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D·洛克菲勒,是美孚石油公司(标准石油)创办人,世界公认的“石油大王”。他出身贫寒,却通过自身努力,影响了石油、金融、政治、慈善等多个行业,改变了美国,影响了世界,他的名字几乎就是美国梦的代名词。比尔·盖茨把洛克菲勒作为自己唯一的崇拜对象:"我心目中的赚钱英雄只有一个名字,那就是洛克菲勒。”从他留下的《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一书中,我们不仅仅可以看到洛克菲勒优良的品德、卓越的经商才能,还可窥见一代巨富创造财富的谋略与秘密。
书中文字真诚质朴、循循善诱,可以从中看出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期望与栽培之心。古今中外道理相通,书中的很多观点,对于我们今天也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今天我想先来探讨下,洛克菲勒关于“个人如何成才”的观点。
起点不会决定结果
我们的命运由我们的行动决定,而绝非完全由我们的出身决定。 享有特权而无力量的人是废物,受过教育而无影响的人是一堆一文不值的垃圾。
机会永远都会不平等,但结果却可能平等。
但你需要强化这样的信念:起点可能影响结果,但不会决定结果。能力、态度、性格、抱负、手段、经验和运气之类的因素,在人生和商业世界里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你的人生刚刚开始,但一场人生之战就在你面前。我能深切地感觉到你想成为这场战争的胜者,但你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追求胜利的意志,只有决心做好准备的人才会赢得胜利。
有人说“寒门再难出贵子”,真的是这样吗?也有反鸡汤的话:“比你聪明的人比你还努力,那你努力还有什么用?”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又跑去把永乐大帝二世《寒门再难出贵子》完整地看了一遍。这篇文章说得真挚诚恳,所以我不否认家庭、时代、机遇等因素对个人的影响会非常之大,但是,我认为这并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不然,我们个人的奋斗还有何意义?身为穷人阶层难道只需混吃等死就行了?
纪录片《人生七年》也展现了富人与穷的思维、境遇的差异,绝大多数参与这个记录片的小孩,都是沿着他们父辈的老路在走,富人依旧是富人,穷人还是穷人。但是,也只是绝大多数而已,并不是百分之百。其中,穷人家的小孩尼克就通过自己努力,跳出了之前的生活状态,成为了大学教授。
起点可能影响结果,但不会决定结果。你做点什么,和不做什么,还是有差别的。
运气是设计的残余物质
世界上什么事都可以发生,就是不会发生不劳而获的事,那些随波逐流、墨守成规的人,我不屑一顾。他们的大脑被错误的思想所盘踞,以为能全身而退就值得沾沾自喜。 约翰,要想让我们的好运连连,我们必须要精心策划运气,而策划运气,需要好的计划,好的计划一定是好的设计,好的设计一定能够发挥作用。你需要知道,在构思好的设计时,要首先考虑两个基本的先决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知道自己的目标,譬如你要做什么,甚至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第二个条件是知道自己拥有什么资源,譬如地位、金钱、人际关系,乃至能力。 这两个基本条件的顺序并非绝对不能改变,你可能先有一个构想、一个目标,才开始寻找适于这些资源的目标。还可以把它们混合一处,形成第三和第四种方法,例如拥有某种目标和某种资源,为实现目标,你必须选择性地创造一些资源,也可能拥有一些资源和某个目标,你必须根据这些资源,提高或降低目标。 你根据资源调整目标或根据目标调整资源之后,就有了一个基础——可以据以构思设计的结构,剩下的东西就是用手段与时间去填充,和等待运气的来临了。 你需要记住,我的儿子,设计运气,就是设计人生。所以在你等待运气的时候,你要知道如何引导运气。试试看吧。
“纪秋一直很幸运”,并不是说我经常中大奖,实际情况是我“再来一瓶”从来不中,公司年会一半人中奖,我是不中奖的另外一半。但是我还是很幸运。因为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的人都非常好,3个从业经历,每个单位的领导都对我很好,认可我的能力,让我工作得很愉快,提升的空间也很大。我一直认为这是运气,但是经人点醒,发现或许其中也有非偶然的因素。因为我知道我的工作目标,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我会有意识地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样有助于我更加出色地完成工作让领导省心、放心,所以又获得了更多地支持,如此形成良性循环。
或许,我以为上天恩赐的幸运,也是我设计出来的?我渴望的人生由此而来。
热爱工作
