功名富贵,首先喜欢讲出身。我们探查徐霞客的身世,发现他的祖上,也就是他的高祖徐经曾是江阴巨富。到其曾祖徐洽这一代,家产也算富裕,曾拥有田产12000多亩。祖父徐衍芳时家道中落,但仍拥有较多田产。至徐霞客父亲徐有勉基本就是普通人家了,但有一样不普通,就是从祖辈传承下来的家训和藏书,这成为徐霞客成长的精神富矿。徐有勉常常带着家人往来于苏杭之间,进行“家庭游”,这样的家风对徐霞客的影响也是必然的。
徐霞客的母亲王孺人是一位见识不凡、胸怀博大的女性,她是徐霞客这位旷古游圣背后的英雄。徐母出生在江阴金凤乡东常村一个书香门第,耕读世家,从小就聪明勤奋。19岁嫁到徐家,生下徐霞客。
少年时的徐霞客是一位“调皮捣蛋鬼”,应试科举的书不好好读,整天沉浸在古今史籍、山海图经等“冷门”书籍中,还动不动就私自爬山、登峰、潜水,喜欢像鹰一样飞在高空,像鱼一样畅游水中,极尽个人所能,而且做得像模像样。徐母对此因势利导,鼓励儿子立天地之志,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在母亲的呵护鼓励下,徐霞客一面如饥似渴地阅读历史地理和游记类书籍,一面开始在家乡附近游历。
正当徐霞客踌躇满志为自己的人生壮游做准备时,父亲徐有勉不幸病逝。这一年徐霞客18岁。欲问奇于名山大川,又不能把日益年迈的母亲丢在家里,徐霞客心里矛盾之际,母亲却鼓励他好男儿志在四方,不必顾及自己。为了鼓励儿子远游,徐母特意为他制作了一顶帽子,史称“远游冠”。从此,徐霞客带着母亲的激励和叮嘱,一次次出发,“定向而往,如期而返。”这是他与母亲的约定,也是他坚守的孝道。
有一次,徐霞客在游武当山时,“忽忆日已清明,不胜景物悴情。遂自草店,越二十四日,浴佛后一日抵家。以太和榔梅为老母寿。”当时的榔梅树不仅属于珍稀树种,且被奉为武当山“圣树”,其果实也被寺庙列为“禁果”。曾有道士偷偷带出去三四枚,被发现后受到严厉惩罚。徐霞客为了表达对母亲的孝心,主动向观主索要,在游记中他说:“形状和金橘相同,渗出蜂蜜一样的液汁,金的外表,玉的质地,非凡品也。”这次,他一共得榔梅果8枚,除自己尝一枚外,其余全部带回给母亲做了寿礼。
徐母不仅在教育孩子方面成功,在治家方面也很在行。徐有勉病逝后,徐母在操持家务之余,发挥自己纺纱织布的特长,开设工作坊,带领村民从事纺织业。经她手纺织的布密而细,平整光滑,购买的人都能清晰辨认出“徐家布”,在当地集市上成为抢手货。
徐母还是一位有远见的女性。为了保存先贤的书画、诗文作品,她与儿子商量建立了晴山堂,将94篇诗文墨宝刻于石上留传下来,成为重要的文化遗产。
徐母的这种爱,是大爱,她被东林党首领高攀龙赞誉为“东海贤母”。而作为儿子的徐霞客,他的孝,是大孝。父母健在时,他孝父母之志,游必有方,定期而往,如期而返,不让父母担心。父母去了,他收起行装,守孝三年。“穷游”的他一点不比今天的“背包客”舒服,曾有学者测算,仅徐霞客最后西行云南三年的旅费,折合人民币就为16万到20万元,这在今天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那么徐霞客长年的旅费来源有哪些?他在旅途中的“吃住行游购娱”是怎么进行的?
