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已经有五年经验的小学语文老师来给新入行的亲们,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先不要查资料!不要查资料!不要查资料!
首先还是那句俗话“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莱特。”每个人对文章的体验都有不同,如果盲目地先去找资料,你就会被网络上的资料或者名家实录牵着鼻子走,依葫芦画瓢,越画越不像。
那我们要怎么做呢?
第一,建议开学初,你在熟悉一下你所在年级的课程标准,明确课标对该学段“识字写字、阅读、作文。”等几大块的规定。
第二,通读一下语文课本,明确每个单元的主题。现在语文采用的是新出的部编版,会比之前的版本,更加明确课文的重难点。备课前,先看一下单元导读上的内容,一般左上角是本单元的主题导语(即内容),右下角是对语文技法的要求。掌握这两点,便可对整个单元的重难点有较好的把握。备课时,要把自己认为重难点的地方先画下来,之后要注意课后的习题,这一般就是本课的重难点,思考一下和自己之前思考的重难点是否一样,文章是为了引导孩子学习哪方面的新知识。
第三,根据单元导读和课后练习,明确了内容和方法上重难点。就可以从这几个点出发理清教学思路。一般一节课只要围绕一两个重点,把它讲透,讲细就好。如果是开课,就尽量多找可以把重点讲的很突出的课来上,这个又是另外的备课方法了。但我们今天就只讲一下,平时常态课的备课方法(ps大家也理解,现在老师除了教学任务,其他的杂事也是一堆,留给我们备课的时间少之又少。)
这里讲一下对常态课的备课思路:
1. 开场白:激发兴趣,引入课题(一定要简短,吸引人,直接谈话导入或者诗歌,音乐导入,并且引导学生读一下或者难的字写一下课题)
2.理清思路,初探课文:这一步可以检查一下孩子们的预习情况,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大部分孩子是不会一口气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可以选择填空法,连词法,段落联合法,从小到大引导他们学说主要内容。
3,抓重点,深入课文:围绕一个问题,让孩子们独立思考,画出自己有感受的句子,针对这个句子,一起分析探究。一般为问题——(段落)——句子——词语,从中找出方法,内容,体会情感,人物性格。(这一步要是课堂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高潮。)
4,体会情感,明确主旨。从内容和方法过渡到文章的情感,通过朗诵把对文章的情感推到高潮,总结这一课的学习内容,让孩子印象深刻。
5布置作业:一般分为三大块——常规的巩固练习,由本课内容引发的拓展练习,及下一节课的预习。
做到了自己有东西,再去看名家,前辈的教学设计或者课堂实录,才不会照搬照抄,没有自己的灵魂,真正能做到给自己的教案锦上添花,而不是什么都没有去拿别人的东西硬套。(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那种感受,背别人的教案,怎么说都不顺口,也上不出他们的感觉和效果)