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我们天天都在用,除了在上面看别人的吃喝玩乐,我们也乐衷于在这些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生活。最常见的就是在朋友圈微博上晒美食、晒旅游、晒自拍,这些行为固然没什么问题,但却不能帮你做出有意义的事情。
如何才能让你晒出的东西更有意义呢?我推荐大家阅读以下这本书。
作者奥斯丁·克莱恩,是一位TED演讲者、作家和艺术家。他的作品大量刊登于《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及其他艺术类网站;曾受邀在各大企业及论坛演讲,包括谷歌、皮克斯、TEDX、《经济学人》等。
本书是关于社交网络创意分享的集合。《出版人周刊》称其是在社交网络时代“在安全范围内提供了实用的自我营销策略”。
作者在书中说道:“几乎现在所有我景仰的对象,无论他们的职业是什么,都会把分享当成例行公事。”
那些厉害的人会努力工作,对自己的工作开诚布公,绝不会遮遮掩掩。并在社交媒体上不断持续地分享工作的点点滴滴,包括想法和灵感。相比花费时间“打理关系”。他们更善于利用网络“创造关系”。
想想你崇拜的秋叶大神、六神磊磊、古典老师,他们乐于在社交媒体分享工作中的灵感想法甚至是成果,而且是持续不断的分享。这种行为为他们创造了关系,或者说为他们创造了财富。
作者在这本书里讲授了10堂自我营销的创意课,教会你如何利用社交媒体晒灵感、晒创意、晒工作、晒收获,进而吸引共同爱好的人,让机会找到你。而这10堂课适合那些觉得要把作品推到大众眼前,简直困难得不得了的人。
如果你刚好是这类人,就跟着我来学一学这10堂自我营销的创意课。看看是否能够激发你的创意灵感,改变你的思维方式吧~
1、你不必是天才
很多人不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创意、灵感、想法,认为只有领域拔尖或优秀的人才能做分享。之所以有这样的错觉,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怕被别人拆穿我们只是“业余爱好者”。因为是业余爱好者我们看完了一本书不敢妄写书评,认为那是职业书评人做的事;学会了一门手艺不敢分享一些经验教程,怕被高手挑毛病。
作者提出了一个相反的观点,他认为业余爱好者相比专业人士而言更具有优势,这个优势体现在:业余爱好者并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东西,不会计较可能会得到的名声或成就。而作为领域专家,因为高高在上,反而步履蹒跚,饱受羁绊。因此业余爱好者不怕犯错、不怕出丑、愿意跟随内心的想法去走,可能会在不专业的做事过程中收获新的发现。
《认知盈余》这本书里曾讲过:
“最傻的创意也仍然是创意,虽然平庸和出色之间还有很大的空间。但是平庸还在创意的范围内,你可以一点一滴地从平庸进展到出色,而真正的差别是做与不做。”
作为业余爱好者不要纠结是否会被指点或反对,因为付出点什么总比什么都没做要好的多。
2、专注过程而非结果
说到创作,谈论的可能是两种不同的形态,一种是创作的过程,另一种是创作的结果。在之前信息技术没那么发达的年代,作者与观众联结的方式单一。艺术家的作品只能通过画廊或杂志报纸的形式与观众见面,作家的作品只能通过书报杂志的形式与观众见面,因此人们更加关心的是你创作的结果。
到了信息化社会,情况就不大相同了。艺术家、作家、漫画家等诸子百家,可以随心所欲的在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作品,成本极低。他们甚至可以分享作品的创作过程,拍上几张创作时的草稿,或者和观众们交流一下自己是受到什么启发而创作的,灵感从何而来等等。
通过持续不断的分享创作过程,作者可以和观众建立起独一无二的联结,让观众透过作品看到背后“有血有肉”的灵魂人物。我很喜欢的一个漫画家,叫做陈缘风,他在微博上连载和女儿日常的漫画,由于温馨搞笑,得到粉丝们的关注和疯狂分享,最后他将这些内容整理成书——《和女儿的日常》,出版发行获得了不错的销量。
很多人说我既不是这个家也不是那个家,哪有什么能分享的东西。作者说:“无论你的工作是什么,你的所作所为都是一门艺术;只要你用对的方式呈现,就会有人对那一门艺术感到兴趣盎然”。
3、每天分享一点点
每天工作告一段落找个时间,回想一下你的工作过程,找找看有没有能分享的小片段。
对于分享的内容,作者说:“如果在摸索初期,可以分享你受到什么影响,灵感从何而来;如果你在创作的中期,可以分享创作的方法和草稿;如果刚完成一个计划,就晒出完成的作品。”不要担心你的作品不够完美,因为“万物有九成皆垃圾”,我们的作品亦如此。因此将你的作品摆放到台面,观察观众的反应更为重要。
此外,别说你很忙,没有时间做这些事情。没有时间就找时间阿,时间就像海绵,认真挤挤总会有的。像是搭地铁上下班的时间,少看一集综艺的时间,睡前的一段时间,这些时间都可以充分利用。我也尝试过发掘时间,最终发现我能早起一个小时也不发困,于是就用这段时间来看书写作了。