答案如下:家庭支持。徐母所织的“徐家布”有很好的效益,这应该是徐霞客早期的主要旅费来源。徐母去世后,徐霞客也靠变卖、抵押田产作为支撑。 朋友接济。如在云南受到土司木增的帮助。还有官员朋友送他一块马牌。马牌是古代官员拥有的“公务证件”,有了马牌,徐霞客可在全国任一驿站免费休息,还可以征用民夫为其抬轿,用处很大。 僧人道士的帮助。徐霞客一介布衣,既需要僧人作向导,又需要在寺庙借住,并用斋饭。自己克服困难。“暝则寝树石之间,饥则啖草木之食”。
总体来说,徐霞客是“穷游”,而且一点不比今天的“背包客”舒服。
徐霞客特立独行的旅程,不仅描绘出精彩的山河图景,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崇高而有趣的灵魂。他的旅游是愉悦非凡、充满无限惊奇的:“停足仙筏桥,观石梁卧虹,飞瀑喷雪,几不欲卧。” 他看到的风景是惊心动魄的:“两壁石质石色,光莹欲滴,垂柱倒莲,及若镂雕,形欲飞舞”;更有“龙秋之瀑,轰然下捣潭中,岩势开张峭削,水无所着,腾空飘荡,顿令心目眩怖。”
“时浮云已尽,丽日乘空,山岚重叠竞秀。怒流送舟,两岸秾桃艳李,泛光欲舞,出坐船头,不觉欲仙也!”就连我们的大文豪鲁迅先生,读此游记后也不禁写下“独鹤与飞”的遐思,他多么想变成一只仙鹤,与徐霞客一起到这奇异的世界里遨游啊!
在游雁荡山时,有时“如行刀背”,而且所经境地,难以容足。徐霞客在山崖上踌躇再三,不敢再由原来的小道返回,只能叫仆人脱下裹脚布接成布绳,依次从悬崖上悬空而下。等下到石级处,仅能容纳双脚,再没有多余的地方。遥望悬壁下面,深有百丈。后来,他们竭尽全力挽布绳腾空跳跃,才攀到上一层的岩石上,得以脱险。
除了自然之险,还有人祸:如衡阳遭遇劫匪,靖州遭遇小偷,到云南,一直跟随多年的旅伴顾仆竟然携款潜逃,卷走了丽江土司送给他的“黑香白镪十两、黄金四两”。他走出洞口对众人说,洞里没有鬼怪,却有奇特壮观的风景。在赴云南的万里遐征中,徐霞客有一位同伴静闻和尚,他曾用指血抄写了一部佛经,他要和徐霞客一起去大理,将这部佛经供奉于鸡足山道场。不幸的是,他们在湘江遭遇劫匪,悲惨逃命,静闻受劫匪刀伤,几天后病死在广西。
“必窆骨鸡足山。”这是与徐霞客萍水相逢的“驴友”静闻留下的遗言。一位日益年迈、在万里孤旅中跋涉的人,要为一位已死的人实现遗言吗?回答是肯定的! 一年后的冬天,徐霞客背着静闻的遗骨和那部经书抵达鸡足山。他抵达的时候,鸡足山古寺中的众僧无不动容。这是徐霞客对诺言的履行,对逝者的告慰。虽然萍水相逢,当事人已逝,我也要跋山涉水,不远千里来完成他的遗愿!
一次,徐霞客准备进入湖南的麻叶洞。当地乡民拿着镰刀、木棒守在洞口,其他人则放下手中的劳作,把洞口团团围住。他们担心徐霞客能否活着出来,因为传说洞中有神龙、妖怪,还有蟒蛇,会吃人。徐霞客面带微笑,从容拿起火把进入洞中。在洞中,他亲身感受了洞里的天然奇景。完成探险后,他走出洞口,对守在洞口的一百多人说,洞里没有鬼怪,却有奇特壮观的风景。大家看到徐霞客神清气爽,讲得神采奕奕,无不敬佩。
徐霞客不仅挑战一切,而且从不迷信权威。他痛恨因袭附会,以讹传讹。他说“山川面目,多为图经志藉所蒙。”登顶天都峰,徐霞客感觉“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再爬上莲花峰顶,果真发现“其巅廓然,四望空碧,即天都亦俯首矣”“峰居黄山之中,独出诸峰上”,因而得出莲花峰是黄山最高峰的结论。这一发现令今天的测绘专家啧啧称奇,因为现代技术测定,莲花峰海拔为1864米,天都峰海拔为1810米,两峰高度相差54米,而两者相距1100米,一般人是很难通过目测发现这一差距的。
53岁的徐霞客准备继续西行进入缅甸时,遭到了土司木增的善意阻拦,木增说,五月的丛林中瘴气甚厉,还有野人出没,随时会有性命之忧。而此时,由于长年奔波,徐霞客的身体状况已经很不好了,最重要的是双脚磨烂,用他自己的话说“两足具废,心力交瘁”,权衡再三后,徐霞客最终放弃了进入缅甸的念头,这是徐霞客旅行30多年来第一次主动放弃。云南,也成了徐霞客人生旅程的终点。
这一年是1640年,徐霞客再也走不动了,而且病情不断加重。看到这种情况,木增果断派遣八个精壮纳西族汉子,将徐霞客用竹椅抬回几千里之外的江阴老家。这些纳西族汉子遵照木增的嘱托,穿山越岭,披风沥雨,历时半年,把徐霞客平安抬回了老家。几个月后,徐霞客在病中与世长辞。
据说,徐霞客临终时对儿子交代,他死后头要朝向云南方向,意在表达对木增的感激之情。徐霞客在丽江期间,对这位木土司热衷中原文化十分钦佩,便“连宵篝灯,丙夜始寝”,完成了木增《云薖淡墨》书稿的整理编校工作,并为木增的《山中逸趣》集写序言等。同时,还指导木增的儿子木宿学习写作。木增对徐霞客也表示出了极大的尊重。
今天,当无数的旅游者在丽江木府博物院门前驻足,瞻仰木增和徐霞客的雕像时,仍会被那段高尚的友谊感动。 死不恨矣,他是真正的旅行家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徐霞客客观评价了自己的一生,他说:“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元耶律楚材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与三人而为四,死不恨矣。”死而无憾,足矣!
