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三人言而成虎,众口词而铄金。《三国演义》的深入人心,而致杨修死于「鸡肋」,沦为世人公论。
「鸡肋」之论,正史虽确有载录。参《三国志·武帝纪》引注《九州春秋》所载,“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同时《后汉书·杨震传附玄孙修传》中亦有提及此事。但是皆未提及,曹操是因「鸡肋」之论,而诛杀杨修。
据《三国志·曹植传》引注《典略》载,‘至二十四年秋,公以脩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乃收杀之。脩死后百余日而太祖薨,太子立,遂有天下。’
即杨修死于建安二十四年(219)秋。
首先,时间上存在偏差。因为曹操从汉中撤军是在建安二十四年(219)五月。
其次,杨修的罪名是「漏泄言教,交关诸侯」,即泄密国谕、结党通敌。罪名可比动摇军心严峻的多。换言之,杨修绝非死于「鸡肋」。
而据《后汉书·杨震传附杨修传》注引《续汉书》记载,杨修死时年四十五岁,而非三十四岁。
据《曹植传》载,‘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脩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即曹操数次欲立曹植为太子。可见,曹操对曹植之喜爱,以及夺嫡争斗之激烈……
《魏晋世语》中即多次提及,曹丕谋主吴质与曹植、杨修之间明争暗斗的场景……
如《三国志·吴质传》引注《世语》载,‘魏王尝出征,世子及临菑侯植并送路侧。植称述功德,发言有章,左右属目,王亦悦焉。世子怅然自失,吴质耳曰:“王当行,流涕可也。”及辞,世子泣而拜,王及左右咸歔欷,於是皆以植辞多华,而诚心不及也。’
又《典略》所载,“脩临死,谓故人曰:“我固自以死之晚也。”其意以为坐曹植也。”换言之,杨修之死,实际是牵扯至曹植与曹丕的夺嫡之争……
据《曹植传》所载,曹操‘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
以此推之,曹操应是在确立曹丕为太子后,为防备以曹植为主的谋士集团,在自己死后引发内乱,故而诛杀杨修。
但据《三国志·文帝纪》载,‘建安二十二年(217),曹丕立为魏太子。’
即距离杨修被杀,却是相隔两年之久。且同样是曹植阵营的丁仪、丁廙兄弟并未遭到曹操牵连。或许是出于杨修才华、背景之故。但是完全将杨修之死归责于夺嫡之争,却是有些以偏概全……
《曹植传》载,‘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即「司马门」事件,亦是整个夺嫡之争重要转折。
然参《曹植传》载,‘二十四年(219),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即曹操给予曹植之保护伞。然曹植「醉不能受命,於是曹操悔而罢之」。
不过依《魏氏春秋》所注,‘植将行,太子饮焉,偪而醉之。王召植,植不能受王命,故王怒也。’
可见,曹丕即使位居太子,依然随时提防曹植反扑。以此推之,曹植因「司马门」事件而「失宠」,亦是曹操对于曹植的一种保护……
另参《后汉书·杨震传附玄孙修传》引《续汉书》载,“人有白修与临淄侯曹植饮醉,共载从司马门出,谤讪鄢陵侯彰。太祖闻之,大怒,故遂收杀之。”
换言之,杨修实则死于「司马门」事件。
而《魏武故事载令》却载:“诸侯长史及帐下吏,知吾出辄将诸侯行意否?从子建私开司马门来,吾都不复信诸侯也。恐吾適出,便复私出,故摄将行。不可恆使吾以谁为心腹也!”
可见「司马门」事件,令曹操之忌讳并非曹植,而是「诸侯长史及帐下吏」。
因为曹操嗅到了阴谋的味道,毕竟仅凭曹植尚无法做到「私开司马门」,曹植只是政治利益的牺牲品。其中,应是牵扯至更深层的政治因素,亦是曹操疑心、诛杀杨修的导火线之一。
《曹植传》引注《世语》曰,‘脩年二十五,以名公子有才能,为太祖所器。’《典略》亦载,‘是时,军国多事,脩总知外内,事皆称意。自魏太子已下,并争与交好。’可见,杨修甚为曹操所器重,曹丕、曹植则是「并争与之交好」。
换言之,杨修无需提前站队。以杨修之背景与能力,无论将来谁承继大统,杨修皆会受到重用。
退言之,即使站队亦应选择曹丕。曹操虽然钟爱曹植,但嫡长子继承制却是世家门阀之根基所在,「废长立幼」则为世俗所不容。贾诩即曾以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之事劝谏曹操。即使是曹操亦很难违背。
故杨修选择曹植,即是在对抗世家门阀之规则。而杨氏作为当时最大的门阀之一,又岂会允许杨修如此。
对比双方阵营,曹丕的智囊中,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在《晋书》中号称「四友」。其中司马懿、陈群皆是世家门阀的代表,「九品中正制」即出自陈群之手,代表的是世家门阀的利益。
而曹植智囊集团中坚的丁仪、丁廙,只因与曹丕有私仇,故而愿意辅佐曹植。其余皆是一些文人,并没有什么重量级世家辅助曹植。
以此推之,杨修选择辅佐曹植,许是曹操暗中指定。曹操设计以杨修支持曹植夺嫡,间接拨动世家门阀之根基,以削弱门阀之威望。同时,以夺嫡之争,引动门阀间之对抗。
直至「司马门」事件,让曹操看到了门阀鱼死网破之决心。
曹操曾写信给杨彪中提到:“足下贤子,恃豪父之势,每不与吾同怀,即欲直绳,顾颇恨恨。”即在暗指杨氏阳奉阴违,并未诚心辅佐曹植。
曹操世之英雄,又岂会忌惮杨修一个后辈。
其一、杨氏四世清德,海内所瞻。而曹丕未有驾驭杨修之能。恐自己去后,汉室余臣以杨修为首,借曹植之名予以反扑,造成内乱,动摇大魏政权。故而最终为曹丕去除遗患。
而杨修之死,亦是曹操对曹植的最后一层保护……
其二、世家门阀设计「司马门」事件,即使牺牲杨修,亦绝不妥协。
故参《典略》载,“脩临死,谓故人曰:“我固自以死之晚也。”杨修亦知曹操欲以自己牵扯杨氏,再以杨氏撬动、对抗门阀集团,早已是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心。故是心如明镜,知晓早晚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