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引发了超过10W+的关注,很多007的战友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读,我也忍不住找出这篇2.6万字的长文,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读完了正文及底下的评论。读完,心情确实挺沉重的。
文章用记流水账的方式逐日记录了平日身体健硕的岳父从开始感冒到肺炎,从门诊到ICU,短短29天,阴阳两隔的经历,看完让人唏嘘不已,感慨生命的脆弱与无常,只觉得活着真好。
文章开始部分把就医过程中涉及就诊、用药、开销、求血、插管、人工肺等重症患者的整个诊疗过程的重要信息进行了阅读索引,可说是一份详细的诊疗指南,希望大家用不上。
其实,患者这种状况,我自家亲戚曾亲身经历过,我也见证了整个治疗过程,我家亲戚的病情进程比他的还要快,只是比他幸运的是,我的亲戚在半年后出院了,回家后又经过家人半年多的精心护理,最后完全康复了。那是2014年的冬天,也是流感高发的年份,我的亲戚,因感冒发烧3-4天后入院,一检查,直接上了呼吸机,第三天就转到了ICU,第十天就下了病危通知书,半个月后又下了第二次病危通知书,也是出现了大白肺,后来确诊为感染了“超级细菌”,这种细菌对目前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耐药。当时对抗这种细菌的药物有两种,仅仅这两种药物一天的治疗费用就高达九千多元。在ICU治疗的半年多的时间里,各种并发症曾出不穷,今天这个症状刚有好转,明天又出现了其他新的问题,可说是按下葫芦起来瓢,最后中医、西药一起上,慢慢病情才得到了控制。这种情况最后能够治愈,也是集合了多方面的有利资源,堪称是个奇迹,并成为医院的经典病例。但不是所有人都有这种幸运的,一旦感染”超级细菌“,病程进展迅速,48小时存活率只有63%,致死率极高。
关于如何看待《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这篇文章,知乎上有个回答粗看起来简单粗暴,实际上却无比现实。
这是个中产版本,如果是无产阶级版本的话,应该是:
板蓝根-->头孢-->阿奇霉素-->某小诊所挂水继续头孢阿奇-->火葬场-->骨灰装编织袋坐长途车回家
一个北京的中产家庭,能够在短时间内调动一定的资金和医疗资源,尚且抗不住ICU一个月的治疗费用,何况我们大多数的普通家庭呢。一旦风险降临,那种无助感不身临其境,是很难体会到的。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因此我们要未雨绸缪,提早为自己和家人做好健康规划,给大家提供几点预防建议吧。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均衡饮食、定时进行运动、有足够的休息、减轻压力和避免吸烟,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2、每年注射流感疫苗。目前接种流感疫苗是世界公认的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
3、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应用清水和肥皂洗手,时间不少于半分钟。
4、流感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感染流感患者。
5、多饮开水,多吃清淡食物。
6、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流感病毒的有效药物。
7、及早为家人和自己购买一份适合自己的医疗保险,防患于未然。
补充一点关于“超级细菌”的有关知识吧。人类的医学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与自然界斗争的历史。近年来,由于我国抗生素的滥用,越来越多的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在这一过程中,也会产生新的人类未知的细菌。
抗生素的滥用是超级细菌产生的源头。抗生素快速杀菌的特性迎合了人们治疗求快求特的心理,使得被选择使用的几率大大增加。结果,细菌很快就对抗生素产生了抗性,而新抗生素的研制速度远远赶不上耐药菌的产生速度。如果不能合理使用抗生素,终有一天,会出现无药可用的可怕境地。
超级细菌(superbug)不是特指某一种细菌,而是泛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它的准确称呼应该是“多重耐药性细菌”。这类细菌能对抗生素有强大的抵抗作用,能逃避被杀灭的危险。目前引起特别关注的超级细菌主要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多药肺炎链球菌(MDRSP)、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多重耐药性结核杆菌(MDR-TB)、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RAB)以及最新发现的携带有NDM-1基因的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等。由于大部分抗生素对其不起作用,超级细菌对人类健康已造成极大的危害。
需要说明的是,超级细菌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感染发病的主要是抵抗力低的人群,对普通人群不会产生大的危害,因此也不必太过惊慌。预防的措施最主要的是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正确洗手,加强身体锻炼,合理膳食,注意休息,提高机体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