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包括孩子)的行为都遵循一个公式:行为背后是情绪,情绪背后是需要。
比如一个孩子想吃汉堡,妈妈没有给他买,说他上火了,不能吃这个,孩子非常生气打了妈妈。孩子打妈妈是行为,行为的背后,是孩子愤怒的情绪,愤怒的背后,则是自己想吃汉堡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家长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孩子的需要(要求)是否合理,当家长认为不合理时,就不由自主地把处理问题的重点放在了“讲道理”上,花很多时间给孩子讲述为什么不能吃汉堡。
但是问题在于:在孩子的情绪没有被看到和处理之前,家长对其谈大道理,这样的情况除了加重孩子的负面情绪之外,毫无作用。
孩子想吃汉堡的需要没有被满足,他的内心既憋闷又委屈,在这样的情绪之下,他怎么可能心平气和地听妈妈说的那些道理呢?
也许有的家长会困惑:孩子明明就是上火了,难道我还要让他吃汉堡吗?并非如此。这里所说的满足,并不一定是实质的内容满足,比如孩子想吃汉堡就给他买,这其实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所谓心理上的满足,就是家长对孩子的需要给予合理性的肯定和接纳。所以家长应该首先肯定(承认)孩子的需要。
儿童与成人不同,儿童的专注力非常狭窄,他们往往会特别注意自己的目标,换句话说,他想吃汉堡,他只关注自己的这个目标能不能满足,没有多余的精力处理别的信息。所以,家长如果直接对儿童的目标进行了否定——比如直接拒绝孩子的要求,孩子就会因为需要被否定,而产生强烈的挫败感,进而引发情绪的失控,做出一些在大人看来不可理喻的行为。
之所以家长会认为孩子不可理喻,实际上是对孩子情绪的合理性的不理解和不接纳。
事实上,也许孩子对事物的认知有局限,但是在他自己的认知系统里,在自己的逻辑下,他的这种激烈情绪是合理的。或者这样说更为准确:情绪和感受都是主观的,它们本身没有“是否合理,应不应该”的说法。
所以,孩子因为需要没有被满足而产生挫败感,并因挫败感产生恼羞成怒的状态是很合理的。
很多家长容易把孩子的情绪和行为混在一起,比如看到孩子的行为是不讲道理的,是野蛮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就连同孩子的情绪也不能接受。当家长把孩子的情绪和行为打包在一起处理时,孩子感受到的是自己这个整体都不被接纳。
难得小宝这次做到自律,在爱人没回来至少禁得住诱惑,没吃蛋糕
难得小宝考试各科都提升了几分,没有退步或者保持原状。
难得爱人今天有时间,买了鸡收拾好,我回去直接开火炖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