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问我:“尝试着做平板支撑,可总是坚持不下去,怎么办?”
起初我会告诉他一些坚持做平板支撑的“原因”。比如,身体健康受到威胁,必须要锻炼;有一个爱好健身的好友在督促我;我喜欢锻炼之后淋漓尽致的感觉;我工作不是很忙,有时间锻炼;做平板支撑不需要多少地方,方便......
但这些理由,说到最后连我自己都不太相信了,这些根本就不是必须要坚持做平板支撑的原因。
后来跟一些多次尝试锻炼健身、但都没能坚持下去的人聊得多了,慢慢发现他们坚持不下去得原因都不是我说得那些。其实坚持一项体育运动并没有那么难,只是我们习惯了放弃。比如,做五分钟的平板支撑,太累了,放弃;做一分钟的平板支撑,太少了,没用,放弃;连续做了一周,没什么效果,放弃;今天工作加班,没时间了,放弃;今天打球了,也是运动了,放弃;今天身体不太舒服,放弃;今天来客人了,放弃;今天心情不好,放弃;今天就是不想动,放弃......
因为习惯了轻易放弃,放弃就成了一件自然而然地事情,任何事情都能成为放弃地借口。有时候甚至不用为放弃找借口,就顺其自然地放弃了。
当放弃成为一种习惯时,自然就没有内在力量支撑自己去坚持。因此,不是坚持有多难,只是我们习惯了放弃。那么,放弃地“习惯”是怎样养成的呢?
一、高估困难,低估自己
高估困难,低估自己可分成两种情况来看:
第一种,困难是确实存在的。的确有一些事情是相当困难的,困难到还没开始做,就有些胆怯了。比如,某投标团队,在团队的个体实力、公司经费、距离远近等各方面都不如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准备竞投。一名员工跟上司抱怨:“明知道不会中标的投标项目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做?”当下的条件的确不如对方,但也无需将困难抬高到不可战胜的程度。凡事无绝对,比不上并不代表一定会输,所以不可以轻易放弃。
第二种,困难是假想出来的。通常情况下,真正困难的时候占比是少的,多数的困难都是臆想出来的。比如,仍然是一个投标团队,一名员工跟上司抱怨:"明知道不会中标的投标项目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做?”他的理由是各方面都不如对方,但现实是,该团队在各方面的比拼中都不比对方差,最终轻松胜出。
其实,根本没有“明知道不会中标”的投标,也没有“明知道赢不了的困难”,只是我们习惯了放弃。我们习惯性地在潜意识里加大“中标”的难度,还会找出许多理由让我们放弃得心安理得。在提高困难得同时,我们不可避免地会低估自己得能力,让“明知道不会中标”得心态占据主导,结果只能是放弃。
二、凡事都想找捷径,没有捷径就放弃
健身房里有一个怪现象,就是持续锻炼得都是身材相当不错得人,那些身材不佳得人为什么不来?那些身体不好得人为什么不来?那些整天喊着要健身得人为什么不来?
他们都在忙着找捷径呢!想找一种不用累、不用咬牙、不用挥汗如雨、不用痛苦难熬,就能甩掉肥肉、锻炼肌肉、保持健康得方法。
曾经我也是其中得一员,我甚至还想过,能不能在少付出的情况下,学会一门格斗术呢?如今,我为自己有过这样的想法而感到羞愧。我也受到了这个想法的惩罚,至今我距离想学习的格斗术越来越远了。
其实,很多人都和曾经的我有同一种想法。他们从想要健身的开始,就在寻找捷径,今天试试这个,明天试试那个,结果发现跑步很难坚持,去健身房总是没时间,打球总是找不到伴儿,游泳总是找不到大海......各种理由,使得每一次尝试才刚刚开始就放弃了。但在放弃之后,还会暗自嘀咕:有没有一种躺着就可以减肉的方法?有没有睡觉就可以练肌肉的窍门?
之所以人们总想着走捷径,是因为人类的潜意识里存在懒惰因素,总想找一个不用努力或者是只需要付出一点儿努力就可以搞定的捷径,当找不到捷径的时候,就埋怨客观因素的不给力,然后在气愤中选择了放弃。
三、对失败的恐惧大于对成功的渴望
很多事情在做之前,我们都会无意识地预估失败的成本,因为我们害怕失败,才会特别重视失败,大脑中总有各声音告诉我们,失败了就白努力了,失败了会损失更多,失败了会被人笑话......此消彼长,对失败的恐惧越大,对成功的渴望就越弱,于是选择了放弃。
比如,总听到男孩子在放弃喜欢的女孩儿时说:“女神不理我,我再努力也时没有用的。”每次听到类似的说法,我总想告诉他:孩子,你这样追得上女神才怪呢,因为你根本没有那么想追啊!什么叫再努力也是没有用的,若仅仅因为对方不理就轻易放弃,那只能解释为是对失败的恐惧远大于对追到女神的渴望。在这些男孩的心里,自己的面子远比心中的女神重要,所以,放弃得理所当然,自然也失败得理所当然。
当对成功得渴望小于对失败得恐惧时,就会出于自我保护性心理,从而主动选择放弃。在这些人得心里,放弃虽然不会成功,但是也不会失败,更没有任何损失。当认为不成功也没有太大关系得时候,就会选择轻易放弃,以保证风险成本更小的“不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