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保持看书的习惯,文字会让人有幸福感。
来简书的第一天,不知道会坚持多久,也不知道要写什么,不知道会不会有人看,就想着自己个儿要写点东西。自认为读书的时候文笔不行。初中一次家长会,妈咪和语文老师沟通,尤其记得针对我的作文问题谈了很多,最后给了一剂——订阅《读者》。从此路过报刊亭看看有没最新一期。不知道有没有用。最开始边看边想,为什么简简单单的故事我就写不出来呢。看得多了,别人写什么,搁我自己我会写什么。家里边就那么陆陆续续攒了厚厚几摞。可惜地震的时候有的没能抢救出来,被雨水泡坏了,剩下一部分晾干了随着我搬了三次家,皱巴巴的,还有一些霉斑印。虽然我不是特别的文字爱好者,即便再也没看过,即便脏,也是舍不得扔掉的。就让他们静静地躺在我的柜子里吧。
这会假装有人提问:西贝,你说你看了那么多本《读者》,有没有哪一个故事或者哪一篇文章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西贝尴尬到:真没有。西贝的记性不是一般的差,背语文课文,一字不差的背每次都能要了命。记得那会语文有一道题背诵原文填空。这道题语文老师讲就是送分题,记住啦就有分,然而,西贝每次都没能拿满分。也是很沮丧。西贝每次背诵课文流程大致如下:熟读一篇文章-理解文意-熟悉文章结构-句、段、部分、篇依次背诵。课上能很快理解记住。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和《背影》在当时读书时代对我的伤害蛮大的,必须背诵过关,一字不漏,还不能结巴。那会把背诵当作任务,完成任务,背完不久就能忘记,导致考试答题错误,然后被罚抄原文。以前抄写是罚抄,怨气愤愤,然而后来读大学了以至于现在读书读到开心的地方,或者有趣的文字,会抄到自己的手账本上。
高中的时候选的是一直想学的理科,因为那样我就再不用学政治了。初中那会这门课叫思想品德。说来也是奇怪,个人品德都很正派的,可是思想品德却一直是拖我成绩平均分的那科。要知道那会的思想品德课课是开卷考试啊,嗯,我不是猪。高中毅然选择了理科。然而大学开始慢慢喜欢看一些诗词,觉得意境很美,有时候一个字便能译成一段话。可惜读得多忘得多,红楼梦里边一人有对应的诗篇,不得不感叹曹雪芹的文学功底,不仅能构思出人物性格饱满的故事情节,白话文中还有诗词。那本红楼梦是我捡的,有点破,我读了一半没读完,暑假就完了好像,现在还在书柜里,初中毕业的时候读的,每晚窝在救灾帐篷中看一会,看完那个暑假就近视了。感觉好像很认真的样子,其实是因为那会断网断电,因为外边乱还断外出。一个人没事看看高中的课本,看看大人拿回家的报纸,还有些日常琐事。好了,再说回政治课的事情,高中三年如愿无缘了,大学学了几年,然而后来却因为考研课莫名喜欢政治,感觉马克思的思想前卫,有大局观,我自己个也不知道会喜欢上马克思主义哲学。
后来考研没考上,我就出来上班啦。喜欢在休假的时候装装文艺青年,看看博物馆,逛逛那个城市的有意思的图书馆咖啡馆,誊写段落,诗词,还有一些自己喜欢的歌词,特别喜欢霉霉,专门抄了一本,不开心,后来掉了。
今天是我第一天回家工作,后续我会与文字有更多的邂逅吗?!
哈哈 应该会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