作为职业旅行家,徐霞客首先在旅游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因为他卓越的旅行,也使他成为当然的地理学家。“他是中国山岳地理研究的鼻祖。由于徐霞客的卓越贡献,我们应该把他看作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地理学家之一。《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具有世界性的科学文献。”作为一位科学家,他不信鬼神,对地貌、溶洞、水文、动植物、温泉、地质等众多方面都有真实、准确、细致的记录,共记录地貌类型61种、水体类型24种、动植物170多种,名山1259座,岩洞溶洞540多个,50多处文物古迹,百科全书式地提供了地理学方面的史料。为此,我们可以从下面一张表格中对比历代地理名著的考察记录情况(见表)。
此外,徐霞客所考察的喀斯特地貌比西方早200年;他弄清了珠江源,纠正了《大明一统志》的错误;纠正了《禹贡》的错误……因为旅行,他已经将自己铸造成了一位卓越的地理学家!
在文学方面,徐霞客可以称得上卓越。他“据景直书,模范山水”,形容物态,摹绘图景,不仅文字功夫非同一般,而且“风格”独树一帜。他的游记天趣横生,气象万千,高山大河,源流曲折,喧腾纸上,所记奇景胜迹,灿若繁星,无不让读者称奇赞叹!他现存37首古诗,也证明着其文学方面的实力和才华。
比如他写山峰:我欲倒骑玉龙背,峰巅群鹤共翩翩。 写大海:万壑归同一壑沤,银河遥点九天秋。写瀑布:珠玑错落九天影,冰雪翻成双壁喧。 写积雪:北辰咫尺玉龙眼,粉碎虚空雪万年。写梅花:春随香草千年艳,人与梅花一样清。 写友情:别君已许携君骨,夜夜空山泣杜鹃。
在生态学方面,徐霞客不仅综合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洋溢着对大自然的热爱,这种纯粹的“中国的自然之爱”,让我们真切感觉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大意义。
同时,徐霞客还详细记录和反映了民族地区的游历情况,涉及瑶族、壮族、苗族、纳西族等众多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节庆活动等,是古代内容丰富的民族学调查实录。他广泛接触明朝末年社会各个阶层,记录了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提供了一部明末社会情况的信史。
当然,在励志方面,徐霞客和他的游记也是不可多得的精神之源。先不说他遭遇盗贼、战胜饥饿和探险的艰难,单就长期坚持写日记就足以见其恒心。现存63万字的游记,不仅是我国古代游记作品中规模最大的鸿篇巨制,也是对无数写作者专注于一事的励志丰碑。当今天的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书房里,还心存埋怨或懈怠时,不妨想想一千多年前那位“就破壁枯树,燃松拾穗,走笔为记”的大旅行家徐霞客。
徐霞客从22岁开启探险之旅, 51岁作人生的最后一次出发,53岁因“两足俱废”而东归,54岁去世。这一生中,他只做了一件事,旅行,不懈的追求诗与远方。更可贵的是,在那个应举成风的时代,徐霞客选择了一条艰难无比的道路:以生命为代价,以考察大自然为己任,置身风雨寒暑、悬崖峭壁,四处游历,创下众多历史之最,被誉为“旷世游圣”。
徐霞客留给我们的财富是立体的、巨大的,他用最独绝的旅行,最精美的文字,描摹了世间最奇妙的风景,表达了最高洁的情感,追求着最和谐的天人关系,铸造了最真实的科学精神,这不仅是徐霞客成功的根本所在,也是留给我们的最大财富。
我一直在想,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旅行家?旅行者和旅行家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现在,纵览徐霞客的一生,可以得出这样的“答案”:成为一名旅行家最核心的标准有两条,一要有载入史册的旅行经历,二要有不朽的游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