如果你真心想找时间,一定能找到的。
4、喜欢你的“垃圾”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自己喜欢的东西,却被别人嗤之以鼻,甚至讨厌。
当我们喜欢的东西被别人视为“垃圾”时,该怎么办?作者说:“你必须喜爱你的垃圾,因为这才是我们的独特之处”。
我们每个人都是性格鲜明的个体,喜欢或讨厌的东西也不尽相同,因为这样才混合出多元的文化。不同的人群对文化的评价有高有低,喜欢古典音乐的人,可能觉得美声歌唱要好听于饶舌说唱,喜欢跑步的人,可能觉得踢足球要好于打乒乓球。
一旦你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或喜欢做的事情,不需要遮遮掩掩,不要觉得享受是一种罪恶。大方的承认,同时这也是和喜欢这些东西或事情的人建立连接的最好方式。
5、说好听的故事
在古董拍卖市场经常能看到古代的杯子,碗或者茶壶被拍卖出上千万甚至是上亿的价格。这些东西放在古代就是一件普普通通的东西,为什么能拍出天价呢?一方面是因为稀缺性。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个古董有故事。在哪个朝代被铸造出,被哪个帝王将相使用过,曾发挥过什么作用,这些都是故事。
想要更有效率的分享你的作品,那就要学会讲故事。如何说出好的故事?作者推荐了以下两种方法,可以参考使用。
每个人都喜欢精彩的故事,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松说出。越分享就越能说的精彩。
6、教别人你会的东西
很多人在教授知识这一方面很“小气”,生怕别人学会了,自己就会失去独特性和竞争力。其实就算别人知道了你某方面的技巧,也不代表就能迎头赶上。
比如说这么多人学习了秋叶大神的PPT课程,但是能比秋叶大神厉害的有几个呢?你报了一些学习的课程,课程的老师告诉你只要学习完了就能和他一样的牛逼,那你牛逼了吗?没有。反而乐于分享的人成就了自己一番事业。
作者说:“教导别人并不会贬低你工作的价值,反而是增值”。你在教别人某项工作或技能的时候,其实是让别人对这个东西更感兴趣,也让他们与你更亲近,因为你让他们见识到你所知道的东西。而且在分享的时候自己也能有所得,他们会鼓励你或者给你一些完善的建议。
因此,作者认为将作品分享给全世界,就是“终身受用的免费教育”。
7、闭上嘴,听别人说话
作者在书中定义了一种人群,叫做“人肉垃圾邮件”。
这种人不想付出努力就想要得到回报;不想阅读,却想写出的文章立马有大量关注;不喜欢听你的观点,只喜欢不断分享自己的观点;随便策划一个活动,就希望有无数人参加。结果肯定是显而易见的,不付出点努力的希望都是妄想。
因此在作者看来,当你想加入一个社群,就应该先成为这个社群的好公民。具体的做法只有一点,就是闭上嘴,听别人说。
这个做法其实我深有体会,最近我在玩微博,不断的在微博里发一些数码相关的内容,但是却几乎没有互动。然后我关注了上百个数码领域的博主,经常在他们的微博下评论点赞,慢慢的就有了互动。
认真的思考与分享,但偶而也要停下来听别人说。想要别人注意到你,就需要先付出注意力。
8、学会挨打
学习拳击的要领是,先学会不挨打,再想办法打别人。而当你将作品公之于世的时候你也成为了一名拳击手,但不幸的是你只能是一名被挨打的拳击手。坏的,难听的评论不断击打着你的身体,越多人看到,就被打的越重。
这种情况不能规避,不过你可以学一下如何挨打。
首先,放轻松和深呼吸,你要知道差评是常态,而差评也不代表世界末日;然后,挺直脖子,等到你收到的评论越多,你就越能体会,这些评论都不是事儿;挨打之后滚一圈,别人越讨厌你文章里的某些东西,你就越凸显这个元素;最后要保持平衡,你要记住,你的作品是你在做的东西,不代表你本身,如果混淆了,那痛苦就会挥之不去了。
9、变现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经过了上面这么多步骤,你的作品应该吸引了不少观众了。
此时你可以想想如何让你的作品变现了,最简单粗暴的就是请求赞赏。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分享文字的人,大可在你注册的微信公众号或者是简书的文章里写上:“喜欢吗?请作者喝杯咖啡吧。”
不要觉得很尴尬,像是在讨钱一样。这就像是在路边看表演一样——别人喜欢你的东西,就会给你几块钱赞助。
有钱确实能让你把事情做的更好,如果有机会让你赚很多钱,而这个机会刚好是你喜欢做的事情,那么何乐而不为呢?
10、坚持到底
李笑来在《把时间当作朋友》中说过一句话:“成长的道路只有一条——积累。”有些人能够获得成就,经常是因为有所积累和坚持到底。
每一天都不抱有希望和失望,着眼于手中的事情,为成功保留一点可能性。当成功的列车飞速疾行的时候,你才能够跳上火车。
愿热爱分享的你生活更精彩,人生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