我认为,工作是一项特权,它带来比维持生活更多的事物。工作是所有生意的基础,所有繁荣的来源,也是天才的塑造者。工作使年轻人奋发有为,比他的父母做得更多,不管他们多么有钱。工作以最卑微的储蓄表示出来,并奠定幸福的基础。工作是增添生命味道的食盐。但人们必须先爱它,工作才能给予最大的恩惠、获致最大的结果。 我初进商界时,时常听说,一个人想爬到高峰需要很多牺牲。然而,岁月流逝,我开始了解到很多正爬向高峰的人,并不是在“付出代价”。他们努力工作是因为他们真正地喜爱工作。任何行业中往上爬的人都是完全投入正在做的事情,且专心致志。衷心喜爱从事的工作,自然也就成功了。 热爱工作是一种信念。怀着这个信念,我们能把绝望的大山凿成一块希望的磐石。一位伟大的画家说得好,“痛苦终将过去,但是美丽永存”。
噢哦,这是不是想要压榨员工“剩余价值”的万恶资本家在给我们洗脑,让我们乖乖工作?!但是,热爱工作,很多成功人士的经验都在印证这一点。这并不是说你只要你热爱工作就一定能成功,理性地看待这个事情,很多失败的人也一样很热爱工作。但是,我们很少看到一个每天抱怨工作、排斥工作的人可以成功的。
企业家不是慈善家,他们不会因为你需要钱就有义务给你钱。现实情况是,企业家需要那些更能够帮他创造价值的人。而我们需要企业,也不仅仅因为我们需要一份能够维持我们生活的收入(虽然绝大多数人这么认为,并把工作当做一份不得已而为之的苦差事),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被学习的热情所驱使,努力成为更好、更具价值的自己,我们在从事一项迷人的事业。
行动胜过好主意
有位聪明人说得好,“教育涵盖了许多方面,但是他本身不教你任何一面。”这位聪明人向我们展示了一条真理:如果你不采取行动,世界上最实用、最美丽、最可行的哲学也无法行得通。
很多人都相信心想事成,但我却将其视为慌言。好主意一毛钱能买一打,最初的想法只是一连串行动的起步,接下来需要第二阶段的准备、计划和第三阶段的行动。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少有想法有主意的人,但懂得成功地将一个好主意付诸实现比在家空想出一千个好主意要有价值得多的人却很少。
人们用来判断你的能力的真正基础,不是你脑子里装了多少东西,而是你的行动。人们都信任脚踏实地的人,他们都会想:这个人敢说敢做,一定知道怎么做最好。我还没听过有人因为没有打扰别人、没有采取行动或要等别人下令才做事而受到赞扬的。
以前,我特别羡慕那些能够说得头头是道的人。我认为他们懂那么多知识,做起事来一定很棒。现在,我更喜欢那些脚踏实地努力行动的人。在工作中,提出一个创意、想法是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事情,但是具体地去落实、执行很可能会无疾而终。社会需要有梦想家,也需要有实干家,后者可能不够璀璨,但奠定了我们社会的基础。
正确面对失败
没有不经失败的幸运儿,重要的是不要因失败而变成一位懦夫。如果我们尽了最大努力仍然不达目的,我们所应做的就是汲取教训,力求在接下来的努力中表现得更好就行了。
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可取代毅力。才干也不可以。怀才不遇者比比皆是,一事无成的天才很普遍;教育也不可以。世上充满了学无所用的人。只有毅力和决心无往不利。
采取“我暂且试试看,但我想还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态度,最后一定会招致失败。“不信”是消极的力量。当你心中不以为然或产生怀疑时,你就会想出各种理由来支持你的“不信”。怀疑、不信、潜意识要失败的倾向,以及不是很想成功,都是失败的主因。心中存疑,就会失败。相信会胜利,就必定成功。
在一生之中,我们要经历太多次失败了,除非我们放弃探索未知边际,永远活在我们的舒适区。天才成功的可能性可能还不如那些有毅力的人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为了目标拼尽全力,失败后汲取教训,争取下次做得更好,这才是正确面对失败的态度。
与自己和谐相处
蒙辱不是件坏事,如果你是一个知道冷静反思的人,或许就会认为侮辱是测量能力的标尺,我就是这样做的。 我知道任何轻微的侮辱都可能伤及尊严。但是,尊严不是天赐的,也不是别人给予的,是你自己缔造的。尊严是你自己享用的精神产品,每个人的尊严都有属于他自己,你自己认为自己有尊严,你就有尊严。所以,如果有人伤害你的感情、你的尊严,你要不为所动。你不死守你的尊严,就没有人能伤害你。
我的儿子,你与你自己的关系是所有关系的开始,当你相信自己,并与自己和谐一致,你就是自己最忠实的伴侣。也只有如此,你才能做到宠辱不惊。
社会会根据我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反馈。有的评价是公正的,而有的不是;有些评价会让我们飘飘然,而有的会让我们如坠谷底。外在因素牵引着我们的情绪,让我们如同过山车一般,心情时上时下。
为自己多去找几把标尺,内心拥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别让外在的因素牵着我们的鼻子走。儒家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事物有其先后顺序,在接纳世界之前,我们首先要接纳自己、与自己和谐相处。之后,我们才能够安定、长效地为世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